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美团赴港上市,引发全民关注。开盘后股价一路上涨,超过4000亿港币,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美团已经跻身中国互联网TOP5阵营,同时也是该阵营中最年轻的企业。

今时今日美团的光鲜众所周知,不过今天我更想聊聊美团的过去。所以,如题这是一篇“整合过往”的文章。整合的内容来自2010--2018过去8年期间,我和我的同事对美团长期关注、探访、报道分析的内容。

美团为什么还能上市(美团上市6个过往碎片)(1)

在过往8年中,我写的有关美团的文章超过50篇,拍摄的图片也超过1000张以上,从中间找出一些有意思的点滴碎片,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碎片一:美团如果成不了团购第一 天理难容

2011年初王慧文(备注:美团联合创始人)邀请速途网做客美团,担当了大半天讲解员。当时有个细节让我至今感触颇深:彼时团购网站座次没有定下,前几名纷纷拿到了巨额融资,很多团购网站的老板都忘乎所以,开始奢侈的享受人生或者四处演讲,唯独美团网的CEO王兴能静下心来,和普通员工一起坐在一个大开间里,没有自己的办公室,顶个光头在那儿辛劳的敲着键盘,工作不休。

我当时说了一句话:如果几年后,美团网成不了中国最大的团购网站,天理难容!后来,到了2014年,美团网一个月的销量,比第二、第三、第四名加起来还多”。

碎片二:观点激辩 团购如何过冬

2011年11月30日下午,速途专栏携手团购网站美团网共同开展主题为“团购寒冬探营美团网”活动,美团网市场总监谭晨辉、速途专栏主编丁道师(备注:本文作者)及速途栏作家城宇、宗宁、独孤依风、张小湖、沈志勇、虚子雨、姜中介、姬宪恒、袁野等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展开深入讨论。

在活动上大家提出很多前瞻性的观点,若干年后都实现了。我简单从当时的报道中,摘录几条:

美团为什么还能上市(美团上市6个过往碎片)(2)

谭晨辉:团购网站的关键是如何把商家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对接起来,美团网崇尚技术驱动而非人海战术。

丁道师:随着一大批团购网站的倒闭,中国团购市场将会逐步由以往的“拼价格”向“拼服务”转变,未来团购网站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上来。

宗宁(万能的大熊):未来团购行业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出改进:1、团购企业要有一些落地的东西,比如商家合作专区,有实体支撑借以保证服务质量;2、反向推广的可能,商户与团购网站共促流量,客户端与商户端加强支撑。

碎片三: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成长的美团

2013年8月,美团单月销售额突破了17亿元,震惊业界。随即在9月份,我又一次来到美团新总部(当时美团总部其实有好几个办公场所,远非2011年可比),进行实地探营走访。

在探营中,震撼于美团流水数据的同时,更对其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成长做出的工作,忍不住手工点赞。除了各种健身器材、活动室、休息室等硬件一应俱全以外,当时美团就有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还经常联动外地员工和总部员工头脑风暴共同成长。当时美团还制作了富含企业文化元素的很多礼品,节假日往往会有额外惊喜。

美团其实更早之前就开始注重员工的文化建设和成长(成长不仅仅是能力成长,更是财富成长),早在2011年末,美团开始执行全员持股计划。期权发放的数量为每人500股,每股行权价为0.96美元。当时美团大概有2000员工,时至今日我当初认识的一些人依然还在美团工作,想必他们已经财富自由了,几万块钱的月薪只是零花钱了吧。苟富贵,勿相忘。

碎片四:美团网和饿了么的员工打架不是一件小事!

2014年,9月25日,美团外卖员工被2名饿了么员工打伤。饿了么创始人称,7月7日,饿了么3员工被美团30多人群殴。双方各执一词,美团网则回应,6月7日、9月21日饿了么员工曾多次对美团外卖员工动手。

我当时撰文分析称,互联网相比中国其他传统行业算最干净、最安全、最平和的一个行业,因为信息的高度开放,企业相关负责人持续处在聚光灯下或者社交网络上,很少发生用非法手段解决竞争矛盾的事情。但近期持续发生的多起恶性事件,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互联网的发展还有很多需要规范和注意的地方。

团购网站行业的打架斗殴事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早已经超过了打架本身。频繁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凸显了行业背后的竞争和管理乱象,也说明中国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最大的矛盾在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如何和互联网从业者素质同步提升。

碎片五:内部研讨分析预测 美团需要融资30亿美元

一般来说,我们这种媒体分析和评论,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和评点。但在速途工作期间,我和团队经常做的一个事情是“分析未来”,我们在过去多年里通过数据推倒和沙盘模拟等方式,提前分析预测了互联网行业很多大事,比如:诺基亚推安卓手机、世纪佳缘联席CEO制度难持久、2013年互联网上市潮、小米和乐视涉足智能电视、360的搜索引擎业务、2018年乐视危机走向等等。

当然,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美团。关于美团,最成功的一次预测莫过于2015年那次30亿美元级别的融资了。

2015年7月27日,我在速途网头条发布了原创文章《美团王兴,何不把30亿美元融资拿到手?》,针对百度宣布投资200亿做大糯米,阿里、腾讯急行军对抗的现状,我们做了一个O2O纷争的沙盘模拟,分析未来的O2O产业竞争和发展的走势。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国O2O领域一哥美团真正要在2015年迎来“危”和“机”,面对BAT巨头的全力以赴,美团目前需要融资至少30亿美元甚至更多才能持续保持领先,并且基于现状这30亿美元级别的融资可能已经开始洽谈,而最终的决定权在王兴手里。

后来, 果不其然,在2016年元旦前后,业界盛传美团将获得这笔30亿美元级别的融资。很快在2016年1月19日,美团大众点评公开宣布新公司确认完成首次超过33亿美金融资。

碎片六:美团和大众点评网联席CEO制度不会长久

2015年10月8日,美团和大众点评联合发布声明,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实施Co-CEO制度,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将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重大决策将在联席CEO和董事会层面完成。

随后王兴和张涛分别发表了内部信,表示“让我们一起,不忘初心,全速前行!”。

当时我认为所谓联席CEO制度只是给外界释放的烟雾弹,目的为了稳定各方情绪,顺利完成交接和过渡。于是在第二天(10月9日)我发表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合作 中国媒体最关心的7个问题》,指出联席CEO制度只是一种临时过渡的策略,过渡之后,大公司的负责人将会执掌新公司,小公司的管理团队会拿钱走人,所以可以提前预料到最终的结果。美团的体量大于大众点评,王兴的能力和战略眼光更是远远高于张涛,最终美团将会主导新成立的公司,大众点评原班人马可以功成身退了。

同时,我做客《环球资讯广播》,和主持人杨敏对话,重申了我的观点(详见《美团和大众点评网联席CEO制度不会长久》一文)。一语成谶,一个月后,美团点评宣布调整架构,张涛不再担任新公司联席CEO,此后王兴为代表的美团系开始全面执掌新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