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网友对我的短文《奇谈怪论之“生产队是强迫解散,多数农民不愿包产到户。”(续)》的评论:如果“农民自愿,派工作组干啥?”

1962包产到户为何没实行(生产队是强迫解散)(1)

我一下子意识到,时代的变迁,各种条件的变化,很多以前很平常的事,现在对一些年轻人看来,就有些不可思议。

派工作组其实是六七十年代很平常事。

因为那时通讯很落后,上级的指示和正策都是以信函的形式发到基层,基层领会了上面的精神,制定具体的措施,对县、公社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后,然后集中基层干部传达,大事都是要派工作组下村进行落实,而且那时几乎村村都有驻队干部,其实就是起个上传下达和监督作用。

很多人可能以现在的通讯条件推测以前,认为只要网上发个文件,群里发个通知事就办了。

其实哪有这么简单,我86年参加工作,那时通乡镇的电话还没有直拨,还要通过人工转,县一级给乡镇(公社)下通知,都要派人去送,名曰送通知”。

所以那时只要是重要的事,都会派工作组,像解散生产队这么大的事,肯定要派工作组,这和生产队是不是强制解散没有关系。

因为解散生产队牵扯到的事非常多:

一是思想的转变。包产单干和以往的政策比起来,几乎是180度的转变,以前极力提防,批判的,现在要推广,不反复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没有上级的态度,基层谁也不敢冒险尝试。

小岗村农民偷偷搞包产到户签了生死状的,所以工作组通过传达文件精神,解除基层干部的后顾无忧是非常必要的。

二、解散生产队,那么牵扯到的一些公有财产的归属问题,哪些该分、哪些该留,都要有规定,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

三、生产队解散后,原来的生产队的一些义务转移到了户,比如提留征购问题,这些都要有规定,而且都要基层干部群众有明确的认识。

所以解散生产队这么大的事,不可能是上级下个通知,一个“解散”这么简单,即使社员、干部都非常赞同,也要有专门的工作组和驻队干部参与监督;无论大家是不是原意解散生产队,愿不愿意包产到户,都会有工作组参与。

1962包产到户为何没实行(生产队是强迫解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