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名数码领域的up,折腾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设备自然也是只多不少。最初用的笔记本,换成台式,然后又组了一台1L小主机,入手MacBook Pro 13 2015,还有一台iPad mini4。所以就会存在键鼠在不同设备的切换,之前有支持蓝牙的机械键盘最多支持4个设备,但是鼠标就很吃力了,3个设备要么3个鼠标,要么就累点用哪个切换哪个。

所以支持多设备的键鼠成为了我的一个大刚需,尤其是有了一台MacBook Pro,那么支持多平台多设备的键鼠就更值得购买了。

Zaaap!作为ZEALER团队孵化的科技品质生活方式分享平台,为泛科技领域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种草的平台,也吸引了大批数码爱好者在平台中分享自己的创作。其中的众测平台也为广大数码爱好者提供了各种科技产品使用、体验的机会。

最近Zaaap!App中上新了罗技MX KEYS & MASTER 3 无线键鼠套装众测,这是一套专为MAC打造的罗技MX系列套装,支持MacOS系统,同样也支持Windows系统,两者最多可连接3台设备,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所以毫不犹豫地申请试用。而且Zaaap!众测的名单组成相当友好,40%为从未参与Zaaap!众测的新朋友,60%为Zaaap!App的内容分享数量、优质内容占比较高的用户。所以机会很大!

既然我写了这篇文章,我也是有幸成为中选用户之一,在这里感谢Zaaap!提供的机会,让我能够试用这梦寐以求的套装。

外观和功能介绍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

不得不说,Zaaap!众测是我目前见过最有特色的众测,包装之外还有一层纸皮,上面印有规律的ZEALER logo,上面还贴有Zaaap!众测的图标,白配黑尤其醒目。整个纸皮包的非常规整和严实,非常靠谱。纸皮封口在两侧,打开就能拿出来了。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

去掉纸皮就能看到今天的两位主角,MX MASTER 3 for Mac和MX KEYS for Mac,两个包装也是十分统一和简洁,黑色的产品渲染图字体配白色的外包装,背面的展示内容就是键鼠的特色功能,手感、多平台工作流等等。

MX MASTER 3 for Mac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6)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7)

打开外包装之后还有一个黑盒,黑盒打开就能看到MX MASTER 3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8)

其他内容只有快速指南、保修和安全警示,配件只有一根双TypeC充电线。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9)

MX MASTER 3的左侧有1个滚轮和3个按键,默认状态下滚轮主要滚动水平滚动条,滚轮下面的两个按键是前进和后退,大拇指托处有一个按键默认是手势操作。滚轮旁边有颗指示灯,在配对、充电、连接等不同状态下显示不同的颜色。配对时为白色,充电时为绿闪,连接后为绿色常亮。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0)

右侧看起来像个三角粽没有什么按键,有一些防滑纹路设计。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1)

前面看有左右键和滚轮,底部还有TypeC充电口,滚轮后面有个默认滚轮切换模式按键。左键还有logi的logo。MX MASTER 3的滚轮使用MAGSPEED电磁滚轮,可以实现一秒多行滚动,滚动起来相当安静,银色的配色更有质感。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2)

独特的外形设计,贴合手型,背部的加宽设计支撑手掌,不管是手握还是趴在上面都很舒服。尤其是外表面的手感,独特的磨砂材质摸起来非常舒服,和普通的鼠标相比,强太多了。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3)

底部配备了4个脚垫,中间是铭牌,有2个按键,左边是开关键,右边是设备切换键,可以切换1、2、3设备,按键的操作比更换鼠标或者切换连接线、接收器都要方便得多。底部周边深空灰色看起来金属质感十足。

MX KEYS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4)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5)

MX KEYS for Mac同样是一款专为Mac设计的键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在键帽上,所有的按键都是按照Mac键盘位置、功能来设计。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6)

键盘放在黑色的盒子中被一张硫酸纸重重包裹,这也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包装,键盘下面有罗技特有的优联usb接收器,最大支持8个设备连接,没错,单个usb支持8个设备。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7)

