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分钟看完三体系列电影(当奇诡对接现实)(1)

文 | 李咏瑾

若论2023年初重焕生命力的电影电视剧市场,最大赢家非科幻名家刘慈欣莫属。影视两开花中,电视剧《三体》与在公众热议中引发极大关注的《流浪地球2》遥相呼应,恰好形成了从文本内容到呈现美感的隔空击掌。

80分钟看完三体系列电影(当奇诡对接现实)(2)

与《流2》末世宏大的史诗气质相比,电视剧《三体》有种不动声色的小而精巧,充分利用电视剧这一具有延展性的表现形式,细细密密,草蛇灰线地渐次铺开,看似低开高合,但在把握情绪、提升观影节奏时却带着一种骨子里的“嚣张”自信,细腻又冒犯、内敛而酷烈,近乎于极高度数的冰冻伏特加斑驳滴落于玻璃杯壁的冷酷质感,让饮下这口“烈酒”的观影者——无论是原著粉还是新观众,上头之后只觉回味无穷,唯有大呼一声“过瘾”。

有一个趣闻,这部剧甫一拍完时曾令提前观看的“内部行家”忧心忡忡,其中一大理由是担心该剧太过忠实原著而受众寥寥,事实证明他们不但低估了原著文本的吸粉程度,也低估了广大观众的审美层次——为什么推出那些喧嚣一时的流量烂片时不必担心来自受众的口碑反噬——说到底,这其实也是一种想象力匮乏的时代表征。

感谢刘慈欣,以自己极其喷薄的想象力,为我们讲述了《三体》这样一个发自常理又颠覆认知的故事:当全人类有一天面对来自外星文明的生存威胁时,我们将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看到没有,表面上大刘的关注点极其宏大,聚焦于全宇宙沉陷于“黑暗森林”中的纵横捭阖,当物质总和守恒时,所有文明皆是锋利的持枪者——和平只是能力僵持的假象,斗争才是此起彼伏的常态。在叙述这些生存铁律时,电视剧《三体》秉承了原作“不以任何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冷冽,似乎人类的悲欢离合只是宇宙发展过程中不起眼的庸常一环。在不动声色地摹写这些铁灰情节时,叙事者好像一个冷酷的哲学家,而只有当你沉浸入其外冷内热的情节推动和人物反应,才能恍然洞悉叙事者对人类发展一举一动所饱含的深切关注,说到底,一切发展中存在的挑战都不过是人类正确认知自我的试金石,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三体》更像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社会学研究范本。

80分钟看完三体系列电影(当奇诡对接现实)(3)

作为一部影像艺术作品,《三体》此次较为成功的电视剧化,从更大维度上有血有肉地丰富了原著近乎哲学化的表述,堪称由平面文本到三维影视逆向复原了一回“二向箔”到来前的世界。在娓娓推进的叙事节奏中,原著中相比绝对主角罗辑存在感稍弱的科学家汪淼、警察史强等具备了更多平凡人等如你我的迷茫与困惑,因而更像是茫茫人海中真实存在的主人公——若干光年外的三体离我们太过遥远,只有火焰灼伤到我们的手指时,方能感觉到真切的疼痛。

当镜头从“我们“身边零距离的社会现实开始向外延展,原著中充满哲学意味的终极价值观终于切入现实土壤生根发芽:一切的谜题从全球众多知名物理学家的自杀开始,“物理学不存在了”的呓语、出现在视网膜上的倒计时……成为了进入宏大迷宫的微小钥匙,相比《流浪地球2》一脚直球的硬科幻属性,电视剧《三体》赋予了整个故事更多抽丝剥茧的解密快感——当汪淼们赤手空拳地走入“迷宫”深处,原以为遇到的不过是来自科学邪教中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阴谋,而看过原著的你我则无比清楚,在迷宫尽头等待着他们的巨大阴影,将是来自遥远外星如同米诺陶诺斯一般磨刀霍霍的三体人……

