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喜欢上长城,就不止一次的踏上了寻找它的路程,在这中间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却收获了更多,如这次与长城岭的偶遇,就是寻找长城途中的一次意外收获。

讲一下长城的故事,偶遇长城岭的故事(1)

古老的龙泉关关门

那是在2010年的10月29日,按着计划,我和影友于下午2点半出发,第三次踏上了奔赴灵丘县境寻找长城的路途。由于前两次去时,都是从太原出发沿大运高速公路至代县出口下,再沿108国道过代县、繁峙两县直达灵丘境内。然而,面对在繁峙县境内两次遇到的长达数十公里的交通拥堵和新开通的忻州至阜平高速公路,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但是,此时的高速还没全程开通,4点多一点,我们只能在高速公路的“终”点石咀村下了高速,继续沿着过去的省道前行,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改道,我们竟和长城岭相遇。

讲一下长城的故事,偶遇长城岭的故事(2)

龙泉关遗存

面对着眼前的关口,不知是因为建有长城而将此岭命名为长城岭,还是因为有长城岭而在此修建长城,只知她位于阜平县西约45公里的山颠之上,主峰海拔1789米,距五台山30公里,曾是明长城著名关口——龙泉关上关所在地,为河北、山西两省的交界处。此关为明景泰六年 (1455)所建, 周 470 丈 ,有东、北城门楼及西北城角楼、关外有栏马石墙, 北门外护城井 (壕) 长 98 丈,城墙为南北走向,从最北端的砖砌敌楼至最南端的砖砌敌楼间,城墙长约1公里左右,关口居中,处在山谷底部,现存砖砌拱券关门一座,顶部门楼已毁,关门北段保存较好,关门南侧约五十米处则因修建晋冀省道,将山梁及长城拉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这里不但是古代山西通往京师的必由之路,还是清朝历代皇帝西巡五台山的必经之地。据说,康熙二十二(1863年)秋,康熙帝奉孝庄皇太后之命,一同前往五台山朝拜,然而当行至龙泉关时,因长城岭山高坡陡,辇不能陟,太后在登岭查看之后,无奈只有命他人代其到五台山各寺院上香行礼,为其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讲一下长城的故事,偶遇长城岭的故事(3)

远望龙泉关

当我们的汽车吼叫着爬上长城岭时,清晰可见公路将屹立于逶迤山间的长城拦腰截断,当走到城门洞口时,看到山西一侧立有石碑,刻有“万里长城长城岭”字样以及1956年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几近模糊的文字。路旁蓝底白字路标上写着“山西省界”的牌子十分醒目,面对着意外的偶遇,我们两个人在长城岭上爬上爬下,各自寻找着自己认为最佳的拍摄角度,一次次按下相机的快门,面对着渐渐西下的太阳和到来的夜幕,影友又打电话喊来了在路边等候的司机,让他沿着早已荒废了的小路,把车开到了关门前,借着车灯打出的光线完成了当天的拍摄。带着意外收获的喜悦,我们再次上路,但最后没想到的是,还是再次遭遇到了堵车的烦恼,一晚上走走停停,直到第二天凌晨5时多才到达了我们原定的目的地,然后,来不及休息直接爬山,开始了一天紧张的拍摄。

讲一下长城的故事,偶遇长城岭的故事(4)

车灯下龙泉古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