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融合技术(数实融合赋能下)(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对于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汽车及交通运输业来说,如何用好“数实融合”,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摄

数字融合技术(数实融合赋能下)(2)

即便是看似简单的个人日常出行场景,在信息共享、数字化的推动下,在“数实融合”的赋能之下,也会发生质变,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在北京的MaaS模式中,人们可通过App查询北京地铁各线路车厢内的拥挤程度,从而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图为早高峰时段的北京地铁4号线菜市口站。视觉中国供图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传递的经济发展信号,都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看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的核心内涵,当然也包括汽车及交通运输业的数字化转型。

近5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及交通运输业正从传统工业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迈进,产品形态、用户需求和产业价值都已发生较大变化。安庆衡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汽车及交通运输业顺应变化、跟上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伴随着产业升级,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新优势,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数实融合”推进交通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而此前制定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曾提出,要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和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数字技术”等关键词屡屡被提出,以及新基建的全面铺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慧高速、轨道、民航等各领域都呈现出深度“数实融合”的发展态势。互联网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数字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地嵌入经济社会发展中。

事实上,得益于一系列政策赋能和技术创新,交通运输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速度正持续加快。有分析认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些子行业在数字交通建设上已走在世界前列,下一步应该按照加快“数实融合”建设来做文章。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表示,交通、网络、数字三者是并存且互为组成的。在他看来,网络不等于数字,网络是数字中国当中的一个技术。而在物流全程数字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数字化出行方面,有的在落地,有的已经实现,有的还在酝酿中。

“总体是向前推进的,但不同地区之间、交通领域的不同子行业之间差距很大。这种差距有的是资金问题,有的是技术问题。”张柱庭说。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时代战略发展高地的重要选择,数字经济发展应该着眼于实体经济。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数实深度融合阶段,我们在发展实体经济时应利用好地方优势,发展数字产业集群,建立标杆企业,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和发展。”盘和林说。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这些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未来,我国交通出行场景将会深度实现数字化,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关于交通运输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思考,张柱庭直言,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作为其中的一个新途径,政策上应该进行鼓励。

据了解,MaaS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的芬兰赫尔辛基欧盟智能交通系统大会上,随后迅速成为交通领域的热门议题。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MaaS已被广泛认为是未来城市交通变革的重要探索方向。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认为,科技对于交通的改变,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让整个系统运行得更加高效,缓解交通拥堵,让成本更低;二是面向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智慧交通作为“数实融合”的典型场景,既是技术创新应用的聚集地,也是民生幸福感的重要支撑。

“科技要让出行的每一个环节改变的更多,但是大交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大家更需要无缝衔接的全链条一体化出行服务。”程世东说。

以聚合模式连接全类生态

根据交通强国的建设要求,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作为一项长期国家战略,交通强国的建设也采取了分步骤、试点推进的模式。

在推进过程中,地方、企业、高校等广泛参与,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其中,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互联网科技企业都在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助力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发展。

如何打造一体化的出行服务平台?高德地图给出的答案是推行聚合模式。通过聚合模式,一体化的出行服务将大大拓展生态的链接深度和出行的广度。

传统交通运输行业如何在数字时代发挥所长,是推进“数实融合”的关键。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就像老师傅,有运输组织、车辆和司机管理、安全生产等专业能力,在交通产业中专业耕耘,但却迫切需要数字化升级。擅长运用数字化新技能的新晋者就像代表着出行新势力的新师傅。

高德集团董事长俞永福认为,交通产业的“数实融合”有3条路:出行新势力使用新技能,成了新师傅;老师傅投入长时间自学新技能;老师傅通过与有数字化技术的企业合作,快速掌握新技能,搭档形成新组合。

“‘数实融合’更好的选择可能是第三条路,老师傅搭档新技能伙伴,‘数实融合’之路才能走得更快更远。”俞永福说。

为此,高德地图将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建设列为2023年一号工程,坚持聚合模式,面向交通出行的全品类服务和全域企业开放地图导航、技术服务、平台流量等能力。

据了解,该平台是高德地图参与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工作的阶段成果。2021年,交通强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试点工作获批。其中,高德地图作为试点单位,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一起承担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便捷化的试点任务,成为第一批参与交通强国示范建设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目前,高德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已通过聚合模式,接入了城市出行和城际出行的全品类服务,包括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骑步行、摩托车等城市出行服务,火车、客运、飞机等城际出行服务,以及充电、加油等配套服务。用户可以查询实时交通信息、规划出行路线,也可以使用导航、打车、共享单车等服务,还可以直接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等。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高德地图就在共享出行业务首创聚合模式,与传统交通运输企业、巡游出租汽车企业等合作,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帮助他们实现了数字化升级,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据高德数据显示,聚合模式下,提供打车服务的生态伙伴近三年单量复合增速超过100%,已有超100家合作网约车平台月峰值单量超10万。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告诉记者,高德地图以科技平台能力与老师傅搭档,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模式。在聚合模式当中,深耕各类出行服务的老师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得到定制化的新技能方案。

“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的成功依赖深度聚合,聚合的终局一定是一体化出行服务。”俞永福提到,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把多种出行方式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出行入口,减少出行门槛,同时让提供出行服务的生态进行深度融合,带动生态共赢,这是聚合模式的重要意义。

多方共赢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

据了解,在北京的MaaS模式中,政企联动被认为是信息共享、数字化落地的关键。

以早高峰搭乘公交通勤为例,过去人们平均需要提前15-20分钟出门,赶到公交站等待公交车。但如今,人们只需在出门前通过高德地图查询北京MaaS提供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均提前5分钟出门就能赶上公交车到站。此外,人们还能通过MaaS查询北京地铁各线路车厢内的拥挤程度,从而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实现错峰出行。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科技处处长葛昱认为,MaaS建设离不开多方合作。“离开了多方共赢的模式,MaaS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让MaaS模式与碳普惠深度结合,为交通业“数实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与高德地图携手,基于北京MaaS平台推出了国内首个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北京市民采用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出行时,利用App进行路径规划及导航,出行结束后即可获得对应的碳能量。

2021年,当该模式积累的碳减排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高德地图与相关方迅速达成合作,实现全球首笔绿色出行碳普惠减排交易,并将所获收益全部返还给用户。

“接下来,还是要在共赢模式上持续下功夫。要统筹政府、企业、用户各方的利益,向公众提供优质出行服务,构建一个以提升绿色出行比例为目标,以平台企业为主体,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引导监管、利益分配合理、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真正引导交通行业数字发展,实现‘数实融合’。”葛昱总结说。

从智能高铁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智慧港口到MaaS模式与碳普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运输业正在与各种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有人说,即便是看似简单的个人日常出行场景,在信息共享、数字化的推动下,在“数实融合”的赋能之下,也会发生质变,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