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盘苏叶偉馋冒气啦,—碗碗五花腱肉腾热啦,一缕缕年期香烟升上啦,蚕姑姑骑着神驴进门啦,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自编巫婆神话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自编巫婆神话故事(故事蚕姑姑)

自编巫婆神话故事

一盘盘苏叶偉馋冒气啦,

—碗碗五花腱肉腾热啦,一缕缕年期香烟升上啦,蚕姑姑骑着神驴进门啦。

大家都忘不了蚕姑姑。她留给后人养柞蚕、织锦缎的技艺寸听我家太奶奶常讲,很早很早以前,住在松阿哩乌拉沿岸的人们,不懂穿绸缎,祖祖辈辈稀罕使用皮货。那咎'讲究用熟好的皮板,绣制各式衣样。手工巧的,连鱼皮、鸟皮、蛇皮,都能制出各种图案的服饰。不知又过多少年,才有了麻布。那么,谁先用柞香丝织绸衣的呢?是蚕姑姑。

蚕姑姑,姓啥名啥,谁也不知道。她娘家哪疙瘩的人,更不清楚。据说,在松阿哩乌拉中游的西岸,有个靠山林盖了片土房的囑珊。屯里丁户不多,靠打猎、养猪、种米谷过日子。有一家家主是个寡妇老太太。这昂阿西(昂阿西:满语,寡妇。)的儿子出兵死在辽水,留下个年轻、贤慧的媳妇,跟婆母过日子。婆婆很刁,偏心狠毒。儿子一死,一肚子怒火,成天跟一声不响的儿媳发泄。还骂媳妇是'丧门星'、妨夫鬼。

一天,媳妇想到伤心处,偷偷擦眼泪。这可惹下塌天祸啦!婆婆骂道:'妨夫鬼!妨夫鬼!你还要坏心哭死谁?”逼她跪在地上,把一盆新从灶坑扒来的红火炭,抽冷子全扬到她身上了,长长的乌发、白脸,都烧焦啦,周身是火,疼得她满地打滚,昏了过去。小姑和小叔们,扯着她的腿,把她抡到后园猪圈旁边去了。一天多才醒过来。她爬呀爬的,爬进老母猪窝里。母猪带一窝猪崽子,见了她不叫也不咬,一劲给她往身上拱着谷草。她只好睡在猪窝里,饿啦,渴啦,爬过来咽几口猪食,吞几口泪水。她两脚烫坏,走路颠颠脚。小叔、小姑们看见了,喊她“猪妞九婆婆见了她能动了,说:“喀!喀!打今个起你不准再进我门坎。骑着癇驴上山捋猪菜喀!好猪食,喂猪广

打这以后,猪妞着天牵着小癮驴前沟后坡剜猪菜。她到山里心敞亮得多,把花草虫鸟当成亲姐妹。百鸟鸣唱,猪妞听了才有笑容。她把冤愁苦泪跟花鸟诉说。花鸟见了她点头,蝴蝶围着她飞舞。山风刮倒了小树,她扶起来培好土;害虫哓了树皮,她用嫩草给包裹好;江水冲刷了岸边花草,她堆起土堤挡住洪水。一天,忽然热风骤起,一阵红腾腾的山火,从山上滚来,浓烟遮天,两人多高的火头呜呜怪叫。眼看大火要烧到南山的一片玻璃棵子树(玻璃棵子树:即柞树),鸟惊飞了,鹿、兔奔逃了,猪妞却不顾大火,跑了过去,用挖野菜的铁铲开出一条宽宽的防火道。山火熄灭了,枝叶葱茏的玻璃棵子树,躲过了灾难。

隔了两夜,猪妞正切着猪食菜,一抬头,看见屋角站着一位青衣姑娘,头梳横髻,插着银簪和鲜花,两耳银环闪闪放光。

她走过来,慢声说:*苦命的额云(额云:满语,姐姐。),我是金钱蛾变的,感激你在大火中救了我们全家,也心痛你日夜受罪。没啥报答的,你呀,到南山采点金蛋子,做身绣龙纱,别老披破猪皮啦广说完,她走了。

猪妞听了,有点不敢相信,自古吃肉穿皮,哪听过有啥绣龙纱呀!她寻思,反正明个天亮得上山喀,顺便寻摸寻摸金蛋子吧!

