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癸酉本的结局里,元妃竟然带兵出征,又遭奸人诬陷通敌而被处斩。书中是隐晦地写她被凌迟,没有直接用这个字眼。先是说贾政梦见元春哭诉,让父母赶紧逃命(印证曲子里那句‘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须要退步抽身早!’)。后来又通过春燕与何婆的眼睛看到了元春被带到法场的一幕。

红楼梦各版元春省亲 元春效仿花木兰带兵出征靠不靠谱(1)

很多人难以接受这样的情节。

一是不能接受一个后宫妃子带兵出征,觉得太荒唐。

二是不能接受元春被凌迟,人们宁愿相信她死于宫斗。

我来谈谈这两个问题的个人看法。

第一个问题,妃子带兵,说稀奇,也不稀奇。且不说古有花木兰出征,梁红玉抗金,就是明朝也有女将军,比如那个来勤王并受到崇祯亲自嘉奖的女将军秦良玉。就是在《红楼梦》里,就说了个女将军林四娘。就是在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姽婳将军林四娘是历史上却又其人,她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贾政给儿女们说林四娘的故事,让他们写姽婳词,用意很明显,就是希望他们在面对国难家难时,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都能像林四娘那样挺身而出。 同时这也是让读者先有个准备,免得后面突然写元妃带兵,读者会感到太突兀。 你看林四娘出身贫贱,只是个王妃,都能带兵保家御敌,元春是皇妃,带兵又有什么不可以?

红楼梦各版元春省亲 元春效仿花木兰带兵出征靠不靠谱(2)

当然这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家不能接受元春隐喻袁崇焕,认为袁崇焕就是汉奸,明朝的遗老,红楼梦的作者,不可能对袁崇焕有那么高的评价。 确实,在崇祯活着的时候,袁崇焕确实是被钉在耻辱柱上,但《红楼梦》写作时,明朝已经灭亡,崇祯早已殉国,袁崇焕也在南明弘光帝时被平反,在这个时候,遗民们对袁崇焕有重新认识和判断,这很正常。并不是等到乾隆将袁崇焕捧上去后,汉人才重新评价袁崇焕的。

至于满清用反间计让崇祯杀了袁崇焕,在当时崇祯未必知道是计,但到红楼梦写作时代,人们已经知道了,并不是到乾隆时期才知道的。至于修《明史》,也是分了几个阶段,最早是在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如果红楼梦的作者真是吴梅村,那修明史的人员很多是他的好友、学生。《明史》对袁崇焕的重新评价,并非源自乾隆皇帝,只不过乾隆将袁崇焕抬得很高而已。

所以,我始终认为,想要读懂红楼梦必须要先读《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