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城创始人王振华因猥亵儿童罪仅被判刑五年,且其辩护律师依然要做无罪辩护的消息激怒了很多人,而已逐渐从“热搜”中消失的“鲍毓明性侵养女”案却依然扑朔迷离。

与前一个案件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后一案件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度:必须承认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女之间相互的“角力”,有时是很微妙的。或许是为了所谓的平衡客观,在某知名媒体的报道中,就将“鲍毓明案”中的养女形容为一个洛丽塔式的“不完美受害人”:任性、乖张,且有很强的依赖性。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在1953年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写的这部长篇小说中,书名、第一个词以及最后一个词都是“洛丽塔”。自此,文学史以及随后的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女性形象之一诞生。

关于洛丽塔的那些事(我们都误解她了)(1)

但事实上,洛丽塔只是男主人公亨伯特对女主人公的专有称呼,因为“有诗意、念起来欢快又小巧可爱”。而女孩本名叫多洛雷斯·黑兹,名字里有玫瑰和眼泪的含义。

这也揭示出“洛丽塔”从来都是一个中年男子自己凝视、想象与回忆的“产物”,但吊诡的是,无论是其原著,还是后来改编的电影,却都将洛丽塔固化成了一个年轻、可爱又早熟,充满诱惑力,又有点危险的形象。

关于洛丽塔的那些事(我们都误解她了)(2)

其实,纳博科夫曾反对将洛丽塔进行任何的视觉化,甚至坚决拒绝其封面出现任何形式的小女孩形象。但在《洛丽塔》成为畅销书后,很多版本都违背了作者的初衷。而其改编的电影,1962年和1997年版本更将戴着红色墨镜、舔着棒棒糖,或戴着牙套、穿着露脐装的洛丽塔变成了流行符号。

关于洛丽塔的那些事(我们都误解她了)(3)

虽然1962年的库布里克版只保留了原著的某些片段,但某种程度上,这一版可能反而更接近原作者纳博科夫的本意:比起中年男子与小女孩的不伦恋,这版更想展示的是个人的疯狂、欲望带来的毁灭。

关于洛丽塔的那些事(我们都误解她了)(4)

而1997年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的版本则滑向了暧昧的抒情风:男主人公亨伯特成了一位帅气,在爱情中患得患失的可怜男人——这样的改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却也更加肤浅和庸俗。

关于洛丽塔的那些事(我们都误解她了)(5)

要知道,《洛丽塔》从来都不是一个爱情故事,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中,女主人公本质上都只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无论是男主人公还是读者和观众,都一点也不知道,也不想了解这个总是说着幼稚的陈词滥调的女孩真正的心思。

而两版电影中扮演洛丽塔的演员似乎也悲剧式地沾染上了和角色相似的命运。

去年12月刚刚去世的苏·莱昂在1962年版海报中的14岁少女形象至今深入人心,并让她随后始终无法摆脱“性符号”的标签。其感情生活也不顺遂,从17岁开始共有过五次婚姻,包括一次当时在好莱坞并不被接受的“黑白通婚”,以及一次争议更大的与一个因二级谋杀和抢劫罪而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的婚姻。“我个人的毁灭可以追溯到《洛丽塔》。”她曾直言不讳地说。

关于洛丽塔的那些事(我们都误解她了)(6)

而1997年版的“洛丽塔”多米尼克·斯温,更是似乎一生都活在了这个角色里无法走出。这个九岁就进入娱乐圈的女孩,试镜时就在努力获得年长男性的注意,本人也总是显得狂躁、容易分心,和缺失了母亲的洛丽塔一样总是陷入焦虑。

而如莱昂一样,《洛丽塔》之后,斯温也没获得想要的名气,而是逐渐沦为一个B级片演员。甚至至今,她还像15岁演洛丽塔时一样,时不时把头发绑成两根麻花辫盘在头上,不想或不能“长大”。

关于洛丽塔的那些事(我们都误解她了)(7)

无论是小说还是银幕内外,必须意识到,哪怕外表多么早熟,洛丽塔始终是一个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小女孩。而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后,洛丽塔式的悲剧仍在不断重演,围绕洛丽塔的争议、误解与伤害也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