两木难成林一树不同景(一条路两行树难成绿荫)(1)

南京城区主干道中央的绿化分车带,宽约七八米,植物层层叠叠,色彩丰富

(《南京日报》供图)

两木难成林一树不同景(一条路两行树难成绿荫)(2)

福州金桔路公园道一号小区旁,一侧人行道上近百米没绿化

两木难成林一树不同景(一条路两行树难成绿荫)(3)

南京机场高速两侧的绿化大气而不失精致,其间结满红果的栾树,让绿化层次更加丰富(《南京日报》供图)

两木难成林一树不同景(一条路两行树难成绿荫)(4)

福州上街公交大学城总站旁,绿荫很是稀疏

两木难成林一树不同景(一条路两行树难成绿荫)(5)

福州三环路淮安大桥段,分车带上成排的香樟树,搭配上周边的灌木,形成了不错的多层次景观

N海都特派记者 王林成 黄启鹏 实习生 郭若冰文/图

海都讯“福州的绿化底子不错,近年来城市绿化也在不断进步,但城市在快速发展,我们的绿化观念也得不断更新。”炎炎夏日,市民对于身边的绿荫尤其关注。连日来,本报推出的“盛夏补绿第二季·考察篇 看苏南如何园林绿化”系列报道,引发福州市民、网友对于新城区绿化等话题的热议。不少市民认为,相关部门在福州城市绿化规划上,应该形成一套成熟的、先进的观念。

日前,海都特派记者在南京走访期间,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生态专家郝日明教授,经常参与江苏省绿化规划专家评审的他,与记者分享了苏南园林绿化规划的一些新理念。

“一条路两行树”在江苏已被摒弃

穿梭于南京仙林大学城、河西新区的街道,道路中央和两侧的绿化层层叠叠,令人心旷神怡。过去几天的报道中,本报着重介绍了南京新城区的森林式绿化。

对此,郝日明教授表示,南京城市绿化的基础比较好,民国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主城区就广植法国梧桐。而这几年,南京在新城区的发展过程中,也在整体规划时,形成了不错的绿化理念,预留了充足绿化用地。“政府部门提出了一个口号:至少要让新城区有三分之一,是活着的城市基础设施,也就是绿化植物。”

“中国不少城市,老旧的道路绿化做法,就是"一条路两行树"。”郝日明说,但随着城区的发展扩容,城市绿化观念需要不断更新,“一条路两行树”的做法,不仅是在南京城,在整个江苏省的绿化规划中,都已经被摈弃。

近年来,他经常参与江苏省各地的绿化规划专家评审,只要是新城区的道路,两侧都会预留一些绿地,道路中央以及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一般情况下,都会设计绿化分车带。“除非是一些很小的街巷,不然"一条路两行树"的绿化设计,是不可能通过专家评审的。”郝日明表示。

分车带尽量种大树 开花树打造“景观路”

除满足基本的遮荫等功能,在南京新城区的绿化规划中,还引入了“景观路”的观念。“除了法桐、雪松、香樟等南京主要行道树,园林部门在新城区还种植了广玉兰、栾树、银杏、红叶石楠等观花彩叶树种。”郝日明说,这也让南京新城区的绿化层次更加丰富,形成了园林式的景观。

在南京的机场高速路两旁,每到9月,成排栾树上挂满的红色果子,就会成为其间最亮丽的一道色彩。对此,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贺永顺表示,近年,南京园林部门注意到,南京绿化量足,但绿化色彩不足,因此在绿化时,尽可能地补植或者新种一些开花树种。

“打造景观路,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尽量在绿化分车带里种大树。”郝日明表示,在江苏全省的道路绿化规划中,只要有条件,都会设置2.5米以上宽度的绿化分车带,为大树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城市规划审批要过“绿色图章”

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贺永顺表示,观念决定规划,要保证城市绿化的品质,同时还少不了制度的约束。在很多建设项目中,公共绿化规划往往都是由项目业主单位来负责的。园林部门如果能提前介入,可以改变很多相关绿化规划中的不足之处。去年底,南京通过市政府发文,建立了“绿色图章”管理制度。

贺永顺介绍说,所谓“绿色图章”制度,就是涉及城市绿化的建设项目,在前期规划和后期验收时,都要通过园林部门的专家评审。“这一制度虽然还在探索完善的阶段,但相信今后对南京的绿化品质,可以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榕三环淮安大桥段 多层次景观现雏形

近日来,对于道路中央种植大树,市民也为本报提供了福州的好案例。去年底,在福州三环路农大至淮安大桥段,道路中央绿化分车带上,补种上了成排的、胸径近20厘米的香樟树。昨天,记者在这一路段看到,这些香樟树已萌发出不少新枝叶,搭配上周边的灌木,形成了不错的多层次景观。

榕城补绿邀您建言

本报“盛夏补绿第二季·考察篇—看苏南如何园林绿化”系列报道将持续推出,你对本报特派记者的报道以及福州城市绿化、盛夏补绿行动有任何想法和建议,都可以通过海都热线968111、海峡都市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与我们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