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封面人物长大了(小短腿没啦B站悄悄换logo)(1)

编辑 | 品牌君

这段时间,bilibili(以下简称B站)可谓是大小动作不断:前不久才申请注册“呵呵呵”商标,现在又悄悄更换了使用已久的品牌logo。

它究竟想干嘛?

B站换logo了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对比下B站新logo与旧logo间区别吧。

B站新旧logo晃眼看过去差异并不大,属于“微调”。最明显区别就是电视图案下方的两只“脚”不见了。

“bilibili”字体造型也略有变化,不过由于变化较为微小,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此外电视的“眼睛”“嘴巴”以及头上两根“天线”的弧度都变得更加圆润。感觉新logo看起来胖乎乎的,更可爱了呢!

b站的封面人物长大了(小短腿没啦B站悄悄换logo)(2)

品牌君发现一个现象颇为有趣:虽然每年都会有不少品牌更换logo,但它们大多都选择“微调”而非“大改”。

2019年4月,瑞典家居品牌宜家悄悄更换了logo。如图,左边是原先的logo,右边是新logo。

“有区别吗?”相信很多人看到对比图瞬间,内心都曾飘过这样的疑惑。

要说区别,那肯定还是有的:注册标记从logo右上角移动到了椭圆形内部,中间位置的“IKEA”字母变大,新字体整体看起来平缓不少……

但乍看之下新旧logo差异确实不算大,稍微粗心一点的朋友可能都发现不了宜家换logo啦。

2020年3月,宝马推出首款纯电动概念车 BMW i4,与此同时还发布了全新品牌logo。

先来看张对比图吧。

b站的封面人物长大了(小短腿没啦B站悄悄换logo)(3)

宝马新logo保留了原有logo的形状与色调,但是此前的立体化设计被全部去除,变得彻底扁平化。

外界猜测,宝马将logo进行简洁化处理,一方面是为迎合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审美喜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顺应时下数字化趋势。

品牌君没记错的话,从1917年到2020年的百余年时间里,宝马共换过5次logo。每一次都是进行细节调整,从未大改过。

微调VS大改

按理说,企业想要焕新形象大可以给logo来个翻天覆地改变,为何多数品牌并没选择那么做,只是对logo细节进行微调?

那是因为让消费者记住一个标识真的非常不容易!

Logo是视觉语言,好logo可以成为消费者与品牌间的桥梁,让受众在看到它时,就能联想到相关品牌及旗下产品。

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想让消费者对一个logo产生深刻印象,准确接收到品牌传递出的信息相当困难。

b站的封面人物长大了(小短腿没啦B站悄悄换logo)(4)

品牌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做营销,将自家标识“打出去”。

如果大改logo,很可能会让消费者好不容易产生的记忆模糊掉,让过去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多数时候,比起大修大改,品牌们更倾向于对logo进行微调。

当然,这并不是说品牌就不可以大改logo,也不是说微调比大改益处多。它们其实各有利弊。

微调的好处前文已经提到,即能极大程度平衡“创新”与“传统”,让消费者看到品牌变化的同时也不会对品牌产生陌生感。

大改也有大改的益处,它可以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部分品牌由于创立时间较久,创新力不足,面临着过气危机,迫切需要与消费者重新“认识一次”,这时候让logo改头换面或许是个不错选择。

具体怎么选,还是取决于品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