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胀气要怎么办(新生儿胀气怎么办)(1)

宝宝胀气除了可能出现肚子鼓胀的情形外,另外食慾不振、呕吐、排便不顺等症状也会让宝宝感到不适。但宝宝胀气却又时常会发生,让妈咪既心疼又紧张,究竟宝宝胀气是如何产生?该如何居家照护?又该如何避免呢?希望经由专业人员的讲解后,能够让妈咪在面对宝宝胀气时能照顾的更加得心应手,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为什么会胀气?

宝宝胀气容易发生在刚出生~1.5岁之间,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消化道器官构造与生理功能皆尚未发育完全,另外如一些喂奶技巧不佳或宝宝的活动力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宝宝胀气的原因基本上可分为5点:

1.宝宝腹壁飢还很柔软且弹性佳,因此在腹部肌肉尚未发育成熟时,刚吃进去的食物就将宝宝的肚子往前撑的又圆又大且软软的。

2.宝宝主食是奶水及奶製品,有些宝宝可能会对乳糖有不耐的情形,而导致肠胃因过度产生气体而腹胀。

观察宝宝是否有胀气现象

可爱的宝宝肚子总是圆滚滚的,该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胀气现象呢?对此,刘文琪督导表示,如果宝宝活动力、排泄、饮食皆正常,肚子摸起来虽然大大的却很柔软,表示这是正常的。反之,若宝宝活动力低下、哭闹不安的厉害、食慾不振、排泄异常甚至出现呕吐情形,且触摸宝宝肚子后感觉硬邦邦的,轻敲肚子后发现出现咚咚的鼓音,则表示宝宝已经有了胀气现象。

宝宝一但有胀气情形就会感到不适,可能会因不适而哭闹,若妈咪发现宝宝肚子硬邦邦且哭闹持续15~30分鐘以上,建议应该立即送医,很可能是便便造成上肠胃道或下肠胃道堵塞,而导致胀气。

【小叮咛】

轻敲和触摸宝宝肚子的小撇步

在帮宝宝测试肚子是否出现鼓音时,并非直接以手指或手心直接拍打宝宝的腹部,而应将一手微微拢起(呈空心状),放在宝宝肚子上,并以另外一手的中指指尖轻敲拢起的手背顶端,若宝宝肚子发出咚咚声响则表示宝宝有胀气现象。

胀气是一种症状表现,有许多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胀气的现象,因此若怀疑宝宝胀气,且发现宝宝的声音经过轻敲之后出现含有空气的咚咚声或摸起来软软鬆鬆时,则表示为胀气;若声音听起来是很实在且浊的声音或触摸时呈现硬硬紧紧的感觉时,则可能为严重的腹胀,妈咪若无法分辨则应请专业医师替您辨别。

喂食器具要确认绝对乾净才能给宝宝使用喔!

医师指出,已经能够吃副食品的宝宝,可能会因为食物不洁,或是内含幽门桿菌、大肠桿菌,一旦吃进肚裡可能就会引发肠胃炎,若宝宝没办法上大号,则会因为粪便在肠道中存在太久而产气,进一步出现胀气现象,此时就必须给抗生素以予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或胀气若发生在新生儿或年纪较小的宝宝身上的话,通常都是因为喂食宝宝的器具没有消毒乾净,或是消毒用品本身就不乾净。别以为消毒用品不须经过消毒就会有抗菌功效,建议宝宝使用的消毒锅至少应每週仔细清洗一次,别让消毒用品裡头隐藏着水渍、污垢,反而变成培养细菌的大瘟床!

医师并进一步指出,除了肠胃发炎之外,其它如全身性的细菌感染如肺部发炎、败血症以及严重泌尿道感染的小朋友,都可能会以腹胀来表现,因此腹胀并非就是肠胃道的问题,其潜在的病因其实非常多,尤其是抵抗力差的宝宝更应注意细菌感染的可能。一般细菌感染宝宝通常会伴随着发烧、食慾不振及活动力明显下降等症状,可提供妈咪作为居家观察宝宝为单纯胀气还是与感染(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胀气有关。

