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和后驱的区域优势区别(浅谈前驱后驱的优缺点与应用)(1)

在汽车工业发达的今天,日系车、美系车、德系车、韩系车、国产车都百花齐放,用户在选购时的选择也非常的丰富,当国产锐志最后一辆下线的那一刻,代表着V6后驱B级车时代的落幕,那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前驱和后驱都有什么优缺点,前驱车又为何普及开来?

文章共计1500字,阅读时间6分钟,由“纯粹想开法拉利”原创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前驱和后驱的区域优势区别(浅谈前驱后驱的优缺点与应用)(2)

雪铁龙12号 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前驱车

前驱和后驱的区域优势区别(浅谈前驱后驱的优缺点与应用)(3)

1935年生产的奥迪225 Front敞篷轿跑车

前轮驱动的优缺点:

前驱和后驱的区域优势区别(浅谈前驱后驱的优缺点与应用)(4)

前驱车布局

前驱和后驱的区域优势区别(浅谈前驱后驱的优缺点与应用)(5)

1899年 潘哈德Type A1 首款采用前置后驱结构的轿车

后轮驱动的优缺点:

前驱和后驱的区域优势区别(浅谈前驱后驱的优缺点与应用)(6)

后驱车布局

前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民用车制造商当中流行开来,是汽车工业进步的标识。因传动系统和后驱车不同,车辆零件小而集中,这样汽车的其他系统比如:制动系统、油路系统、排气系统就能布置在车辆下方,那以前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在后驱车的时代,想要设计横置发动机,在设计和制造上有很多困难,还会增加成本。横置发动机需要设计精密、紧凑,在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大难题,紧靠人类一敲脑壳就想出来好点子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真有人一敲脑壳想出来点子,依靠当时的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也是不太可能的,当时制造水平低,车辆维修率高,在很多情况下,车子要经常维修,紧凑型发动机零件本身就密集,有时候需要要拆很多很多东西才能找到需要维修的零件部位,所以在制造业没有达到标准时前轮驱动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前轮驱动依靠自己本身优质的布局和较低制造成本,依靠日益先进的制造业,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