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特色文旅规划(文旅桂林行荔浦)(1)

广西桂林华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一角。

红网时刻4月27日讯(记者 汪衡 通讯员 樊成甫)“今年3月,荔浦市安排3000多万元对20多个类别和15名优秀企业家进行奖励。”4月21日,广西桂林华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来访者讲起当地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洋溢了一脸笑容。

近年来,荔浦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部署,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营商环境,成功打造“工业沃土”,建成自治区级A类产业园区荔浦工业集中区,创建了小微企业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等“双创”产业孵化基地,先后赢得国家、自治区和桂林市许多荣誉,同时也被桂林市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工业强县”之一。

这个一不沿海、二不靠边、三不通高铁的县级市,如何取得骄人业绩。为此,建党百年·2021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文旅桂林行”采访团走访该市有关企业,对该市“无中生有”“有种出新”“薪火相传”壮大衣架航母进行了采访,用镜头和笔头探寻了其中的答案。

“无中生有”,集聚产业补齐链条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荔浦市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经过30多年不懈努力,该市民营企业从不足10家发展到650多家,规上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61家,从最初的木衣架加工、食品加工、小五金制造等小工业格局,发展成以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个“百亿元产业”为目标的新型工业格局。

以衣架产业为例,荔浦的衣架行业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产生,当时面临着“无生产衣架所需木材资源、无制作衣架技术、无运输成品衣架交通条件”的三无状况,但荔浦认准了“小衣架能做大文章”这一产业方向,通过购进各地木材作为原材料、组织外出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开辟交通运输专线等措施,衣架产业在荔浦迅速兴起并形成集聚效应。同时为打破“资源”瓶颈,通过多年探索创新,目前衣架企业已可生产除木衣架以外的竹制衣架、铁艺衣架、浸塑衣架、布艺衣架、铅合金衣架、植绒衣架、橡塑衣架等13个系列共3000多个品种,参与起草发布了8个衣架系列的行业标准,填补了衣架产品国家标准的空白。时至今日,荔浦有着“中国衣架之都”称号,年产衣架40亿支,行业工业产值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光电科技是荔浦“无中生有”的又一新兴产业,围绕延长光电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链,主动到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打造区域产业链完整的高端技术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荔浦市累计引进新兴项目30多个,总投资60多亿元,培育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4个,其中美亚迪引进上下游企业15家,快速形成了光电全产业链条。

“有中出新”,创新模式转型升级

在荔浦工业发展初期,属地管辖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荔浦大胆提出“县(市)内无乡界”的发展模式,对各乡镇发展工业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一举兴起荔浦民营经济发展热潮。

进入新时代,荔浦市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有中出新”之路,致力于打造更多的能够引领荔浦工业发展的“月亮型”企业,结合荔浦实际,实施工业发展五大模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接二连三”,运用“工业 ”的发展思路,引导企业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推动新型工业与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如桂林丰润莱公司根据“工业 农业 旅游”的发展思路,打造现代化工业旅游景点,成功开拓了公司产品的销售市场。二是“技改创新”,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两化”融合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引进新设备、应用新工艺,实现了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如裕祥公司通过扩大自动化生产线和加强机械化、智能化应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化解了招工用工难题。三是“招大引强”,加快引进和发展生物提取、新能源、光电产业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出“月亮引领,繁星闪烁”的荔浦企业发展新格局。四是“巧借东风”,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和力量来充实壮大本地企业,打破本地企业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提高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也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如爱明生态公司与广西农投集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增资扩股”战略合作,成为广西农投集团控股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五是“增资扩产”。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生产投资,适时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智仁食品公司逐年加大企业投资,通过增资扩产推动公司不断壮大。

在不断创新中,荔浦企业先后被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自治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西荔浦现代家居制品轻工园”“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特色小微企业示范园”“桂林市推进工业振兴先进集体”等荣誉。

“薪火相传”,提升服务优化环境

长期以来,荔浦市委、市政府“薪火相传”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和引进资金类政策达400多个,形成了一整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其中包括“超亿过千”工程、小微企业上台阶奖励办法、土地先借后用办法、标准厂房补贴办法、税收实得部分返还办法等等,涉及对企业从土地、厂房到流动资金、机械设备购进等各环节、各方面的支持。

筹措资金、引进人才支持企业发展是荔浦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荔浦市财政连续5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奖励在产业转型升级、技改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突出的企业;全市60多家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网点,融资政策灵活多样,为企业争取贷款近60亿元;筹建首期规模1亿元的“科创基金”,成立荔浦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和荔浦科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引进博士以上等高端人才精英10余名。构建荔浦特有的“官员当保姆、老板评干部”清新型政商关系,出台了《四家班子领导跟踪服务工业企业工作方案》,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定时由企业家对领导和部门进行评价,纳入绩效考评。开展园区企业投资项目“双容双承诺”落地改革。荔浦市还先后成立工业发展协调服务领导小组,规范零星小作坊、小加工点工作领导小组、破产企业闲置厂房资产处置领导小组等协调机构,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走好“三步曲”让荔浦市工业发展蹄疾步稳,有效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十三五”期间,荔浦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民营企业上交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5%以上。2020年全市电商销售额达20.6亿元,其中工业品电商销售额达9.8亿元,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9.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5%、企业技改投资增长6.8%,新增规模企业15家。该市正加快实现三个“百亿元产业”和园区“三个百亿元工程”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