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有保修卡、充电线和优联usb接收器。整个键盘也完整展示出来,键盘是深空灰色搭配黑色键帽,很好看,上部黑色条状分区印有logi的logo,右侧有一颗指示灯,主要用来显示开机、充电和配对的状态。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8)

▲logi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19)

从侧面看,键盘相当的薄,只有大约5mm的厚度,所以整体观感非常舒适,科技感十足。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0)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1)

而前面提到的黑色条状分区用来支撑键盘后部,厚度相对厚一些,不过这样的设计使得键盘呈现出一定的斜度,整体来说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整个区域只有1个TypeC接口和一个开关,加上前面提到的一个指示灯。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2)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3)

底部布置了6个防滑脚垫,除此之外一片黑色,还有若隐若现的MX KEYS for Mac。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4)

键帽方面使用的哑光涂层,厚度上和普通薄膜键帽类似,但是外形上使用了球形凹面设计,更加贴合指尖,虽然说像薄膜键盘的键帽,但是触感完全不是一回事,摸起来相当舒服,不管是视觉还是触感都是金属的感觉,打字反馈迅速,使用一段时间没有感觉到什么疲劳。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5)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6)

▲按键布局

左侧完全依照Mac系统布置键盘,control、option、command、背光调节、音量调节、多任务等等,右侧增加方向键、数字键还有一些像Fn、计算器、锁定等特殊功能按键。

功能演示设备连接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7)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8)

打开开关默认进入1号设备连接配对状态,这时候我们只需要使用需要连接的设备里的蓝牙找到MX Keys Mac和MX Master 3 Mac,然后点击连接就完成了。键盘部分需要输入验证码,在键盘中按相应的数字,回车就会配对成功。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29)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0)

▲验证码输入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1)

连接完成后键盘功能区的1号设备指示灯亮白色,master 3的1号亮白灯。如果需要连接2号,3号,键盘按2号设备键进入配对,鼠标按一下设备切换键进入2号配对状态,然后重复上面的操作就完了。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2)

这里我1号连接了MacBook Pro,2号Windows PC,3号iPad mini4。

驱动安装和使用

驱动方面需要Logitech Options支持,下载地址▼

https://support.logi.com/hc/zh-cn/articles/360025297893

Mac和Windows地址相同,网页会根据系统进行切换,所以去下载连接就好啦。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3)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4)

鼠标放在不同的设备会显示电量和连接方式。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5)

▲点开鼠标界面

可以看到鼠标banner中各个按键都有一个小圈,鼠标点击可以自定义按键。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6)

可以支持相当多的功能,看看右边的滚动条就知道有很多了。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7)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8)

隐藏的手势按钮,不仔细研究还真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按键,这个按键主要是模拟手势,按住上下左右移动能够有不同的效果。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39)

侧边滚轮默认水平滚动,不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比如放大缩小、亮度高低等等。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0)

指向和滚动滚动banner主要调节指针速度、滚轮方向、灵敏度等等,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1)

▲Flow

Flow个人觉得是罗技最实用的功能,支持多设备其实很多键盘都支持,但是切换需要按键切换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相对来说比换鼠标接线方便,比带Flow功能的键鼠体验差一些。

罗技的Flow支持鼠标在两个设备之间直接切换,默认鼠标移到边缘切换,不过我调整到按住Ctrl再切换,这样更自由一些,另外可以设置屏幕在左边或者右边,绿色块就是鼠标目前在的屏幕。

我设置MacBook Pro在左边,PC在右边,实际上也是这样,然后我只需要按住Ctrl,鼠标移到屏幕左边,一下子就切换过去了,如果选择链接键盘,那么键盘也会一起过去。

如果是单纯的多设备,那么我就需要鼠标按一下切换、键盘再按一下切换,对比较而言,Flow的功能巨爽!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2)

进入键盘界面,可以设置上排的功能键,自定义成其他功能,也可以打钩左下角将F1-F12用作标准功能键,这样F1-F12就变成普通的F1-F12。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3)

