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1)

前往上海游玩,总会被这里特色的老楼房所吸引。在上海的黄浦区有一个打浦桥街道,历史悠久,曾于民国3年起被划入法租界,中间几经波折,直到1960年才正式定名为打浦桥。在打浦桥这儿有一条特色的小街泰康路,在20多年前还是属于比较常见的居民聚集地,直到1998年“田子坊”的创建,也让其有了许多艺术氛围。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2)

田子坊位于泰康路210弄,是一个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弄堂,里面的建筑仍然保留着老上海石库门的建筑风格,市井民情在这里尽显。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3)

田子坊现处的位置,其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而如今被保留下来的还有一口古井,即志成井。志成井曾是当时志成坊弄堂里居民的生活用水,如今更是成为田子坊里的标志性景点,它也被评定为石库门文化保护景点喔!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4)

石库门建筑是见证老上海岁月的一个代表,在很多经典电影里面也曾是有过它的踪影,比如在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里,讲的就是张曼玉所饰演的角色穿着旗袍在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所处的背景,就是当时的老上海石库门街头。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5)

石库门建筑展现更多的应该是当时那个社会的生活百态,不同群体的人士皆在这里生活过,有普通的民工,也有文人、艺术家在这里创作过。但让人更多回味的,应该是弄堂里的邻里相处的生活习性。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6)

那时候的石库门弄堂里,各家各户里有着厢房、客堂间……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仍然留存着那一片又一片的青色墙壁和呈拱形的大门。据说那时候的石库门,也是有着显明的商业气息,工厂、宾馆、银行等立足于此。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7)

如今在上海已经不是那么容易能遇到石库门建筑了,田子坊则是让大伙寻回那个记忆的好去处。田子坊的名字由画家黄永玉取名,据说他是根据古代画家“田子方”来取的,也意味着这条老上海特色的街道和艺术的结合。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8)

虽然如今的田子坊商业氛围浓郁,但同时也和当地的生活气息相辅。在这个弄堂里,除了各式各样的商铺,仍然有不少居民民住于此。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虽然保留着老上海弄堂的怀旧风格,但不所处的打浦桥地段却也是上海高人气的地方,在田子坊的附近就有着高人气的商圈。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9)

田子坊又被称为是上海泰康路的艺术街,在这儿有着著名油画家陈逸飞的私人工作室,也有着摄影艺术家尔冬强的艺术俱乐部……不少艺术家也常地这儿交流。即使原本只是破旧的厂房,在改造后也成为了工作室或是设计中心,就连一些小酒吧、咖啡厅也会选址于此地。

田子坊海派建筑(前身是1930年建造的志成坊)(10)

当然除了艺术氛围,这儿的路边小店,体现更多的则是小清新的风貌,有着不同风格的工艺品店。如果你是一个爱美的女生,那去挑选一件好看的旗袍吧!你也可以在这儿寻找一家餐厅,在老弄堂里品尝多种风格的美食。 我是天使旅行地图,一个喜欢在旅途中深度探索当地生活的女生!图文由本人原创,每一张图均是我一个人走遍一座座不同的城市、游玩一个个不一样的地点,一张一张拍出来的!原创不易,未经允许禁止搬运转载,敬请尊重原创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