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卫灵公的评价 卫灵公篇15.3子曰(1)

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释】

▲赐:端木赐,子贡。

▲女:通“汝”。

▲识[zhì]:记住。

▲一以贯之:“一”代表道,“道”体现在德,用道德贯穿所学。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道来贯穿我所学的知识。”

【学而思】

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君子之道是“修己以敬”,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即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做到知错能改,把自己修炼成一位“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并用自身的德行修养辐射身边的人。把自己活出一个光源来照亮他人,道理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做到了就是君子,做不到就是俗人。

“多学而识之”,多学而记住的是知识,“一以贯之”的是道德与智慧。用道德贯穿“君子固穷(15.2)”,贯穿“知德者鲜矣(15.4)”,贯穿“无为而治(15.5)”。

参读《里仁篇》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知识扩展】

《荀子·解蔽》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译文】古书上说:“玩弄辞句而自以为明察,空谈名物而自以为善辨,君子鄙视这种人。见识广且记忆力强,但不符合圣王的法度,君子鄙视这种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道来贯穿我所学的知识。”

注:儒家提倡修己,孔子曾夸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子贡因在陈蔡之间被困而发怒,孔子用“予一以贯之”来提醒子贡修身之功还未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