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个比较特别的居住设计案例,是我们工作室设计主理盐大龙的家。

01 妍酱有话说

6年前,大龙邀请我参与他新家设计时,我们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组成一个团队,当时只是当成一次可能撞出火花的合作,室内设计 收纳设计也许能够给居住设计带去更深入的服务体验。

大龙家不拘泥于常规的设计,让它不是网上某个家的拷贝,而是独一无二的、好用又耐看、有着浓厚的居住者本人气质的家。

在图文案例里,会有6年前6年后的图片对比,经过时间磨砺的家证明,好的设计会让居住者越住越喜欢,越住越欢喜

心急的朋友直接视频参观大龙的家吧→设计主理的家,揭开入住6年好看又好用的秘诀

项目信息

户型面积:100平米

项目位置:上海市杨浦区

02 原始空间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

原始户型是上海2000年左右比较典型的商品房格局,得房率高,100㎡做到了三房,公共区域一大部分面积处于家庭交通密集区,所以使用率比较低。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

过度分隔产生的结果是每个功能空间的体感略显“拥挤”,僵化的公共空间也不利于家人交流互动。

我第一次踏足装修前的房子,发现屋内的“柜子”真不少,它们分散在各个房间,收纳体验不甚友好。

03 空间改造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分析居住场景,提炼出来的这些关键词就成为设计的支撑:二人世界养猫聚会烹饪工作室健身懒人家务……

大龙的改造大刀阔斧。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

最大的变化是拆掉一间卧室,二人世界不需要那么多房间,即便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父母就住在一碗汤的距离,预留一间房足矣。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

原来的空间给人印象处处是“门”,布局改变后“门”消失了

平时家里常有朋友来访,大龙自己也有居家办公的需求,开阔灵动的公共空间极为重要。

利用承重墙的位置建了两座“岛”,整个空间的精神面貌由此改变,在双岛间环游,家似有无限大,充满趣味。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

改变厕所门的位置,不仅缩短了如厕动线,在疫情爆发后更是体现出了它的绝对优势:进家门第一时间洗手。这种体验几乎得到了每位到访者的称赞,大家都夸这条动线太有预见性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6)

图:黄色区域均为收纳空间

全屋的收纳经过系统规划,既有为杂物准备的独立储物间,也有按照每个区域的场景布局的相应收纳空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服务于“懒人”的收纳体系

04 实景照片

法国作家杜拉斯在其作品《情人》里写道:“比起你年轻时的美貌,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这句话,我想送给大龙已经入住6年家。

接下来的图文参观,会穿插一些6年前的照片,在这场跨越时间的before after对话中,可以明显看到,经过时光的雕琢,家的味道日渐醇厚。

》玄关 储藏室:原地分解回家动作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7)

6年前的玄关动线和收纳规划,放到现在来评估仍然是优秀的(作为参与者有点自卖自夸了,但确实内心小傲娇)。

左右各一条动线,把进出家门产生的动作一一进行了功能上的匹配。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8)

玄关:拍摄于6年前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9)

玄关:拍摄于6年后

这张6年前拍摄的玄关照与现在并无二致:随手挂包、脱衣换鞋、照镜,每个进出家门的动作都有功能上的回应,水泥墙背后就是卫生间的洗手台。

6年后在玄关增加了一台小推车,收纳消防用品、购物袋、雨伞等。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0)

玄关杂物柜,6年后

​换鞋凳对面是一组玄关杂物柜,上柜收纳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中间随手置物,下柜收纳访客拖鞋、鞋套等。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1)

玄关杂物柜,拍摄于6年后

​柜内分门别类,门板也进行了再利用。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2)

玄关,6年前

​玄关杂物柜背后藏着储物间,对面则是利用承重墙构建的由鞋柜和过渡衣柜组成的“收纳岛”

这座“岛”的存在,也为公共区域创建出了一条大洄游动线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3)

储物间,拍摄于6年后

1㎡储物间,有着不可小觑的容量。日用囤货、有纪念意义的低频物品、各类工具、折叠梯、户外用品、男女主人喜欢的包们……都收纳于此。

为了最大效率利用有限空间,6年前就用了宜家的艾格特墙面系统(这个系列已经被宜家下线,现在替代品是博阿克塞系统)。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4)