宝宝胀气的治疗

医师表示,宝宝会出现胀气现象可以从物理性或疾病因素2方面探讨。会引起宝宝胀气的疾病因素有很多,首先要检查的是宝宝的腹部是否有肿块、肝脾肿大情形、肠胃发炎或肠阻塞等问题。医师会根据宝宝身体评估的结果,再佐以如血液、电解质、尿液、腹部超音波或照X光等等检查来评估造成宝宝胀气的原因,然后再给予妥善的治疗。

如果是因为便秘使得宝宝胀气,则会先帮宝宝做灌肠的动作;若为细菌感染引起的胀气,则会对症下药,例如给一些消化剂用药、排气药物或抗生素等等。

新生儿胀气要怎么办(新生儿胀气怎么办)(2)

宝宝须送医治疗的状况:

1.宝宝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

2.触摸宝宝肚子时发现有硬块。

3.宝宝伴随着发烧、食慾不振、呕吐、腹泻及活动力明显下降等症状。

居家照护胀气宝宝

宝宝胀气在婴幼儿时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妈咪应该对此现象及症状有所了解,才不会在遇到事情发生时一阵手忙脚乱。当宝宝有胀气现象时,妈咪在家中可以做哪些动作,协助宝宝症状减轻呢?刘文琪督导与医师皆建议妈咪,妈咪可以让宝宝躺右侧卧的姿势,或是抱起宝宝、转动他的姿势、牵着宝宝的手带她稍微活动一下,也都能够帮助排气。另外,从解剖构造来看,宝宝的腹部顺序是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必须顺时鐘的进行腹部按摩。

1.妈咪必须运用指腹,轻轻地替宝宝进行顺时钟的“环形按摩”。

2.若在按摩过程中感觉到腹部较硬的地方,应请专业医师判断是粪便或是肿块,不可强行揉压或推挤该处,避免宝宝受伤。

3.环形按摩进行10~15次即可。

医师并指出,妈咪应先以安抚宝宝为主,建议可用温热(约38℃~42℃)的毛巾热敷宝宝的腹部。若妈咪在执行按摩的过程无法改善宝宝胀气或仍哭闹不安的时候,则建议妈咪应赶紧带着宝宝到医院检查,详细诊断胀气、哭闹的原因。

大部份的宝宝若只是单纯腹胀的话,一般只会偶尔的哭闹、打嗝而不会持续哭闹,因此当宝宝的情绪无法被安抚下来时,很有可能是因为严重的因素导致宝宝的不适与腹胀!

以前长辈会建议如果宝宝有胀气、腹痛现象,都可以擦一些药局即可购得的成药来擦拭,但事实上这些成药对宝宝都含有刺激性成份,同时也无法预料到宝宝擦了这些药之后究竟是会好转或是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症状。因此希望家长在发现宝宝有不明原因的哭闹,或是严重胀气、便秘的问题,都应赶紧到医院检查、治疗,避免使用成药。

【医师小叮咛】

医师表示,宝宝胀气是颇常见的现象,多数的情况都是能在居家照护就能获得改善,因此妈咪可到院索取卫教单或是询问专业护理人员,许多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能避免宝宝胀气的发生。

譬如奶嘴。建议4个月大以前的宝宝应使用洞口较小,空气不易进入的圆形洞口的奶嘴;4个月大以后的宝宝则建议使用十字口型奶嘴。另外还须观察奶瓶洞口的大小与牛奶的滴数(建议一秒滴两滴的速度),若不适中,就会造成宝宝胀气。

避免宝宝胀气7要诀

1.瓶喂的宝宝须注意喂食器具是否有清洁、消毒的相当彻底。

2.瓶喂的宝宝也应避免让宝宝自己拿着喝,除了因为容易喝到空气引起胀气外,同时也很容易发生意外。

3.副食品的选择应渐进式的给予且谨慎选择食物内容。

4.当宝宝进入副食品阶段,应让宝宝充分撤取富含纤维质的食物。

5.6个月以后的宝宝,应给予充足的水分。

6.让宝宝养成适度适量的游戏、活动,帮助肠胃蠕动与消化循环系统更顺畅。

7.减少摄取产气类的食物,如豆类、奶类。1岁以下主食仍是牛奶的宝宝,则建议将奶粉比例减半,或是选用防胀气的奶粉。

结论

宝宝胀气其实相当常见,妈咪不用太紧张喔,只要妈咪细心照顾且遵照专业医师及护理人员给的建议,宝宝一定能够很快地变恢復以往健康活泼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