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有第二章的一句话,“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全部答案。

我们先列举一些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家的一些著作,就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了。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正在重读)、《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

艾耶尔:(仅次于罗素的影响力)《语言、真理和逻辑》

欧内斯特-内格尔:《逻辑和科学方法导论》、《没有形而上学的逻辑》、《科学的结构》

德里达:《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哲学的边缘》、《马克思的幽灵》等

保罗-利科-内格尔:《意志哲学》、《历史与真理》和《活的隐喻》

《活的隐喻》出版于《意志哲学》和《历史与真理》之后国内也即将推出汉译本,是一本关于隐喻的专著。全书由八篇论文组成,分别阐述了隐喻与符号学、修辞学、语义学、诗学和诠释学的关系与理论。作者系统介绍了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以及西方近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一直到现代语言学家对隐喻的看法,并从词汇、句子等不同角度对隐喻这一千古之谜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约翰-赛尔:代表作品有《言语行为》、《词语与意义》、《意向性》、《心、脑与科学》、《心灵、语言和社会》

海德格尔: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路标》、《林中路》和《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等。

希拉里-普特南其代表作有《理性、真理与历史》、《词与生活》、《重建哲学》、《无本体论的伦理学》等。

胡塞尔: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以及《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一部分。

索尔·克里普克:美国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模态逻辑语义学创始人之一。

重要著作《命名与必然性》提出,事物是怎样被命名的?这取决于名称的起源和历史,而不取决于被命名对象的偶然特性。丘吉尔之被命名为“丘吉尔”,不是因其本人的种种特性,而是因其父母的命名以及从此别人这样称呼他而建立的历史传递链条。这就是作者的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哲学史上向来认为,凡先验的都是必然的,凡后验的均为偶然的。作者却指出,先验之于必然一如认识论之于形而上学,不仅有后验必然的知识,还有先验偶然的知识。这就是作者向传统理论提出严重挑战的先验偶然和后验必然的理论。

帕特里克·苏佩斯:在科学哲学中运用形式方法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拥有一个固定的指称框架的可取性,这种指称框架可以被用来组织手头的许多学说。《科学结构的表征与不变性》考察了集合论方法是如何提供这样一种指称框架的,全书内容涵盖了公理化方法、表征、不变性、概率、力学以及语言等问题,同时还包括对关于语词和句子的脑波表征的研究。本书是帕特里克·苏佩斯教授的代表作,是苏佩斯教授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结晶,是了解科学哲学当前进展的必读作品。

我还有一份《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名录,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上个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目录如下: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德]胡塞尔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美]赫伯特·马尔库赛 著猜测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英]卡尔·波普尔 著创造进化论·[法]伯格森从逻辑的起点看·[美]威拉德·剻因 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法]让·保罗·萨特 著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美]赫伯特·马尔库塞 著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美]保罗·费耶阿本德 著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 著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活的隐喻·[法]保罗·利科 著结构人类学 第二卷·[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

结构人类学·[德]列维·施特劳斯 著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美]拉里·劳丹 著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美]欧内斯特·内格尔 著科学的唯物主义·[加]马里奥·本格 著科学的形象·[美]B.C.范·弗拉森 著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英]伊·拉卡托斯 著科学与怀疑论·[英]约翰·沃特金斯 著客观知识 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英]卡尔·波普尔 著理性、真理与历史·[美]希拉里·普特南 著理由与求知-科学哲学研究文集[美]达德利·夏佩尔 著论文自学·[法]雅克·德里达

逻辑研究 第二卷 第2部分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_第二卷_第1部分·[德]胡塞尔逻辑研究_第一卷·[德]胡塞尔命题与必然性·[美]索尔·克里普克 著人的问题·[美]约翰·杜威 著人论·[英]卡西尔

人文科学的逻辑·[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德]鲁道夫·奥伊肯 著生活世界的现象学·[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著时代的精神状况?[德]雅斯贝尔斯世界的逻辑构造·[德]鲁道夫.卡尔那普 著

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哲学上科学方法应用的一个领域·[美]伯特兰·罗素 著现象学的方法·[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著现象学的观念[德]胡塞尔心、脑与科学[美]约翰 塞尔 著

心的概念·[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美]约翰·塞尔 著心灵、自我与社会·[美]乔治·H.米德 著语言、真理与逻辑·[英]A.I.艾耶尔 著

