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虫妈潘宇。

以下是今天的文章。

在文章的开头,先考大家一个小问题:

你们知道考一个蒙特梭利教师资格认证(AMI)要多少钱吗?

答案在文章最后。

一、火爆全球

蒙氏教育,全称是蒙特梭利教育法,也有叫做蒙台梭利的,这是一位意大利教育家的名字,她的全名是玛利亚·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女医学博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从事这个职业,就算在意大利都是非常稀少的。

蒙氏教育,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非常火爆——这跟我们以前写过的早教这个概念不一样,那只是墙外开花墙内香。

你看,有直接把蒙特梭利全名注册了的教育机构:

蒙氏教育有那么好吗(必读)(1)

也有直接就占用了“蒙特梭利早教中心”词条的早教机构:

蒙氏教育有那么好吗(必读)(2)

还有很多宣称全推行或者半推行蒙氏理念的幼儿园:

蒙氏教育有那么好吗(必读)(3)

其实,蒙特梭利学校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了——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蒙特梭利就在意大利的罗马,开办了第一所专门针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学校:儿童之家。

在这之前,她曾经担任过罗马国立学校的校长,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有了投身教育、发展教育理论的决心。

因为据说,她的学校,让“智障和低能儿不仅会读、会写,还通过了正常儿童公共考试”

总之听着是非常神奇。

也正是这些神奇的结果,蒙氏教育在美国也很火爆。

根据美国国家蒙台梭利中心的数据(没错,有很多这种机构,包括各种认证机构),美国目前有超过4000所蒙特梭利私立学校,并且数量每年都在增加。

近年来美国公费资助的蒙特梭利学校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现在大概是500所左右,这里面的原因是有些州的法律,增加了资助这些学校的力度(私立公助)。

二、什么是蒙氏教育法

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因为市面上有各种蒙氏机构和协会,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理念,有的遵守原始的蒙氏教育法则,有的则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理念。

用某位网友的话就是:善于旧瓶装新酒。

我给大家总结下蒙氏教育核心的理念:

1、混龄教育

3-6岁是比较常见的蒙特梭利班级编制。

根据蒙氏教育的理论,这么做的好处是年长的孩子可以帮助指导年幼的孩子学习,教学相长,这对孩子们沟通能力,自信心的增强都有好处。

2、不被打扰的“三小时工作/学习时间”

蒙特梭利根据观察,总结出在早教阶段(3-6岁),以不受打扰的三小时为一个学习周期,一周五天无间断的学习是最佳安排。

3、在预先设置的各项任务中,学生自主进行选择,而不是由老师强行指定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自主、自发的兴趣。

所以学生们每天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进度,选择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或者学习的内容,而老师在旁进行辅助。

4、学生可以在教室自由走动

因为强调自主性以及每个学生有自己特定的学习内容,蒙特梭利班级上的小盆友们是可以在不打扰他人的前提下自主走动的。

如果想“静静”,教室里有专门的沙发让他们休息;如果饿了,则可以自己去取餐盒里的食物。

还有别的理念,比如特制的教具,比如蒙特梭利机构认证的老师,这些都是蒙氏教育法的特点。就不展开说了。

我们重点来看看蒙氏教育法的效果。

三、正面结论

我们知道,对照实验,是检验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有何影响的最佳方法。

但这个方法用来检验蒙氏教育的效果就不行了。

因为小孩子不是小白鼠,不能随意被派到某一个小组去做实验——你总不能随机找来100个家庭,说你们这50家的孩子,去普通学校,剩下的都去蒙氏学校……

这是违法的,也是违背科学伦理的。

有小伙伴会说,直接拿蒙氏学校的孩子和同年级普通学校的孩子对比一下不就行了?

这么简单的方法科研人员肯定会想到,只不过答案是不可行。

因为,大家别忘了一点,蒙氏学校的收费往往比较贵,入读前需要了解的细节也更加多。

也就是说,那些自主选择了蒙氏学校的家长,很有可能本身就是经济条件好,并且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去对比蒙氏教育法的效果了,毕竟前置条件都不一样了。

那怎么办呢?

