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那么高的海拔怎么有湖水(海拔4200米的回眸一望)(1)

青海那么高的海拔怎么有湖水(海拔4200米的回眸一望)(2)

发往玉树的面粉装上飞机。 记者 祁晓军 摄

青海那么高的海拔怎么有湖水(海拔4200米的回眸一望)(3)

白雪淹没了牧草,一头头牦牛在厚厚的积雪中奋力前行。

这里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海拔4200多米。

2月25日19时许,扎青乡仍然是一片冰雪世界。

道路旁,脚踏入积雪,便迅速下陷,膝盖瞬间被淹没。路旁的山坡下,裸露的积雪层,有些地方超过一米。很多看似宁静的低洼处,积雪更厚,没有人会冒着危险去尝试到底有多深。

去冬今春,玉树州境内出现十余次大范围的降雪,使全州一市五县28个乡镇99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杂多县为重度雪灾区,而扎青乡属于特重度雪灾区。

寒风凛冽,夜幕即将降临。越野车以一二十公里的时速前行,司机索格紧握方向盘,眼睛紧盯着前方冰雪路面。

突然,索格踩下刹车,缓缓将车停稳。不远处,一头牦牛在路边的积雪中慢慢往前走。

索格下车,卸下车顶的一捆草料,双手提着草料走向牦牛。

牦牛发现有人靠近,立即停在原地,警惕地盯着索格。远远的,索格将草料扔到距离牦牛不远的地方。

瞬间,牦牛观望着草料和索格,而索格盯着牦牛。

短暂观望后,牦牛走向草料,索格也走向草料。

索格解开捆绑的草料,牦牛吃了两口后望着索格,而此时索格也注视着牦牛。

“现在有草了,你慢慢吃吧,我们走了。”索格对着牦牛小声说。

索格转过身,走向越野车。走了几步,索格回过头看向牦牛。此时,牦牛也转过头,望着索格。

越野车启动,索格向着杂多县城方向进发,牦牛和草料很快在后视镜中消失。

一路上,不时能看到山上的草料投放点,牦牛、岩羊、白唇鹿在静静地享用着牧民、生态管护员和抗灾救灾人员放好的草料。

索格不是牧民,他是杂多县委宣传部的专职司机。几个小时前,索格开车经过时,看到一头牦牛在路旁的垃圾周转房里避风。回程的时候,索格惦记着这头牦牛,专门拉上了一捆草料。

这次回眸一望,发生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抗雪救灾一线,看似平淡无奇,细想却感人至深。

爱心企业10吨救灾面粉运往玉树

西宁机场零运费运送

本报讯(记者 彭娜)2月28日,又一批救灾物资从西宁机场出发,运往玉树!这是爱心企业青海新丁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捐赠的10吨面粉,预计3月2日发放到囊谦县受灾群众手中。

当日10时,一辆满载面粉的货车开到了西宁机场进港库房外,工作人员一边忙着卸货,一边办理托运手续。一个小时后,10吨面粉共1000袋搬进了出港库房,首批面粉被装车运往停机坪,搭乘MU2344航班,于13时55分飞往玉树机场,剩余的面粉将于3月1日到达囊谦县。

“这场雪灾牵动着每一个青海人的心,不断有爱心企业行动起来,不断有救灾物资送往灾区,温暖灾区同胞的心。作为全省知名企业,我们也应该及时站出来,为父老乡亲解决燃眉之急,这也是我们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青海新丁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延财介绍, 公司从2月中旬起筹备救灾事宜,2月25日准备好10吨面粉后,立即与航空物流青海分公司联系,得到了航空物流青海分公司的大力支持,答应零运费运送至玉树机场。

这是玉树抗雪救灾期间,继2月20日零运费运输救灾医疗器械和药品后,航空物流青海分公司第二次零运费运送救灾物资。该公司综合管理部副经理孔玉霞说,航空运输能大大节省时间,能尽快将救灾物资运往灾区,抗雪救灾航空物流人也要出一份力。

向玉树灾区募捐

本报讯(记者 卢晓茜)2月28日上午,省高级人民法院(含铁路法院)开展“心系灾区·抗雪赈灾”募捐活动,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明国等院领导带领全体干警为我省玉树受灾地区捐款5万余元,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受灾地区的抗灾救灾工作。