哲学解释学·[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德]伽达默尔证明与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英]迈克尔·欧克肖特 著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美]保罗·费耶阿本德

我有幸也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的尾巴,从八十年代开始陆续接触过一些当代西方哲学。有的仅仅是八十年代初的简介式的小册子。

老子哲学有哪些局限性(为什么说老子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开创者)(1)

我无力去给刚刚过去的我们一起走过的世纪的西方哲学做什么总体的概括,就本人接触来说在总的科学主义已经成为哲学的主流,认识论方法论。其中数理逻辑分析法、操作主义方法、语言分析的方法、现象学方法、直觉主义方法、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方法、解释学的方法、证伪主义的方法、精神分析法等等。

在这种背景下读《道德经》怎么读都感觉老子是他们的祖师爷,不仅如此,很可能是老子现身(化身)到西方,点醒了很多很多的哲学家,让他们毕生去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

甚至,老子还点题式地要求他们好好研究“不言之教”,这样“无为之道”与“不言之教”,甚至直接构成了所谓后来的“道教”的两大肱骨。我甚至想把我历来称之为“无为主义”改称“无为之道”了。

尤其是在分析哲学的旗帜下,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尤其是关于语言分析的居然成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取得最伟大成就的最重要领域。

语言文字,语法结构,口误笔误……等这些古老而常见的存在的现象,都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从中发现了人类或者世界的很多原来并不为我们所知的甚至有些神秘的规则。

在当代可以说是现象学解释学和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时代,在二十世纪,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可以说是两位最重要的人物。

  这两位哲学家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都出生在1889年。即使不相信生辰八字,这个事实仍可能满重要的。例如,共同的时代背景可以部分说明怎么一来他们两个都对语言问题特为关注。维特根斯坦当然从头至尾是一个“语言哲学家”。海德格尔早期哲学就把语言放在一个极重要的地位,后期则把语言视作“存在的家园”。

在《语言的本质》一文里,这位存在哲学家甚至会断言“语言给出存在”。语言,到了老子这里就是“道”——可道的道,我把老子的这个道表达为“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文字及其所有的人类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语言给出的世界”,某某学着砖家说——

第一波,已经过去。95%的会中招;95%的没症状……第二波,大约在春季,三到五月份,已经羊了的猪狗们,大约还要有七八十再次沦陷……

这就是学着砖家为我们描述的世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

考虑到民族语言对思想的影响,这个事实也不是无足轻重的。维特根斯坦虽然是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泰斗而且他的影响在英语世界里比在德语世界法语世界里要更为广泛,但我们还是看得出他的思维运作方式和流行的分析哲学往往大相径庭。

当然,和海氏不同,维氏从来没说过只有德语适合表达哲学。事实上,人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认为日常语言有一种共同的逻辑结构(早期)或日常语言挺合适的(晚期),维特根斯坦可能会以为各种语言的效力都是等同的。

华虞自古出哲学家。

汉语言最适合哲学表达。

但是为什么我们几乎没有哲学家?

有一个哲学家的老祖宗,无数人总是想着把他说成是帝师,诡辩者。

我要把道可道句解释成哲学,却没有几个人同意。

说实话。目前解道者,没有人正解,除了我。简单地说老子是最早阐明人类意识与客观存在关系的人类伟大的思想者。

道,可知;道可名;道,可道;可知之道,已知之道;可名之道,已名之道;可道之道,已道之道,都是人类意识产品,都是意识范畴,意识范畴之的存在不可能是“常道”,道的实在实体存在物属于客观存在,是物质范畴。

老子“不言之教”的旗帜下,多次论及语言表达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各种关系。太多了,枚不胜举——(此处省略10000字)

第三,我要把“妙-眇”理解成有点哲学味的“本质”,我要把“敫-皦-曒”理解成二十世纪的“现象&表象”(省略8000字)很多人也不同意,我真是无语了。当然,我无需征得大伙的同意。

所以,我以为老子媲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超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就是因为这——老子是西方二十世纪哲学的开题者,开创者,引领人,即使不是这样,也至少证明了,人类认知殊途同归。路径虽然不同,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倒是最终会走到一条道儿上。

为什么西方哲学家会在二十世纪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上“语言”?而早在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开篇就唱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