事情的转机在“公立蒙氏学校”的出现。

康涅狄格州有两所蒙氏学校,都是由国家资助建立的“磁铁学校”。

顾名思义,磁铁学校,就是贫困地区的学校,通过开设额外的课程,吸引富人的孩子来就读,这样就能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让不同阶层的孩子融合。

蒙氏教育有那么好吗(必读)(4)

康州的这两所公立蒙氏学校,吸引了很多富人家庭前来报名。

这里面,有的家庭年收入甚至高达20万刀——按照往常,这种收入水平,他们的孩子一般是不会读公立学校的。

这下好了,由于太过火爆,想入读这两所学校的孩子,都要抽签才能入读。

那些抽不中的,只能各自想办法:有钱的去私立学校,没钱的去别的公立学校了——我们暂且把这帮抽不中的孩子叫做“倒霉蛋”吧。

这样一来,对照实验的条件就出现了:就读公立蒙氏学校的孩子里,既有富家子弟,也有平民子弟。

现在就可以把他们跟倒霉蛋一起对比了。

研究人员从幼儿园开始跟踪对比140名孩子(一半蒙氏学校学生,一半倒霉蛋),结果如下:

a. 他们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测试成绩都一样,木有区别;

b. 三年后,也就是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蒙氏学校的孩子,在数学和文化测试方面的成绩显著提高

c. 同样是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蒙氏学校的孩子,数学和识字的成绩比其他学校的要好;

d. 同样的高收入的孩子,结果也一样。但是,差别没有低收入家庭儿童的那么大。

看到这里,可能从事蒙氏教育的人要欢呼雀跃了。

这确实是一个正面的证据,对于蒙特梭利教育法来说。

四、负面结论

但是,也有质疑的声音。

这个研究结果发布后,有人指出:大家别忘了,可以被选进那些蒙特梭利学校的老师,都是一些相对优秀的老师。

这些优秀的老师,就算去别的学校教书,也可以把学生教得妥妥的啊!

这么一看,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真是让人脑壳疼啊。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磅的负面证据。

2017年9月,美国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文章说,蒙特梭利教育法对青少年并没有产生影响!

研究者追踪了荷兰几百名高中生,他们有的在蒙氏高中上学,有的在传统高中读书。

研究结果显示,他们的毕业率、高考成绩都一样,没啥区别。

即使是蒙氏教育最引以为豪的独立性方面,两者的得分都是差不多。

题外话:在荷兰,所有年龄段的蒙氏学校都很普遍,也很受欢迎。这可能跟蒙特梭利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荷兰度过的有关。

对于这个结果,蒙氏教育的支持者说,荷兰的那些老师,都没怎么受过正规的训练。

但是考虑的荷兰蒙氏教育的普及,我们相信老师们的水平,并不会那么不堪吧。

五、虫妈总结

年纪越大,就越相信一句话:

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要在乎一时的领先或者落后。

同时越来越觉得,自律和坚持的伟大。

你读初中的时候,可以预知某一些同学可能会考上大学。

但是,你肯定想不到,最后是谁考了研究生、博士——很有可能是那些你认为“默默无闻”的同学。

你也预知不了,哪些同学最后创业成功,哪些同学熬到了大厂高管。

越到后面,拼智力的地方越少(科研大牛另说)。

最后都是在拼坚持,拼自律,拼谁最能Stay hungry,Stay young。(张一鸣)

如果大家能看透这一点,相信在育儿的路上会淡定很多。

“别人家的孩子三岁会背唐诗了;

会计算一百以内的数了;

能记住300个单词了;

看看咱自己的娃,哎!”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学会自律,学会反思,保持耐心,保持对方向的清醒。

即使一时落后,他们也可以在时间的长度里,慢慢超越自己,超越绝大部分的人。

专注的人最可敬。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最后,文章开头那个问题,

答案是:10万元

这还是在国内读,AMI认证。国外读更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