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小学古诗词吟唱教育研究(传诵经典诗意校园)(1)

学生着汉服临帖。

小学古诗词吟唱教育研究(传诵经典诗意校园)(2)

王平永作《绝美诗经遇见南碑瑰宝》分享。

小学古诗词吟唱教育研究(传诵经典诗意校园)(3)

《诗经》书法展示。

小学古诗词吟唱教育研究(传诵经典诗意校园)(4)

《诗经》文艺节目演出。

小学古诗词吟唱教育研究(传诵经典诗意校园)(5)

毕业古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曲靖市第一小学的师生们身着汉服,齐声诵读着《诗经》里的《蒹葭》《关雎》等诗篇,一首首充满东方古典韵味的诗朗诵,响彻校园,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一首首古诗的意境中。这是11月6日上午,第二期《诗乐中国·文化强音—走进诗经赋能传承之路》栏目,走进曲靖市第一小学的镜头。

当天,全国各诗经传承基地的师生通过视频与曲靖市第一小学的师生,共享一场古诗文化盛宴,领略古诗之美。活动现场,曲靖市教体局有关领导及嘉宾、全国首批7个诗经文化传承分基地负责人以及“采薇读书社”的全体老师参加活动。

“有人说‘诗三百’中,藏着中国人最美的童年。古代的蒙童读着《诗经》中古朴的诗句,沁入心脾的是典雅含蓄而又轩昂慷慨的古典诗情。今天,我们怀着诗意情怀与《诗经》相遇……”曲靖市第一小学校长李柱宽以《传承诗经文化,浸润诗意童年》为主题进行分享,他从诗意校园、书香文化、诗意教师等方面,介绍曲靖市第一小学在《诗经》文化传承与实践融合的特色。从校园里的《诗经》文化长廊到含有古诗词的植物标示牌,从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到老师们的“采薇读书社”,从入学时的“开笔礼”到毕业时的毕业古礼,读、唱、诵、演、画,《诗经》文化无处不在,以诗载道,以诗怡情,以诗育人,折射出该校浓厚的诗意氛围。“探寻古诗文化之美,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引领孩子们感受真善美,让经典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曲靖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平永以《绝美诗经遇见南碑瑰宝》为题进行分享,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他从《诗经》产生的文化背景、时间、内容及成就入手,介绍了曲靖的古鱼文化、珠江源文化、爨文化等文化特征,阐述曲靖文化,阐述《爨宝子碑》与《诗经》的古典美学。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几千年过去了,《诗经》在今天依然是中国文学与美学的家底。读《诗经》如一袭醉人的春风,让身处都市的人们,追寻一种诗意的生活。近年来,曲靖市第一小学在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夯实学校文化底蕴等方面做了大量有声有色的工作。

“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诗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滋养新时代少年儿童的重要源泉。曲靖市第一小学将继续在校园内开展系列弘扬《诗经》文化的活动,诸如开展《诗经》知识竞赛、《诗经》诵读比赛、《诗经》文化文艺演出等,通过《诗经》丰富校园活动,将“诗样芳华,与美同行”广泛传递,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吟诵诗文,打造书香校园,赋能文化建设。

曲靖市第二小学通过承办第二期《诗乐中国·文化强音—走进诗经赋能传承之路》栏目,借助这一平台,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让古老的“典籍活起来”,达到了以文育人的效果。

本文来自【曲靖日报-掌上曲靖】,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