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会欣羡他人的成功,总觉得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功是必然的。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都和我们一样,只不过他们早早的学会了自律。一个人的自律中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而在这些自律的人背后,总是站着“狠心”的父母。
01
最近,一篇《如何像一个哈佛学生一样学习》(简称《哈佛学霸攻略》)火爆国外社交网络,作者是Sophia Chua-Rubenfeld(后文简称为索菲亚)。
索菲亚本科毕业于哈佛,研究生毕业于耶鲁,也许你并没听说过她的名字,但是她的母亲你可能会熟悉,她的母亲就是七年前在国内外颇受争议的“虎妈”—— 蔡美儿(Amy Chua)。
虎妈提倡用严格的方式教导孩子,她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她把孩子的教育像发射火箭一样做了精确规划,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把她们都送入美国顶尖名校。
2011年她出版《虎妈战歌》,这本书问世以后,引发了国内外关于中西式教育的热烈探讨。崇尚开放、鼓励式教育的美国人更是觉得蔡美儿简直丧心病狂,说姐妹俩肯定是“世界上受虐最多的孩子”,并预言她们长大后一定会有心理疾病,性格冷酷而呆板,有一天甚至会自杀。
然而7年过去了,虎妈的大女儿索菲亚在哈佛毕业之后,攻读耶鲁法学研究生,同时加入美国陆军。 小女儿考上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她决定前往纽约工作一年再去研究生院深造。
在虎妈的“严苛”下,两个女儿不断挑战极限,开发自我潜能。如今她们已长大成人,不仅不再像叛逆期时那样“憎恶”虎妈,反而直言:“她的方法是成功的,我将来也一定是虎妈”。
当两个女儿被媒体问道:“你是不是把你的生活搞砸了?”对此,索菲亚回答:“我认为绝大多数人如果没有人逼一把,只活出了生命的85%的潜力。而无论他们的极限是什么,他们总可以做得比这更多一点。”
虎妈是“狠心”的,她不准孩子们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大女儿索菲娅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此后她每晚让大女儿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而她则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索菲娅次次稳拿第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发射火箭一样的精确规划在提高孩子自律性的同时,开发了孩子的潜力,帮助孩子在人生路上打怪升级,越来越优秀。
02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张口就半个盛唐的董卿惊才绝艳,人们纷纷感慨“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优雅端庄的气质并非一朝一夕所成,董卿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着自律,她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为了保持这个习惯,她的卧室里没有电子产品只有书本,睡前安静看一个小时的书,然后睡觉。
大家都知道董卿的优秀,却不知道她也有一个“狠心”的父亲。
董卿自己在上海出生,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7岁时被父母接到工作地安徽。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 ,后来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稍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
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从床上提了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
上了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我那时候各种零工都干过,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自律已成为被频繁提起的高频词汇,学会自律,完成自我管理,人生才能一步步朝着更好的方向进阶。俞敏洪也曾说过:“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
父母在孩子成长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中式教育也好,西式教育也罢,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周杰伦3岁的时候,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就当机立断地掏出家里所有的积存,给他买了一架钢琴。因而,童年的周杰伦被剥夺了玩的权益,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钢琴中间渡过的。可每次练琴的时分,一听到窗外伙伴的嬉闹声,他就老是弹得心猿意马。因而,他母亲就拿着一根棍子,站在他前面,不断盯着他练完琴。母亲的“棍棒教育”使周杰伦弹得一手好琴,为他以后踏上流行乐坛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过去十几年里,不断强调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但是很多家长却并未领会到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真正要义,而一味地鼓励孩子放纵天性。实际上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尚未形成时,家长的干预是有必要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孩子的自律性,会影响他的一生。
03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由即自律,自律是最大的自由。”自律以获得主动权,而不自律似乎眼下轻松愉快,而结果是必然被他律——说白了就是自己不强 ,各种搞不定,还是得被别人管或者依附于别人。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很推崇忍耐,克制这些品质,能够自觉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古代君子的一大特征。
50多年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做了一项“棉花糖实验”,研究人员找来一群幼儿园小朋友,让每一个小朋友独自待在一个房间里,给小朋友一颗棉花糖,然后跟他们约定,如果15分钟之后,这颗棉花糖还在,就可以再得到一颗。
毫无疑问,一些孩子马上就把棉花糖吃掉了,有些口水流了一地,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吃掉了棉花糖。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小朋友,则成功用各种方法摆脱棉花糖的诱惑。
这个实验之后,每隔10年,心理学家都要对参与这个棉花糖实验的孩子做一次回访和评估,一直到2010年,也就是当年的孩子成了40多岁的中年人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年能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后来从SAT成绩、就读学校的排名,到身体素质、社交能力,乃至事业上的表现等等,都比那些当年克制不住自己,早早吃下棉花糖的孩子更突出。
虽然自律的人不一定都优秀,优秀的人却都是自律的。遗憾的是,对于自律的培养,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父母和老师往往有一种默契:小学初中阶段把孩子管得死死的,孩子习惯了“他律”,只要服从管理就好。到了高中,又突然要放手:你都这么大了,不用我们再管你了。——仿佛随着年龄增长,自律的能力就自然产生了。
虎妈式教育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女儿,严定规矩,严格执行只是她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提高了自律性,学会了自我管理。当她们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取得成就,必然会产生成就感,于是更加自律,更喜欢这种生活,从而走上人生的良性循环。
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面对诱惑,难以自控的孩子,会在长大以后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好一件事。
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能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放弃,管不住自己,其实都是未来路上的绊脚石。他们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自行消失,反而会在未来一次次地“重演”,只是长大以后孩子将会为它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果现在不做“狠心”的父母,教会他们自律,等有一天懒散成为他的习惯,不自律成为他的人生常态,我们又怎敢大胆放手让他独自面对这个社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