Easy-Switch是罗技的一个快速切换蓝牙设备的功能,只需要按下设备按钮就能快速切换,而且切换速度极快,几乎达到无感的程度。我也试着在MacBook Pro、iPad mini4、PC中切换,MacBook Pro和PC之间指示灯秒常亮,切换到iPad闪了一些也连接上了。

设备切换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4)

设备切换的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如果慢的话指示灯会出现闪烁的情况。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5)

实际操作,因为是60帧录制,导入ps只有30帧,所以把速度拉满到4倍速才能把过程用gif展示出来,画质也不会太差。切换的过程时间很短,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感的程度。

Flow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6)

flow做了两倍速处理,不过看图切换过程也是很流畅的,链接键盘的情况下从PC flow到MacBook Pro,键盘也会自动切换到1号设备,翻过来也是如此。这样就可以在两台设备之间切换,不需要按太多的按键和等待太多的时间。

背光感应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7)

MX KEYS支持背光,同时支持背光亮度调节,自带感应功能,手离开键盘后一段时间后会自动熄灭灯光省电,手移动到键盘后键盘灯会自动亮起。

MacOS适应性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8)

经过对比,MX KEYS的键位和笔记本的键位完全一致,除去个别特殊新增的功能键,就是为Mac而生,屏幕亮度调节、屏幕切换、启动台调用、音量键等等。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49)

按键上增加了符号,比如control上有一个^,option、command都有对应的符号,这个设计我给满分,对于一个初次使用macOS的人来说,适应快捷是比较头疼的,尤其是记不住shift、control、option、command的符号,基本上操作不来,快捷键调用出来可能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所以这里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优化,方便新用户快速适应macOS。

iPadOS适应性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0)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1)

iPadOS中连接鼠标和键盘之后,鼠标会出现一个小圆点,支持左键点击选择和拖动,滚动方向会相反,可以到通用、鼠标里把自然滚动关掉就和平时一样了。键盘方面上区F1-F12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功能和MacOS类似,主界面、多任务都可以调用。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2)

在备忘录中打打字,之前也试过K380,体验基本上差不多。

使用体验鼠标手感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3)

MASTER 3的手感相比我之前的无线鼠标形状更特别,更符合人体工学,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弧形的设计手掌放在上面被完全拖出,加上与手掌接触的区域表面都做了特殊、亲肤的材质处理,使用起来非常舒适。各个按键的使用没有什么别扭之处。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4)

滚轮的滚动设计有G502的味道,可以无阻尼滚动也可以一节一节滚动,只需要按动滚轮后面按键即可,日常使用可以按一节一节来,使用过程中如果快速滚动,滚轮会自动进入无阻尼滚动状态,一段时间后恢复。

键盘手感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5)

键盘键帽比较低,从机械键盘切换过来需要一点适应时间,键帽使用的剪刀脚设计,金属质感十足,按动回弹迅速,个人觉得介于黑轴和红轴之间,缺少了敲打钢板的声音,整个输入体验都比较安静。

小结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6)

一句话,外观好看、使用舒适、功能丰富、多设备Flow赛高!

总结

罗技mx键盘测评(有MacWindows不慌)(57)

早前MX Master系列鼠标一直是我想要拥有的鼠标之一,就因为有设备切换的需求,在入手MacBook Pro之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在体验之后真的非常香了,血值。尤其是罗技的flow功能更让人惊喜,设备的无感切换也是一大特点,还能自定义功能按键,让工作流max。

当然,即使如此也是有一些缺点的。对于键盘来说,按键的阻尼比较大,感觉打久了会有些累,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感觉在黑和红轴之间,键帽对于汗手来说容易沾染指纹。对于鼠标来说,造型符合人体工学,但是对于一个习惯抓握的人不是特别友好,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还有就是手势按键的使用也需要一定时间适应。还有我最喜欢的flow功能,偶尔会出现Windows切换MacOS可以,但是切不回来,偶尔又出现MacOS切换Windows可以,但是也切不回来。

所以个人觉得瑕不掩瑜,对于多设备切换连接而言简直就是神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