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看到现在,说一下我对《庆余年》的感想,剧里的范闲怎么说呢,有勇有谋又幽默,他始终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身边他所爱的人,他的家人弟弟妹妹朋友还有婉儿。他很有原则和底线面对强权他不怕面对什么他都不怕,他只有一个希望就是不能伤害到他所爱和想保护的人。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1)

可以说这是范闲的底线,还有对待母亲叶轻眉,他很好奇又很敬重他知道自己不能像母亲那样,他只是个凡人,想过自己的生活,可谈何容易呢?这个世界只能逼迫他去做,要想活就得生,剧里的范闲让我看到这些让我很动容,剧里得每个人物都很鲜活就像从小说里活过来一样 ,在庆国里 谱写属于他们的故事,属于庆国的故事。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2)

说实话,我看庆余年小说的心路历程就是,前期越看越爱小范大人,后期越来越想把这大猪蹄子按在地上摩擦,你撩拨司理理和海棠朵朵就算了,居然还和战豆豆有了孩子,对他的好感度直接跌倒冰点,但是电视剧改编得很成功,把范闲这个角色调正了许多,原著看得我一直很压抑,直到范闲杀了庆帝,我才终于释怀。叶轻眉希望她的孩子无忧无虑地活着,可范闲最终还是踏上了复仇的道路,只因为他和叶轻眉是灵魂上最接近的人。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3)

而《庆余年》的世界也已经被叶轻眉的那封公开了,范闲不是穿越到庆国去的,而是一个实验者,他们也不是处于过去,而是处于未来,在原本人类文明遭遇劫难后,再次形成文明的人类,那么很多人就要问了,既然在庆国醒来的人不止一个,为什么范闲之前没人背过诗呢?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4)

这个也很好理解,剧版改编之后,叶轻眉及其他醒来的人,她们冰冻前所处的时代是在末日之前,那时候可能人们的全部心思已经在生存方面了,所以重科技、军事,轻文学。范闲植入的记忆大概是跟我们同时代的人,所以文学方面会更精通。

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行,比如千年出来一个,有可能是猿人时期教会了取火帮智人取得优势,也可能在史前时代建立了部落图腾,也可能是在青铜器时代确立了文字书写系统和政府结构。这些时候这些人应该没法理解诗的概念吧,范闲刚好赶上了时候,太早太晚都没人听他背诗,而且范闲能默写红楼梦,随便背百首诗不停顿,就算之前有人穿越,也没人能背这么多吧。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5)

《庆余年》最新剧情中,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朱格暴露自杀的那段剧情,原来他算是长公主的人,之所以说算是,那是因为朱格不是被长公主收买,只是长公主是朱格认为最适合在陈萍萍之后执掌监察院的人。其实早在监察院众人想要刺杀陈萍萍的时候,我就知道言若海在布局,是陈萍萍意让言若海鼓舞那些奸细动手的,要不言若海应该不能活着吧,监察院杀人还需要证据?认定就好了,只是言若海和陈萍萍演戏,把监察院里的细作全部一窝端了罢了,当然也是为了引出最大的细作,也就是朱格。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6)

朱格死前这几句话真是厉害,监察院要掌握在皇室手里,这个皇室还不能是有继承权的皇子,这个人还要生死陛下一言可定。除了长公主就只有范闲这个私生子了,朱哥要是早知道范闲的身份,就没这一出了。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7)

只能说朱格不是坏人,他只是不想监察院成为被人造反的工具而已,毕竟监察院收揽了天下大半精英,若是监察院想要在造反,无人可以阻挡。所以朱格想要让一个威胁不到皇帝的人执掌,且没有足够根基,长公主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他算是为了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努力吧。这里其实也体现了朱格这些皇权集中派跟陈萍萍的理念冲突,而这个冲突最后陈萍萍跟庆帝对峙时会被揭晓,监察院当年从创立开始,就不是为了维护皇权,而是用来监督皇帝的,只是被庆帝改成了一个四不像罢。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8)

庆余年朱格是好是坏(朱格是细作但不是坏人)(9)

而在朱格自杀的时候,陈萍萍给洪四庠说的那番话,感觉看到了他们二人的命运,我看到这里时候也是很难过,一语成谶的感觉,应该是编剧在埋伏笔,只是不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改。虽然这里是描写朱格不肯受此辱,但是陈萍萍用的是感同身受的方法来让洪公公放弃带朱格回京都,让其自我解决,所以可以看出他们在最后也都是有风骨的人。然而,陈萍萍最后却被执以最羞辱的酷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