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除去朝代不明显的《连城诀》、《白马啸西风》、《侠客行》,从春秋到晚清,悠悠两千年的历史就在这11本书中一带而过。从越女剑阿青“你为甚么杀我山羊?”的不愤慨到雪山飞狐中这一刀砍是不砍的疑问,构成了金庸小说的时间简史。

番外:上一期我们讲到越女剑的故事。在金庸小说时间史中,下一篇就到了北宋末的《天龙八部》了。悠悠中华1500多年的时间在金庸史上一笔点过,这一看金老爷子思维跳跃性也是够大的。其实不然,在这1500年中出现了许多金庸武侠其他的线索。公元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从此少林七十二绝技藏于藏金阁中,成了多少江湖中人的向往,“天下武功源于少林”这一说法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公元694年,明教从波斯传入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大BOSS方腊就是利用明教起义,后来张无忌统一明教,朱元璋利用明教建明朝,那是后面的故事暂且不表。

公元877年,丐帮建立。丐帮以极快的速度扩张,最终成为天下第一大帮。丐帮两大绝技打狗棍法和降龙二十八掌闻名江湖,乔峰(改的时候确实是叫这个)嫌二十八掌过于繁琐,于是改为十八掌,从此为誉为“天下第一神功”。天龙八部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天龙八部——先出一个数学题,一个书店老板买了10套金庸全集,每套14本,每天售出10本,请问老板几天后需要去进下一次货?

14天?错了,答案是4天,因为每售出10本书中就有3本是《天龙八部》。这是一部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兄弟豪情;这是一部构架宏伟,气势磅礴的历史通则;这是一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江湖情仇;这是一部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的佛家物语。

故事以人物为线索,分为了三条主线。其中通过汉人乔峰变成契丹人萧峰的故事讲述了江湖的勾心斗角,世态炎凉,如同一部悬疑剧步步惊心。再通过契丹人萧峰之眼横贯了北宋末年宋辽相争,金国崛起的历史。耶律宏基、完颜阿骨打等一代历史风流人物指点江山,千军万马下燕云十八骑踏过,从南走到北,从白走到黑,躲不开战争找不到故乡,留下塞外牧羊空许约的遗憾,最终以死祭奠天下的和平。于此同时,大文豪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境界如何,自此以后,大英雄岳武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又是为了哪般?怎奈历史不遂人愿,辽国灭亡后金国迅速崛起,使北宋直把杭州作汴州,再后来蒙古吞金灭宋,辽宋百姓仍未躲过一场浩劫。殊不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历史的车轮向前,何为推进何为阻挡各有说法,真正侠客只是在风雨飘摇中做着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任后人书写功过三分。

同时通过小和尚虚竹的故事讲述另一篇江湖,这个江湖远在苍山中,伫立雪峰上,是一个无关历史的纯正的江湖,而虚竹恰如偶入桃花林的武陵人,闯入这个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组织,机缘巧合下陆续遇见“逍遥三老”,卷入一片江湖的正邪,门派的冤仇中。随后被逼颠覆了自己固守了20余年的信仰,得知了自己不平凡的 生事,自此成为逍遥掌门虚竹子。有人说虚竹是本书最幸运的人物,迷迷糊糊得到了绝世武功和白富美,可谓人生赢家;有人却说虚竹是最不幸的,人生总是在失败中度过,所有的事情最终都有违初衷。大眼觉得所谓幸福就是你想要苹果的时候得到了苹果,所谓不幸就是你想要苹果的时候却得到了鸭梨,所谓失败就是你想要苹果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得到。命运总是在和虚竹开着一个个小玩笑,本是菩提座下人,阴差阳错投李门;原本不伤一草木,背负血债刃仇人;恪守清规二十载,冰窖一夜入凡尘;淡泊名利无大志,误闯西夏驸马成。就像近代的中国,先进取代落后本是无可厚非,可是用洋枪火炮开的国门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虚竹虽然没有得到苹果,好歹还是收获了鸭梨。只是啃着这个梨子的时候,会不会还去留念那个苹果的味道。