至此,“弱小如虫子”一般的人类除了奋发求生、以及心底那些对爱与家庭的守护外……似乎别无武器,而如何仅凭自己的坚韧和智谋一点点抓紧缰绳、逆势翻盘,则形成了贯穿全剧的“老人与海”似的巨大张力。如何让这一切张力的表达变得真实而富有温度,得益于片中一众实力派演员的用心演绎。

80分钟看完三体系列电影(当奇诡对接现实)(4)

感谢主创方审美在线,没有简单地选择市面上炙手可热的流量担纲,而是在倾听原著粉呼声的同时另辟蹊径地选择了更为适当的演员,从而对角色进行了更多维度的挖掘和突破:张鲁一饰演的汪淼,回归其一贯擅长的高智商角色胜场,将一代知识分子的脆弱与担当、对科学的敬畏和对真理的执着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刚刚获评国家一级演员的于和伟,则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原著中肌肉警察史强的形象,极富人情味地塑造了电视剧版“大史”一身侠义、浑身毛病的烟火形象。而反派角色如叶文洁等,也突破了原本时代异化个体的单一脸谱,在陈瑾等老戏骨的演绎下,多了一层发乎于人性的隐忍与挣扎、甚至呈现了某种如天问般矛盾自戕的宿命无奈。

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在汪淼终于崩溃地告诉史强自己的视网膜上存在一个挥之不去的倒计时,史强仗义地在自己的胸膛上也装上了一个类似于炸弹引爆前的鲜红倒计时,只为与精神上陷入绝境的汪淼同步读数——这种“无论身处何种深渊,我愿与你赴汤蹈火、休戚与共”的愣与真,打动的不止汪淼,也包括屏幕前的你我,而这种信念的生发,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为基础的构成单元,由此不断延展,无论是剧中的中国战区将军常伟思勇于面对挑战,还是全球各区在面临外星入侵时的命运休戚,让整部作品的格局于无声处切入宏大。所聚焦的针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前瞻与反思,以及对于如何应对挑战、共创未来的深刻思索,均带有宏观层面上的普世价值延伸,这也正是原著跨越国界、斩获雨果奖,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喜爱的根本魅力之所在。

80分钟看完三体系列电影(当奇诡对接现实)(5)

《三体》电视剧在叙事的把控和制作的用心上,没有辜负原作当年横空出世时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精彩,特别是在原作IP多次经历影视化仍功败垂成、久拖未决的背景下尤其具有积极的意义,极大地证明了在我国现有影视工业制作水平下,只要主创方摒除功利与浮躁,踏踏实实地尊重文本、讲好故事,是完全有能力打造出一部又一部影视精品。

我们常说一部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在于能够引起人们更为长久深远的思索。《三体》所构筑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不管如何宏大,仍然仅是思维的子弹射出后所产生的一个单向弹道,所推演的也仅是人类文明在极端情况下的一个发展可能,而我们所面临的真实世界更为纷繁复杂,人类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奇诡,也可能更庸常,甚至可能从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向于无声处见惊雷地打破人类世界目前发展的平衡,比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深远地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格局,而未来的转折点和突破口在哪?目前还无人知晓。

也许人类生存及发展的本质就是负重前行、且战且走,永远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终点,一切的使命的难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在“过程”里。

80分钟看完三体系列电影(当奇诡对接现实)(6)

而科幻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纷繁产生的多种设想构成了我们多个通向未来的可能路径,这些路径也许有的幸运、有的沉重,不管如何,都是基于当下同一个点状坐标向外的探索延伸,而这些探索共同构成了一个球形的未来世界发展模型,这个模型所昭示的未来足够精彩纷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面对困难逆境重生的勇气,毕竟人类从诞生之初开始,“向前跋涉”就是刻在DNA里的永恒密码,人类发展史上所有的激浪,都不曾改变船头所指的方向,过去是,将来也会是。

【作者】 李咏瑾

南方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