到了南山,她挖呀,采呀,在黄玻璃棵子树林里,在榛柴蒿草里,找了一阵子,只有猪草,没瞧见啥金蛋子。她东捋一把草,西捋一把蒿,塞满菜筐,驮驴背上,回来全倒进猪食缸里To缸渐渐满了,就舀进锅里坪上啦。好呀,蜉着,猪妞闻到猪棚里清香扑鼻,跟往常不一样,觉得挺怪,就拿勺往外舀,沉甸甸舀不动,只好捡了根木棒搅。嘿!锅里净是亮晶晶的细丝。猪妞觉得挺新奇,就一连用了几根木棒,搅出不少漂亮的丝来。

猪妞瞧着亮丝正发楞,只见那个青衣姑娘站在她跟前,帮她理木棍上的细丝呐,缠好后,又帮她晾晒。从此,青衣姑娘总来猪棚,教她熬茧搅丝织纱缎。猪妞手巧,很快织出了又长又美的绣龙纱。

就在这时,囑珊里突然闹起了秋瘟,人病倒啦,牲畜死啦。穆昆达率领全屯老少,在神树下杀猪宰羊祭鬼神。萨满敲着神鼓,挥着神叉,驱赶着恶魔,祈祷着平安吉利。猪妞喂完猪,听到鼓声,偷偷跑到门口,扒着墙杖子空隙朝外瞧,看得正入神,不巧,婆婆打后园小门走过来。

她一瞧是猪妞,便跑过去扯着她头发拉进猪棚。再瞧猪棚里地上炕上、墙上棚上,挂着一串串茧丝,气得跺着脚,大吵大嚷:"咳呦呦,天哪!山神玛法的佛珠,你胆敢拿来遭践!喝珊闹瘟疫,是你这孽种惹下的祸端呀!穆昆达知道,打死你没人掉泪,还要连累我们孤儿寡母啊!恩都里呀,惩罚她一个人吧!”

婆母不敢隐瞒,连打带踹地把猪妞拉到屯外人堆里。婆母跪在地上哭诉。矚珊的人们,被瘟疫折磨得胆战心惊,瞧见猪妞一身打扮,明白了,他们动手动脚,对着她又踢又打。穆昆达叫人把她捆上,吊在神树前,七天七夜不准给水给饭,让日神晒死她,让风神吹干瘪她,让乌鸦啄光她。穆昆达领着喝珊的人们,虔诚地跪在地上,敬了酒,上了香,说、阿布卡恩都里呀,主宰山河的众神呀,保佑苦难的矚珊呀,我们把惹下罪孽的昂阿西吊上啦,用她的生命来换人畜安宁吧广说完,喝珊的人都喝一口神坛里的猪血酒,剩下的泼到猪妞身上,意思是让神把罪人领走。

第二天,人们来到神树前一看,猪妞和吊她的树干子全没啦,地上连土坑都找不到Q人们七嘴八舌地说,恩都里把罪人领走了。

原来,那天夜里,猪妞苏醒过来之后,心想,咋能等死呐?她挣扎着从树干子上摔下来,忍着疼痛往远处爬。逃走时,她把吊杆推倒,土坑填好,拖着杆子爬上了南山。天快亮啦,她才到了南山玻璃棵树林子里,吃草吃野菜,舔露水珠儿,就这样悄悄在林子里生活起来。青衣姑娘教过她熬茧做丝缎呀,自己没穿的,就穿丝制衣裳。一天,小痫驴上南山吃草,见了她跑了过来。猪妞便骑着癘驴离开了南山,到处走呀走,走遍了松花江中游的村落。人们开始不敢收留她,不敢学着熬蚕茧,日子长啦,见猪妞心肠好,挺热心,穿丝缎比皮子好,又美

观又轻便,就越来越喜欢猪妞啦。老人们唱起乌春:

天上最美的噢伊嘶——白云,参!参!(据传跳蟒式(舞)时伴唱的歌。“参!参!”是“赛音"一词的简化,即好的意思.)