储物间,拍摄于6年后

​这个储物间认真诠释了什么叫榨干每一寸空间。

塞得满满当当不叫收纳,摆得跟卖场一样整齐也不一定就是好的收纳,在我们的懒人收纳标准里,收纳要做到“三个易”:易看到、易拿到、易放回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5)

玄关收纳岛-鞋柜,拍摄于6年后

​储物间对面的“收纳岛”,在秋冬季节尤其让到访者羡慕,足够容量的鞋柜过渡衣专门区,会让回家的情绪都分外笃定。

60厘米深度的鞋柜怎么用?里面一层 外面一层,妥妥放下72双鞋,旋转鞋架让每个角度都满足“收纳三个易”,甚至门板都进行了收纳开发。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6)

玄关收纳岛-过渡衣柜,拍摄于6年后

​鞋柜旁边就是过渡衣帽配饰收纳区,长衣、短衣、帽子、围巾……应收尽收。

》卫生间:功能分离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7)

卫生间位于玄关进门右侧,尽管只有夫妻二人居住,但功能上还是进行了全分离。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8)

卫生间-洗漱区,拍摄于6年后

在家里,洗手频次要远远高于如厕,大龙把台盆安置在开放区域,从多个方向都能过来洗手,用起来极为顺手,在疫情期间更是提高了进门即洗手的便利度。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19)

卫生间-洗漱区,拍摄于6年后

​卫生间的收纳其实是有难度的,东西杂且不规则,各种充电设备日益增多。幸好6年前我们有先见之明,除了镜柜、台面开放格、台盆下柜外,还在台盆下方留白,不仅妥当安置垃圾桶,还能容下一个移动收纳柜,作为面膜、护肤品小样专门收纳空间。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0)

卫生间-马桶区,拍摄于6年后

​网友们说,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就是蹲马桶,属于沉浸刷手机的私人时空。

马桶间虽小,设计并不简单,要有现代设备(智能马桶盖),要方便打扫卫生(壁挂式马桶,无卫生死角)卷纸收纳要合理(前侧),还要有备用物品的收纳空间(后侧墙面收纳)。

大龙家的独立马桶间五脏俱全,以上都做到了。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1)

卫生间-洗浴区,拍摄于6年前

​马桶间背后是洗浴区,浴缸 淋浴合二为一,巧妙利用隔墙实现挡水,局部墙面采用玻璃砖,化解白砖的单调,也为马桶间引入少许自然光源。

使用6年后发现,只贴瓷砖的洗浴区,没有发霉的硅胶条、布满水渍的玻璃,卫生清洁轻轻松松。

》厨房 咖啡吧:中西都要有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2)

厨房由三个区域构成:操作区、冰箱、咖啡水吧。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3)

从现在格局和原始平面对比可以看到,改变卫生间开门位置后,整个厨房的有效空间扩大了近一倍

男女主人尽管工作繁忙 ,但在做饭这件事上始终抱持着盎然的兴致,厨房规划的重点就落在了:一.什么都要有(功能、颜值、收纳);二.收拾要简单(家电要趁手、材料易清理)。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4)

厨房,拍摄于6年后

​厨房分成了中西两个区域,冰箱位于中间,衔接起厨房操作和咖啡水吧两大功能。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5)

厨房操作区,拍摄于6年后

厨房操作区域U型布局,从左到右按照烹饪动线排布:冰箱拿出食材整理—在水槽里清洗—充足台面进行切配—烹饪—出锅。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6)

厨房烹饪区,拍摄于6年后

是不是完全看不出厨房被重度使用6年的痕迹?其实跟厨房的用材是由一定关系的,灶台后的绿色墙面是一整块玻璃,油污用湿布轻轻一擦就干净。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7)

厨房烹饪区,拍摄于6年前

为了验证材料的易于清洁性,可以对比刚刚入住时拍的厨房照片,除了光线不一样略有色差,从墙面白色美缝看出,这个厨房不存在油污清理的烦恼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8)

