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话说,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康熙皇帝身边总有一个人跟他如影随形,这个人就是魏东亭。此人为康熙皇帝鞍前马后,可以说,把古代朝廷的忠臣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对康熙皇帝的忠心简直是日月可鉴。

康熙的重要谋臣有几个(一个备受康熙器重的宠臣)(1)

魏东亭从小就陪在康熙皇帝的身边,陪皇帝一起嬉戏,一起读书,一起长大,当然,陪着长大的还有他们兄弟般的情意和康熙皇帝无比的信任。长大后,魏东亭自然就成了康熙皇帝身边的亲信,虽然,兄弟情变成了主仆情,但是,他对皇帝的忠诚还是一如既往。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深受皇帝宠幸的人,却是个历史虚构的人物。在现实生活里,这个深受康熙信任,一直陪在康熙身边的魏东亭,在历史上是绝无此人。

电视剧《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原型,是作者二月河创作的《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这期间,作者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创造了魏东亭这么个人物。前者电视剧中,魏东亭是病死的,后者电视剧中,魏东亭是被逼自杀的,有人纠结于魏东亭在两部电视剧中的不同死因,但毕竟,魏东亭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也就不需要历史的多方考证了,作者按照故事情节,想让他咋死,他就得就咋死。

康熙的重要谋臣有几个(一个备受康熙器重的宠臣)(2)

历史虽无魏东亭这个人物,但是,经过考证对比,笔者发现:魏东亭还真有历史原型。我们都知道历史巨著《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的爷爷叫曹寅,康熙在位只时,曹寅就曾是康熙身边的亲信。十七岁时就当上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到了康熙二十九年,曹寅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从此,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继子曹頫连任江宁织造近四十年。这里,既然说曹寅就是魏东亭的历史原型,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

之所以将“曹寅”取“魏东亭”这个名字,也是作者玩的一个小的文字游戏。都知道,历史上的曹寅,号“楝亭”,由于,“楝”和“东”的繁体字形相近,取“楝”为“东”,也就成了“东亭”。这里就有人说了:“就算这东亭勉强说的过去,但是,一个姓曹,一个姓魏,这也未免差别太大了吧。”不急,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国时期,曹操建立了魏国,从此曹魏不分家,所以,魏东亭取姓“魏”这个姓氏也是能说的过去的。

我们再来看康熙除掉鳌拜的情节,电视剧中,魏东亭是管训练摔跤手的头领,为了治服鳌拜,康熙借摔跤的名义召鳌拜进宫,然后,趁其不备,令摔跤手们将鳌拜一举拿下,擒拿鳌拜有功的人员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魏东亭。而史料记载中,有提到康熙捉拿鳌拜,当时,就是让曹寅陪鳌拜摔跤,最终,假戏真做,将鳌拜擒拿。并且,曹寅也曾陪康熙上过学,在康熙身边做过侍卫。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魏东亭这个人物和曹寅非常吻合。

康熙的重要谋臣有几个(一个备受康熙器重的宠臣)(3)

不光如此,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这两个人的官职。

魏东亭得到康熙的重用,做了江宁织造,结果,却遭到了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们的妒忌,为了免遭陷害,康熙后来曾变相的保护他,贬他为县令。再看看曹寅,康熙也曾封曹寅为江宁织造,曹寅文武兼备,非常有能力,很快晋升为苏州织造,之后,又被提升管理两淮盐课。曹寅官职的升迁很快,结果遭到一些人的嫉妒,弹劾他做两淮盐课时亏空了好几百万,然而,康熙并没有处罚他,只是私下里告诉他慢慢补上这些亏欠,可见,康熙对曹寅有多深厚的感情。

还有就是,魏东亭曾承办了康熙皇帝的南巡大典,而历史上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曹寅就承办了五次南巡的接驾大典。

康熙皇帝的这六次南巡中,四次在南京,一次在扬州,都住在了曹寅家里,这种情况,远远的超出了其职务的范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康熙对曹寅非同一般的器重和信任。然而,正因为如此,曹家亏空了不少钱,康熙心里也明白,曹寅亏欠的钱都是因为自己南下造成的,所以,很是愧疚,一直到曹寅死都没有追究其责任,甚至,让他的后代继续接任他的职位,一再的给他们机会让慢慢补上亏空,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过去很少见。

康熙的重要谋臣有几个(一个备受康熙器重的宠臣)(4)

可以说,无论是魏东亭还是曹寅,他们都深受康熙皇帝的宠幸,是不是关系也非同一般呢?我们深究一下,作者二月河在自己创作的小说里有提到:魏东亭是康熙的乳母孙氏的儿子,而在无数研究《红楼梦》的学者的考证中,也证实了康熙的乳母孙氏,正是曹寅的母亲。奶妈对康熙可谓是尽到了一个做母亲应尽的责任,康熙很是喜欢他的这个奶妈,曹寅也因和康熙一起玩到大,陪康熙上学读书,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常深厚。

魏东亭和曹寅后来都能取得很大的成就,除了陪皇帝一起长大,成为皇帝的亲信,再加上,自己很有能力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母亲和康熙还有这么一段深厚的恩情在。所以,从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魏东亭是历史虚构的人物,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创作他的历史原型,就是清朝的名臣曹寅,一个备受康熙器重的亲信与宠臣。

参考资料:

【《清史稿·文苑传二·曹寅》、《有关江宁织造曹寅的新资料》、《魏东亭的历史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