胯下最覺的噢伊呦一 "金鞍,参! 参!

炕边最亲的噢伊嘲 火盆,参! 参!

身上最阔的噢穿嘲 丝诺,少! 参!

过了好多年,猪妞的柞蚕技艺传开啦,她也慢慢变成头发斑白的老婆子了,人们看到她,都称她蚕姑姑。

一年,大辽王下了文告,选黄罗绣女。可是,文吿传遍许多个鳴珊,也没选到黄罗绣女。因为辽王很暴虐,百姓家的女子都不敢进宫,怕被糟蹋被害死。选不到黄罗绣女,辽王大怒,传旨再选不出来,逢女杀女,逢寨灭寨。百姓们一个个因此愁眉苦脸。这天,辽王正在宫中等着传报,忽然,打南边来了一个骑小癮驴的老婆子,要见辽王。辽王很奇怪,忙叫刀斧手站好,把老太婆叫进来。老太婆毫不畏惧地对辽王说:々皇上要选黄罗绣女,只有我老婆子能做。但有一条,让我织多少都成,得先放出牢里关押的所有百姓!”

辽王要选年轻的美女织锦缎,一见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子,满心不痛快,想轰出喀。可又因为母后庆寿,急用锦缎,时间很近啦,只好问、给我织三百三十匹黄罗纱,三天为限,敢承担么

蚕姑姑说、皇上放人吧,织不出来,任杀任剧好啦!”

辽王把关押的百姓全放啦。三天三夜,蚕姑姑果然织出三百三十匹黄罗纱。每匹有个图案,细纱里织着蝙蝠、梅鹿、松鹤、喜鹊、牡丹、芍药……,活象百兽奇花藏在薄纱里,跟真的一般,光彩夺目!

辽王大吃一惊,松阿哩乌拉竟有这样的巧手!忙下旨,把蚕姑姑留在宫里,专为皇家织锦。蚕姑姑笑了笑,骑上小癇驴就走。辽王大怒了,心想,漂亮的锦缎只能帝王用,卑贱的百姓哪配穿用呐!忙把身边侍臣叫过来,说:“杀了老妖婆,不许她把技艺传出去!”

侍卫们象群恶狼扑过来,蒙上蚕姑姑两只眼睛,堵住了嘴,绑在驴背上°在驴尾巴上拴着大草把,用火点着,往驴屁股上猛砍三斧。痫驴又惊又疼,顺着山道往南山里跑去。越跑,驴尾巴上的火越烧,疼得驴不敢站下来,拼命跳呀,逃呀,跌进悬崖下的松阿哩江中了。

从此,再也看不见蚕姑姑啦。传说,辽王死后,变成一只秃尾巴雀,黑毛挺短,一到初冬冻得直打颤,顺着磨磨哀号:“姑姑我有罪!姑姑我有罪!"它贪吃柞蚕,人们下套子放箭杀它,燎它的毛,吃它的肉。蚕姑姑呢没有死,都说她后来成了一位骑着癮驴、巡山护蚕的蚕神,到处帮助人们养蚕。养蚕人家,感激蚕姑姑传下养蚕技术,同情她的苦难遭遇,后来每当放完秋蚕,家家户户都备好酒菜,点着年期香接她回家吃喜,表示对她的怀念。

流传地区:黑龙江省略兰地区

讲述:郭景霞整理:富育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