厨房切配区,拍摄于6年后

大龙夫妻并不追求台面空无一物,我们在这个厨房的设计上首要遵循的是舒适原则:高低台面、墙面收纳,一切都是为了用得趁手。十足的烟火气,让走进来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下厨的冲动。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29)

厨房水槽区,拍摄于6年后

6年前,厨房设备全部买到白色并不容易,但是,执着的设计师大龙做到了,他在品牌上做了妥协,成功凑齐白色系:地暖锅炉、水槽、微波炉、洗碗机、蒸烤箱、油烟机……实际使用证明,品牌并不影响功能,这些设备都用得很不错。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0)

咖啡吧,拍摄于6年后

1㎡咖啡角,每一寸都是务实小心机。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1)

咖啡吧,拍摄于6年后

​咖啡吧虽小,设计心思并不少。整个吧台做成了双面柜,咖啡操作侧,一组抽屉 移动小推车。抽屉里主要收纳茶包、保健品、家庭常用药品等。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2)

咖啡吧,拍摄于6年后

​完全可移出的小推车,是对有限咖啡吧台面的补充。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3)

咖啡吧,拍摄于6年后

​咖啡吧另一侧是一组开门柜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4)

图:咖啡吧,拍摄于6年后

​作为零食囤货区,为了一眼看到柜子里都有什么,用透明收纳盒分类收纳。

》活动区:工作室?书房?客厅?一切皆有可能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5)

原始户型,客厅像是一条通道,难以留住过客;而现在,由玄关柜构建出来的环岛空间,联通了两个区域,让每个进入大龙家的人都会有一种“哇哦”的惊叹。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6)

朝西位置作为工作室和书房存在,朝南位置则作为休闲娱乐区,围绕着玄关这座“收纳岛”,两个区域在开放和独立之间获得了巧妙的平衡。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7)

图:工作室和书房,6年前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8)

工作室和书房,6年后

​朝西位置,既是家庭书房,也是大龙的工作室。

右侧整块绿色既是多功能房间的移门,也是书写板,用的是厨房灶台墙面相同的玻璃。

有的家庭喜欢书房封闭独立,对于大龙夫妻来说,他们并不希望独自关在某处空间里,更愿意创建家人交流互动的环境。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39)

图:坐在书桌望向玄关,6年前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0)

图:坐在书桌望向玄关,6年后

​把6年前和6年后的照片放在一起,能够明显看到岁月留痕,6年后的家更丰满更具韵味。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1)

图:是书房也是工作室,拍摄于6年后

这张工作桌是大龙亲自设计并在木工工作室亲手打造,前前后后花了3个月时间,实际藏着不少功能,比如整张桌子可移动;能够收纳插线板、打印机、文具等等。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2)

图:是书房也是工作室,拍摄于6年前

谁能想到,当年设计这张桌子的首要动机是为了匹配一张宜家980块钱的折叠餐桌——大龙夫妻从第一个小家搬过来的旧物件。

餐桌展开后可以与书桌拼接在一块,完美创建多人聚餐场景。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3)

图:是书房也是工作室,拍摄于6年后

​书架的设计也是巧思满满,最底层直接落地,用带轮木盒拉出,不必蹲着翻找物品。这样内部空间的清洁也更为方便,吸尘器直接推进去即可,懒人家务设计思维贯穿家的角角落落

当年设计这个结构,安装柜体的师傅说他第一次见到,实践证明,这种柜体的设计好用也适合懒人,后来我们也把这样的设计创新带到了许多同样有点懒的客户家里。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4)

图:是书房也是工作室,拍摄于6年前

​家里唯一的跳跃色块就是这抹星空蓝,在有它出现的位置,大龙都从墙体里挖出来一处“壁龛”,整个空间更显深邃。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5)

图:是书房也是工作室,拍摄于6年后

如今书房处的壁龛已经成为音乐角。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6)

图:是书房也是工作室,6年前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7)

图:是书房也是工作室,6年后

从书房转个弯,就是休闲娱乐区。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8)

