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到皮影戏,今天来说说与它较为相似的一个戏剧种类——木偶戏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同皮影戏一样,由表演者在幕后一边操纵主体道具,一边伴着配乐进行演唱。

而不同之处除了主体道具木偶与皮影的区别外,

皮影戏是借光将皮影人物投射在幕布上,木偶戏则无需此举,只需将木偶人物直接置于布景之中表演即可。

皮影戏精选观赏(华夏风范皮影戏的)(1)

关于木偶戏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尚有争议,

从少量的文字记载来看,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不过早时还称“傀儡”

多数人认为,木偶艺术源于“俑”,并且从目前已出土的木俑,包括乐俑、歌舞俑等来看,

可以证实的是,木偶经历了从工艺到表演、从用于丧葬到用作娱乐的变化过程。

木偶表演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不仅因为木偶造型精美,道具制作精细,

更因为表演者常常与木偶人合而为一,让观众身临其境,沉浸其中。

皮影戏精选观赏(华夏风范皮影戏的)(2)

依据木偶制作手艺和演员操纵方式等差异,木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托棍木偶

又称“杖头木偶”,表演时举起木偶,通过操纵木偶头部和手部的杆子让木偶人活动起来。

这个种类在中国木偶市场中可以说占据半壁江山,流传分布之广,遍布中国东西南北。

各地木偶的规格也有较大差异,从8寸至人高不等。

托棍木偶造型塑造极为自由,整体观感更为良好,突破了传统造型局限,

更符合时代进步的需要和生动表演的需求,这对剧目的开拓和表演的精进来讲意义重大。

皮影戏精选观赏(华夏风范皮影戏的)(3)

提线木偶

又称“线偶”或“线戏”,也叫“悬丝木偶”,旧称“悬丝傀儡”,通常身高两尺。

因木偶身内有机关设置,所以提线木偶表情丰富,表演起来细腻传神、妙趣横生。

皮影戏精选观赏(华夏风范皮影戏的)(4)

铁枝木偶

据说源于皮影戏,潮汕人称其“纸影戏”,身高通常为1到1.5尺。

头部用彩泥塑制,躯干和足部用木,手部用纸,操纵杆则是铁丝竹柄,结构独特,形象规整。

皮影戏精选观赏(华夏风范皮影戏的)(5)

布袋木偶

又称“手套木偶”,或“掌中木偶”,身高通常为0.27米或0.40米。

头部和躯干均为中空布袋,由演员将手伸入其中,

五指撑起头部及手臂,手掌则作为躯体,

足部任其自然摆动,亦可用另一只手进行拨动。

此类木偶剧目以传统、现代、神话、童话题材为多。

皮影戏精选观赏(华夏风范皮影戏的)(6)

现代木偶艺术以福建和陕西分布最多,在基本形式统一之下,各地又都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也衍生出多种不同流派。

虽然在现代各式精彩繁杂的艺术表演形式的冲击之下,

木偶艺术面临传承困境,但其蕴藏的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思想财富,却许久从未变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