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的夜晚,观看一部温情脉脉的电影,能够让我们的身心不知不觉暖和起来。

法国影片《蝴蝶》的主人公是一对年龄悬殊的邻居。年迈的鳏夫、蝴蝶收藏家朱利安独居在一所公寓,他整日埋头于蝴蝶孵养及标本制作,性情孤僻而古怪。刚搬到朱利安楼上的小女孩丽萨则古灵精怪,由于年轻的单亲妈妈疏于照看,丽萨显现出超乎年龄的大胆和独立,她可爱的双眸永远保持着对于世界的好奇眼光,善良的天性也让丽萨极易与人亲近。

朱利安和丽萨就是这么一对如同《海蒂和爷爷》那般的祖孙组合,剧情也是描述两人从生疏到亲密无间的甜蜜过程。而美丽的蝴蝶,不但串起了整个故事框架,还在结尾处画龙点睛,让我不得不钦佩编剧的功力。

丽萨与朱利安初识在咖啡馆。彼时,放学后的丽萨久久等不到妈妈,小女孩没有公寓钥匙,于是邻居朱利安便将她暂时接到自己家。进屋后,丽萨顿时被朱利安的蝴蝶收藏所吸引,那些栩栩如生的标本看得丽萨目不暇接,朱利安自然也乐于眉飞色舞地讲解一条毛毛虫如何化茧成蝶。

蝴蝶的蜕变已是如此奇特,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更是奇妙。

我可以肯定地说,丽萨与朱利安相当投缘。一方面,两人都是独孤的,小丽萨缺失母爱,老朱利安缺乏家人,于是彼此间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微妙的惺惺相惜;另一方面,丽萨对于蝴蝶的好奇,也正是朱利安的兴趣所在,这使得两人很快有了共同语言,年龄上的巨大鸿沟也就不存在了。

但在片中,朱利安和丽萨更像一对“欢喜冤家”,争争吵吵打打闹闹之下,一个老小孩和一个小大人踏上了寻找“伊莎贝拉蝶”的妙趣横生之旅。两人得以成行完全是个意外,当朱利安准备远足时,丽萨藏在了他的车内,朱利安联系不到丽萨的家人,只能带着人小鬼大的邻居共同上山。其实,朱利安的内心渴望陪伴,这也难怪,哪个老人能够拒绝一个八九岁小女孩屁颠屁颠地追随呢?

就这样,山坡、草地、树林、溪涧都见证了一个女孩的天真浪漫以及一个老人的无言疼爱。他们一路上相互斗嘴、互相扶持,在路人们的眼中已同真正的爷孙无异。

路上,他们遇到过偷猎者,丽萨对梅花鹿遭到射杀黯然神伤。当看到朱利安抓到蝴蝶后将其放在特制容器中安乐死时,丽萨提出了质疑,因为在孩子的眼里,杀死一头鹿和杀死一只蝴蝶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朱利安无从回答,我也陷入了沉思。

这幕情节,让我对《蝴蝶》小清新之余的深度刮目相看。而更令我叫绝的是影片结尾:朱利安在山里没有捉到“伊莎贝拉蝶”,却不曾想该品种的幼虫就在之前他收到的包裹中。朱利安邀请丽萨一同观看“伊莎贝拉蝶”如何破茧展翅,4分钟的长镜头太唯美了。同时,当丽萨重新得到妈妈的疼爱后,朱利安问起丽萨妈妈的名字,原来妈妈也叫做“伊莎贝拉”,此时影片所要表达的立意,顿时不言而喻。

至此,影片《蝴蝶》也完成了蜕变,从一条普通的毛毛虫,升格为一只靓丽的蝴蝶。饰演丽萨的小女孩如此呆萌可爱,她的纯真可以治愈一切,这就是自然赋予的生命之美。

最后说一下“伊莎贝拉蝶”。这是欧洲最罕见也是最美丽的蝴蝶,名字取自最初发现时(1839年)的西班牙同名女王。由于该蝴蝶寿命仅有10天,据说,如果看到并向其许愿的话,便一定能够美梦成真。

在我的首日封收藏品中,正巧收有法国1980年自然保护系列之伊莎贝拉蝶的两封,看完《蝴蝶》后再拿出来翻看,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幸福花开在每个美丽的夜晚(蝴蝶破茧而出人间阳光幸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