玉树雪灾牵动着省法院干警的心,院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玉树等地法院打电话询问灾情,了解受灾情况,并积极在院机关开展“心系灾区·抗雪赈灾”募捐活动。

省法院机关全体干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踊跃捐款,用爱心温暖灾区群众的心,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渡过难关。此次募捐活动300余名省法院干警参加,共募集捐款5万余元,所有捐款将通过省红十字会和玉树地区两级法院及时送到灾区牧民群众手中。

玉树机场

全力保障救灾运输

本报讯(记者 彭娜 通讯员 李正基)自玉树遭受雪灾以来,玉树机场全力做好雪灾救援保障工作,全力保安全、保正常运行,为雪灾救援畅通“天路”。

玉树雪灾救援开始后,玉树机场迅速启动《玉树机场保障雪灾应急救灾预案》,联系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应急救援办,建立应急救援信息联络机制,做好危重病人运送、救灾物资及草料运输、组建机场救灾志愿队、联系对口扶贫乡村开展慰问等工作,重点安排降雪天气下航空运输保畅通工作。

从2月初起,玉树机场加强人员值守力度,全面排查大雪低温对设施设备造成的影响,并备齐机场运行及救援物资,随时做好赴实地开展救援准备工作。机场开辟专门用于雪灾救援的“绿色救援通道”,确保救援保障人员、各县乡危重病人、救援物资优先登机、优先安排乘机、优先运输,以最高效率完成机场抵离。

在服务保障方面,机场配足人力物力,积极开展除冰雪工作,遇有航班取消情况,及时通过当地媒体发布相关信息,减少旅客“扑空”现象;加强售票处人员配备,做好航班延误及取消时客票改签、退票工作。

2月,玉树机场共保障航班240架次,运送旅客23054人次,其中包括救援工作组及航延旅客6批次,共计500余人次。运送重要救援保障团队15批次,运送危重病人6人,协助运输救灾物资两次。

本报玉树抗雪救灾特刊引读者关注

感动一线救灾故事 点赞新青海精神

本报讯(记者 周建萍)连日来,玉树雪灾牵动着无数青海儿女的心。面对灾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兄弟省市八方驰援。本报也派出采访组实地报道。2月27日,本报刊发8个版的特别策划——《雪地红旗分外艳——玉树抗雪救灾特别报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再次彰显了新青海精神和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的底蕴。

从报纸上看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玉树抗灾救灾工作,对做好抗灾保畜、次生灾害预防等作出具体部署,曾多次参与各类救援的老党员马宝祥说:“深深被所有参与到这场救援的人们的精神打动。省上第一时间启动雪灾应急预案,各级党政领导及时奔赴雪灾现场,了解受灾情况,动员指导群众自救,组织干部群众奋战雪灾一线,当年玉树经历了地震伤痛,如今又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凭借着这股精气神,齐心抗雪救灾,取得胜利。”

“哪里有灾情,党员的身影就定格在哪里。作为在大后方心系灾区的一员,我们深受鼓舞。在玉树抗击雪灾最严峻的紧要关头,各级党员干部放弃春节阖家团圆的时光,迅速投入到抗雪救灾第一线,与受灾群众同吃同住,共同抗击灾情。‘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就是群众危难时刻的‘主心骨’。如此有力量的精神引领,带动着我们把感动化作力量,奋力前行。”西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丁洪说。

灾情传来,情牵四方。身在深圳的青海拉面人也牵挂着家乡的灾情,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一些自己的心意。“看到西海都市报特别报道中,马木沙一个人坚守十七天顺利把物资送到灾区的时候,真的鼻子酸了好久。这么大的灾难面前,这样的精神难能可贵,很感动。在玉树抗灾救灾一线,各方力量汇到一起,在雪域高原描绘出了生动而多彩的玉树画卷。”马秉录说。

众多在玉树抗灾救灾一线奋战的干部群众看到电子版《雪地红旗分外艳——玉树抗雪救灾特别报道》后纷纷点赞,大家看到了青海人团结互爱的精神,了解了发生在玉树的抗灾救灾的感人故事,让更多人看到当地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干部冲在一线,群众团结一心的良好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