图:休闲区,拍摄于6年前

​从这个角度能够看出休闲区和书房的关系,中间白色“收纳岛”是两处空间的“桥梁”。

作为休闲区,它的功能是不被定义的,疫情居家的两个月,大龙夫妻曾把床垫挪过来就地入眠。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49)

图:休闲区,拍摄于6年后

由于收纳需求考虑充分,休闲区六年前后并没有明显变化。看起来简单的空间,友好细节要居住在其中的人才能体悟。

面向休闲区的白色收纳柜,中间特意留了一处开放台面,一方面当然是为了留出随手置物的平台,实际还有一重功能就是视线交流:坐在沙发上的人跟正在书桌前工作的人能够彼此看见。不经意的“豁口”让两个区域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我们在设计“家”的时候,非常在意空间是否能够为居住者创造彼此间的联动。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0)

图:休闲区,拍摄于6年后

​猫主子也有专属休闲区,与电视背景墙面的星空蓝壁龛心照不宣地呼应。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1)

图:休闲区,拍摄于6年前

休闲区与阳台之间,用折叠移门实现两个区域可分可合。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2)

图:阳台用玻璃砖砌的墙垛,拍摄于6年后

水磨石地面通铺全屋活动区域,不仅视觉上更具空间延伸感,也方便扫地机器人工作。

》主卧:回归简单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3)

原始房型里唯一没有动的空间就是主卧。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4)

图:卧室,6年前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5)

图:卧室,6年后

对于睡眠质量一般的人,睡眠空间的干扰信息越少越好,我们在卧室的规划上做的就是减法。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6)

图:主卧,拍摄于6年后

大龙家的衣物收纳系统基于全屋的动线整体规划。主卧两组衣柜一人一组,界限清晰,只收纳贴身衣物;斗柜主要收纳内衣、T恤和小配饰。

当季外套收纳在玄关过渡衣柜里;换季衣物和被子则收纳在多功能房间。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7)

图:主卧,拍摄于6年后

户外收纳箱配上移动底座 近焦投影仪,家里每一面大白墙都能立马变身家庭影院。

》多功能房间:不被定义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8)

家庭人口结构可能存在变化,空间要做哪些准备呢?我们的答案往往是:留出简单改造的可能,基于当前的生活好好使用。

在大龙家,我们也是这样实践的。这间预留出来的卧室并没有立刻添置床、衣柜等等,而是让它成为了一间功能丰富的房间。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59)

图:多功能房间,拍摄于6年前

刚入住时,它是大龙夫妻的健身房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60)

图:多功能房间,拍摄于6年后

​疫情三年,夫妻二人都有居家工作的需求,辟出黄金区域改造成女主人专属办公位,与书房隔着一道移门,在家办公的夫妻俩可近可远。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61)

图:多功能房间,拍摄于6年后

​沿着墙垛用宜家墙面系统搭建的储物空间,用于收纳夫妻俩的换季衣物和被子,因为用了防尘罩和统一颜色的收纳箱,即便没有门和帘子,视觉上也是清爽的。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62)

图:玄关“收纳岛“也可以成为“幕布”

​我和大龙探讨,为什么他家过了6年还这么耐看,也不显旧。他说,一是因为我们做了整体收纳规划,为生活提供了充足的底层功能保障;二是装修用材扛造耐用,主要为水泥、水磨石、木材等,元素相对丰富,即便过了数年还跟最初没什么区别。

相反,如果追求极简,那么材质和工艺的要求都会更高,无论是造价、后期维护成本都会大幅上升,也会对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有着更严格的约束。

极简超强收纳房屋设计(双洄游全屋收纳)(63)

图:书房新添置了材料架,拍摄于6年后

​家最美的时刻不应该停留在装修好空无一物时的“设计师卖家秀”,它应该能够跟随居住者一起成长装进生活的琐碎和烟火气,在磨合中住出独一无二的“居住者买家秀”

如何让人和空间有机融合并充满生命力地良性运转,是我们在设计中会着重思考的命题。

愿你也有越住越喜欢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