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是评价肝功能好坏的黄金指标。转氨酶的正常值在0~40U/L之间,如果超过40,就算是转氨酶升高。40~80属轻度升高、80~200属中度升高、大于200就是重度升高了。

如果血检报告显示转氨酶偏高,不少人心里肯定会咯噔一下,"哎呀,看来我的肝出问题了呀"。如果转氨酶正常,心中的石头自然就会放下了。

但实际上,转氨酶的临床意义并非这么简单。下面,“问上医”就跟大家讲讲转氨酶偏高究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应对。

转氨酶偏高怎么降下来(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1)


转氨酶是什么?

肝脏是处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核心器官。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尤其是转氨酶。

转氨酶是一系列酶的总称。它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谷氨酰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这五种。

转氨酶并非只存在于肝脏。其他需要进行物质转换、能量代谢的器官中也普遍存在转氨酶。例如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脏、肝脏、肌肉、肾脏。

若各器官功能正常,这些酶绝大部分会被局限在细胞内部。因此血检时各转氨酶的下限都是零,不会出现转氨酶偏低的情况。而当器官遭受疾病,使得细胞膜功能不完整、无法再束缚对细胞有益的酶,导致转氨酶逃离入血,引起血检时转氨酶偏高。

转氨酶偏高怎么降下来(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2)


转氨酶偏高是否就意味着肝脏不健康?

不得不说,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都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因为,肝细胞因病毒感染、中毒、酗酒、脂肪代谢紊乱等原因受损,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

但是,转氨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损伤,以下3个原因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1)其他部位病变

转氨酶并非只有肝脏里才有,心脏、肌肉、肾脏等器官都有。如果这些部位发生了病变,也会有一部分的转氨酶入血,导致检查结果显示转氨酶偏高。

转氨酶偏高怎么降下来(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3)

(2)药物

氯丙嗪、某些碘胺药物和抗菌素(如四环素),即使治疗剂量也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此外,绝大部分的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都有一定的肝毒性,会引起转氨酶升高。

通常,药物导致的转氨酶升高是暂时的,可随药物逐渐耐受而消失。但如果长期如此,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药物。

(3)某些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像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熬夜等,也会导致的肝细胞结构异常和(或)功能障碍性疾病。这种肝损伤在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转氨酶偏高怎么降下来(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4)


转氨酶偏高,究竟该如何应对?

(1)进一步检查,排除疾病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有病理性的,也有非病理性的,只有明确了哪一种病因引起的,才可以对症治疗。

例如乙肝活动期、肝癌等,均可引起转氨酶的升高。发现这一问题后,做病毒DNA定量检测、肝组织的组织细胞病理学检查、甲胎蛋白(AFP)指标等后续检测,可判断到底是病毒性肝炎、肝癌还是短暂的单纯生理性转氨酶偏高。

一旦确诊为肝病,应及时就诊、定期随访。一般在用药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复查肝功能,以配合医生合理调整用药。

转氨酶偏高怎么降下来(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5)

(2)生活上要改变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