再通过对大理王子的奇幻漂流将历史的江湖和苍山的江湖结合起来,使整个江湖的武侠世界变得无比宏伟。先是莫名其妙的卷入了与妹妹们相爱相杀的情仇史,引出一段段其父的风流往事。随后误食莽牯朱蛤百毒不侵,又在山洞偶遇神仙姐姐雕像,学会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与逍遥派结下不解之缘,并同时拥有逃命、抗毒、吸取内力三大功效,从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萧峰的武功来自那99%的努力,虚竹的武功来自那不可多得的1%的运气,那么段誉就是二者的结合体,无怪熟读各类武功的王语嫣会说到“到得将来,武功天下第一的,多半便是这位段公子了”。随后在机缘巧合下学到段式绝技六脉神剑,被鸠摩智带走环游江湖,还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当然也是自己的妹妹),开始了贯穿全书的追女攻略。这里大眼不得不插上一句,在连载版和三联版中,段誉最终都抱得女神归,可是在新修版中,最终王语嫣却回到了慕容复身边,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大眼猜测,在书写天龙一书时,时在长城电影的查先生正苦恋演员夏梦,于是乎不知不觉中把夏梦写成了王语嫣,把自己写成了段誉,把整书的追女攻略写成了自己的苦情史,直至天龙完结,依然放不下这段感情,只愿在虚构中执子之手。在新修版中,此时的夏梦已嫁作人妇,金庸也有了自己的生活,追思自己的少年,该释怀的终该释怀,求不来的终求不来。也许所谓放不下就是看着你走上火车,还要日送它离开,热泪盈眶的追寻它的身影消逝在天际,听述它的回响,便是你说话的声音;所谓放下,就是将车票放在你手,头也不回的离去。

最终三条主线汇聚一点,成为金庸最精彩的角斗场(可能没有之一)“少室山之战”,才发现所有的铺情节都是为这一场大战铺垫,所有的都是为这一场大战造势,都是为这一场大战发帖。天龙的武功种类极多,武功层次清晰,光是缥缈峰灵鹫宫下属72岛36洞就够寥寥书写个数万字。刚出场的左子穆和辛双清咋一看一代宗师模样,少室山下,却只是两个吹鼓呐喊的喽啰;星宿老仙,看似法力无边,在已去的“逍遥三老”面前也只是一个小辈;丐帮、少林两大门派,只能成为这一场大战的观众。这里有降龙十八掌刚正强猛,这里有天山折梅手轻灵飘逸,这里有六脉神剑迅疾断然,有化功大法阴毒险恶,有斗转星移神出鬼没。最终战罢,真相大白之后“天龙四绝”对垒藏金阁,却引出连作者都无法解释的大BUG——扫地神僧。他以佛法化解武功,以慈悲点化冤仇,道出“侠”的真谛,“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才能练得越多”,只有以慈悲之心学武,才能练出最强的武功,只有胸怀天下,才能成为天下第一。最后智者得道,侠者顿悟,愚者执迷,大家各奔前程,也算是为本场大战画上句号,也为各人的结局做下铺垫。

这个时代的“侠”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有萧峰这种为国为民的侠,也有着段誉这种淡泊名利的侠,有着鸠摩智这种痴迷武功的侠,也有着慕容复这种野心天下的侠。这种侠已经从之前依附于政客的单一化形式中解放了出来,其目的性不再是为知己者死,而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做着自己想做或者该做的事情。在情感上,这个时代的侠已经超出了感性的认识,从而转变为对这个江湖(社会)理性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一定的人格追求。侠发展到这个时代,就已经是百家争鸣了,最后北萧峰成墓,南慕容变疯,作者也没有给出侠的统一定义。

当那首《难念的经》再次响起的时候,画面里的是沸腾的青春和热爱武侠的我们。

历代雪山飞狐主角(大眼看武侠从越女剑到雪山飞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