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张三丰挑着两个铁桶上了武当山,他在山中寻觅到一处岩穴,饥食野果,渴饮山泉,闲来便孜孜不倦参悟‘九阳神功’心法,十余年内功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张君宝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

武功初成以后,张三丰便下山了,开始了他的成名之路,在《笑傲江湖》里有这样一段话——【他知三丰祖师到晚年时剑术如神,轻易已不使剑,即使迫不得已与人动手,也只用寻常铁剑、木剑,这柄“真武剑”是他中年时所用的兵刃,扫荡群邪,威震江湖,是一口极锋锐的利器。

张三丰和白眉鹰王的战斗(张三丰要与此人交手)(1)

金庸小说里,任何一个时代武林中都会涌现一大批高手,任何一个武林时代也都会出现多位邪魔外道。《天龙》时代有丁春秋、四大恶人等;《射雕》时代有欧阳锋、裘千仞等人;《神雕》时代有金轮法王、尹克西、潇湘子、尼摩星等人;《倚天》时代明教一大批高手在武林人士眼里都是妖魔鬼怪;《笑傲江湖》更多,岳不群、左冷禅、东方不败、任我行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所以从“扫荡群邪”四字,便足以明白,中年时期的张三丰,武功应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七十多岁后,张三丰武功真正大成,此后他便极少在江湖上与人动手——【张三丰成名垂七十年,当年跟他动过手的人已死得干干净净,世上再无一人。他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流传各种各样神奇的传说而已,除他嫡传的七名弟子之外,谁也没亲眼见过。】以至于后来的武林人士始终不知张三丰的武功到底有多高,甚至连少林寺空性神僧这样不中用的人都敢挑战张三丰,实在可笑。

张三丰和白眉鹰王的战斗(张三丰要与此人交手)(2)

或许正因张三丰始终没有显露自己的绝艺,所以他被人低估了,比如白眉鹰王殷天正。当日赵敏率领手下攻打武当派,张三丰事前被人偷袭,受了重伤,此时武当没人,为了保护武当名声不被赵敏玷污,张三丰不得已接受了赵敏手下的挑战,张三丰心中是有把握的,然而他身边的白眉鹰王却很担心他,原因如下——【殷天正心想:“原来张真人曾受伤呕血,却不知是为何人所伤。他就算不伤,这么大的年纪,怎能跟这等人比拼拳脚?瞧此人武功,纯是刚猛一路,且让我来接他的。”

白眉鹰王想的也没错,现实世界里,百岁老人恐怕连路都走不动了,更何况跟人比武?金庸先生写的是武侠小说,而不是仙侠作品,一个人武功再高,也得面对生老病死四大苦,张三丰一个百岁老人又怎能和年轻人相提并论?万一被活活打死,那张三丰的一世英名岂不付诸流水?比如张无忌——【再则太师父一百多岁的年纪,武学修为虽已炉火纯青,究竟年纪衰迈,若有失闪,如何是好?”

所以白眉鹰王的想法没有错。

张三丰和白眉鹰王的战斗(张三丰要与此人交手)(3)

历史上的张三丰已被人们神化,有人说他活了几百岁,也有人认为张三丰羽化成仙了,当然,世上本就没有了鬼神,一切都是人为臆测。金庸小说里也不允许存在鬼神灵异的事情,所以他曾将连载版中的玉面火猴给删除了,为何?此物太过灵异。

张三丰武功很高,但也仅仅只是一介凡人而已,金庸先生在谈论王重阳的奇异事件时,就曾向读者透露过自己的想法——【碑文中叙述王重阳许多稀奇古怪的事迹,自然不可尽信,喝斥飞岩、口嚼瓦石、堕海不溺、掷伞飞行等等,或许是他显示一些武功,而传闻者加以夸大。人家说他内功深厚,不必大小便,他即刻在官府衙门前大小便,作风十分幽默。

张三丰和白眉鹰王的战斗(张三丰要与此人交手)(4)

在金庸心中,王重阳是武人,他的奇异本领也都是因为他武功高强所致,同理,张三丰也是一样,人们称张三丰高寿,或许是因为他内功深厚,而传闻之人加以夸大罢了。小说中金老先生也刻意将张三丰“凡人化”,比如他医治不了张无忌的寒毒,比如他救不了张翠山的性命,比如他被刚相偷袭身受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