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医学疗效,大家并不陌生。翻一下《本草纲目》,读一下《大百科全书》,搜一下网络……皆能解惑释疑,了然于心,故无庸赘说。

这里我想就茶的人文效应简言一二,这也是我久埋心底、想一吐为快的肺腑之言。

我以为,生命的根本意义在修身养性。真正的健康,须身、心两全;真想长寿,必身、心双修。几千年前中国人就说,哀,莫大于心死。所以人有两条命要养,即身体和灵魂,每天我们自然不会忘了吃饭以养身,但太多的人,却时不时会忘记精神粮食的补给,甚至于灵魂枯萎而不自知。

说茶是最健康饮料,除了茶本身的功用价值之外,还有浓且厚的养心价值,也是基于身心双修的理论。 在修身养性方面,茶独领风骚。茶集天灵地气,聚日精月华;水凝圣洁雨露,化雅霜瑞雪;人感古今之宙,居楼外之宇;魂含涌泉之魄,传山外之情,既能洁我心志,冶我性灵,亦能解我烦忧,长我寿诞,更能悦我情怀,尉我平生者。概可谓真情悠远、淳味无尽、雅量隽永。

茶道与茶文化图解 古朴:中华茶道之我见(1)

我曾撰一联:茶通金木水火土,情结东西南北中。意思是,真正要品出茶味,实在懂味外之韵。唐代刘贞亮说茶有十德,即茶可尝滋味、可养身体、可驱腥气、可防疾病、可聚生气、可散闷气、可促礼节、可表敬意、可顺心意、可助行道。而我的总结,茶带给我们的精神养料是慢、清、雅、和、敬五字经。

首先,慢。喝茶忌快。中华文明如水滴穿石、垒土成台,讲究的是慢功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铁杵终能磨成针、十年不飞一飞冲天,平缓而坚定不移,沉着而拒绝浮燥。茶之道,全在一个慢字,慢而得天下至道。一杯清茗在手,几滴甘露入口,顿时与外在的尘嚣拉开了距离。

其次,清。清者静也,静者凈也。老子说,"清凈为天下正。"茶为至清之品,凝天地清气而成,中含绿色环保、道法自然真谛,悦目悦心,是喝出来的清心寡欲,是可以喝的菩提世界。人世俯仰动静,玄机无限,而中华文明独善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决策千里、既知险绝而复归平静之道。

第三,雅。如兰之幽,如竹之修,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喝茶人万万俗不得,这成了品茗的潜规则。清茶与浊酒,清浊两境界。品饮间,清云古道,上下奏鸣,松风泉流,混成交响,但闻心声经声天籁声,竟声声自在;觉悟山色水色自然色,原色色皆空。

第四,和,平,淡。真水无香,真人不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诗品》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品茶当如清风徐来,胸中自然惠风和畅。

最后,敬。敬天敬地敬祖敬人,也是茶中之要。留一分敬心在茶里,多一分珍惜之情在人世。

所以,茶味虽淡,意思却浓。因为加入了太丰富的人生况味,每把一盏,心旷神怡。

人生在世,确似一叶扁舟,甚至仅如浮萍一点。古今风雪夜归人,那一壶热茶,永远属于天赐甘露;作为世上过客,品尝了生命的飘泊与安顿,茶可以是家,可以是得意的事业,也可以是心灵的驿站。


责任编辑:弘文 雨泽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古朴,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宝鹰集团副总裁
图片来源:刘建明/书 许世广/画 刘建明/摄
投稿邮箱:mingezhisheng@126.com
温馨提示:推广的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