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 、李轮、武轮 ,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他是唐朝的第五位皇帝(不算唐少帝和武则天),也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是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是唐中宗李显的同母弟弟,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父亲唐高宗的宠爱。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唐睿宗李旦“三让”皇位,与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一起“开元盛世”的故事。

历史上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儿子(武则天的小儿子三让皇位)(1)

一、让位于母亲武则天。

嗣圣元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改立小儿子李旦为皇帝。就这样,原本是豫王的李旦摇身一变成了皇帝,即唐睿宗皇帝。

虽然唐睿宗李旦继承了大统,但是,他却并未掌控朝政大权,他不仅不能接受大臣们的朝见,还不能居住在正殿之中。这期间,武则天却以太后的身份强行参与到政治活动中。

按理来说,唐睿宗李旦作为一个皇帝,那些应该是他的本职工作。其实不然,那些事都是武则天专权独断的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唐朝爆发扬州兵变和宗室起义。之后,武则天一边平定叛乱,一边假意要把朝政归还于唐睿宗。

垂拱二年,武则天颁发圣旨,要把政权还给儿子唐睿宗。对此,唐睿宗心里很清楚,母亲的此番用意只是做给天下人看,根本没有归还之意。因此,唐睿宗陪着她演戏,坚决不接受凤诏。

武则天继续垂帘听政,把控政权。次年,武则天册封了唐睿宗的几个儿子:恒王李成义、楚王李隆基、卫王李隆范和赵王李隆业。从表面上看,唐睿宗极具皇帝威严,但实际上,他只是武则天走上政治最高点的一个垫脚石。

永昌元年,武则天下令全国统一使用“周历”。与此同时,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并改名为“曌”。 就这样,唐睿宗从皇帝变成了相王,又坐回了皇太子之位。

二、让位于皇兄。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人策划了一场政变。他们不仅杀死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还威逼武则天下台,拥立唐中宗李显为帝。迫于形势的压力,武则天只好下诏退位。

就这样,唐中宗李显复辟。不久后,唐中宗将李旦册封为安国相王,并让他以宰相的身份参与国事。一个月后,李旦上书请辞太尉和参知政事一职。起初,唐中宗拒绝了他的请求,但是,因为李旦坚决请辞,所以,唐中宗只好同意了这件事。为了补偿弟弟李旦,唐中宗便立李旦为皇太弟,但是,李旦依然拒绝了该封号。

因为李旦极度谦让,所以,唐中宗十分信任他。后来,李旦虽然数次遭人猜忌与怀疑,但兄弟却相安无事。

历史上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儿子(武则天的小儿子三让皇位)(2)

三、让位于儿子。

景龙四年,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唐中宗李显,并拥立李重茂为新君。

起初,大臣们商议由韦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让时任安国相王的李旦在旁辅政。可是,韦后想按照武则天那样自己掌控政权。于是,她提出无须相王辅政,以此剥夺了李旦辅政的权力。

虽然韦后等人步步紧逼,但是,李旦却依然谦恭退让。后来,因为韦后的做法太过分,引来了朝中一片不满。同年六月,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带兵闯入宫中,不仅杀死了韦后,还铲除了韦氏及其党羽。

政变成功以后,大臣们纷纷上书说:“国家几经磨难,应该立一位年长且德高望重的人为皇帝。”于是,李重茂下诏让位于李旦,但李旦却百般推辞。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李旦终于同意了这件事。

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是李旦的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郞。他先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临淄王。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他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集团。

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儿子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宝应元年(762年),李隆基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 。

历史上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儿子(武则天的小儿子三让皇位)(3)

有鉴于祖辈相互残杀的前车之鉴,唐玄宗李隆基处处注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他实现储位和皇位的平稳交接,进而开创了大唐史上最强大的盛世——开元盛世。这个盛世的主角便是唐睿宗李旦与唐玄宗李隆基这父子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