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厦门国贸天峯业主投诉地铁引发其居住楼栋振动的新闻引发了公众的热议,业主怀疑是地铁工程质量问题,并请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1)

国贸天峯业主诉求件

3月底的诉求件,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不过,看到这个新闻,几米君倒是想起了一个有意思的案例。

2009年,北京地铁四号线通车以后,一个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距离地铁线路最近的北大物理楼的精密仪器都使用不了了。

尽管地铁公司事前已经采取了一定的减振技术,仪器的摇晃程度还是大大地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2)

北京地铁四号线及北大物理楼

最终,北大只能把精密仪器迁走,离地铁越远越好。因为搬迁的新楼容量有限,一些受影响的仪器仍然留在物理楼附近,有些学者只能在地铁停运后的下半夜起来做实验。

有了北大的前车之鉴,当北京地铁15号线要穿过清华校园的时候,清华是死活都不同意。

后来,地铁公司总算和清华谈好了,可也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地铁经过清华时低速运行、使用吸振更强的有砟轨道等。

几米君举这个栗子,并非把住宅建筑和科研建筑的减振要求混为一谈,只是想说地铁运行产生的振动和对建筑的影响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关于地铁振动问题,几米君还有一段亲身经历。

2013年,几米君在深圳关内的一家地产公司上班,其总部大楼为旧厂房改造而成,总高六层楼。

几米君的办公区位于二楼,办公期间不时地会听到一股呼啸而过的声音,同时办公桌会有轻微的震感,和这个国贸天峯的业主问题描述基本一致。

经询问老同事,几米君方才得知总部大楼正是位于营运中的地铁二号线路之上,这声音和振动都是地铁惹的祸。

后来,几米君的办公区搬到了四楼,就几乎感受不到地铁的影响了。

所以,几米君认为地铁对低楼层的建筑影响会更加明显。

地铁在下半夜就停止运营了,所以它对业主休息的影响应该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有些人很敏感,对这种不利因素的容忍度很低,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注意了。

作为买房者和业主,我们是有知情权的,必须在买房前了解和评估它的影响。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3)

地铁站

地铁振动问题有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吗?

俗话说: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以万科上海天空之城为例,项目隔震转换方案为底部框架通过橡胶支座隔离层,支撑上部抗震墙结构,住宅按照隔振转换形式预留,成本增加5300万元( 332元/㎡)。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4)

万科天空之城结构专题设计

为了降噪减振,尽量保证住宅室内外噪声达标,万科还采用了“消声百叶 地坪桩 声屏障 隔音窗”方案,总成本增加2967万元( 69元/㎡)。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5)

万科天空之城降振减噪专题设计

上海的天空之城是明星项目、超级大盘,又是万科这种大公司操盘,因此舍得投入。对于其他可能存在地铁影响的项目,更大的可能性是即便能看得到问题,也不一定就会被解决

尤其是项目只是线路经过,并不是真正的地铁上盖,相信95%的项目是绝无动力去增加成本、专项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能完全依赖房企的品牌信用背书。

另外,这个问题肯定在施工前比竣工后更容易解决。

国贸天峯现在楼也交付了,地铁也在运营中,即便地铁公司确认存在振动问题,估计也很难改造解决了。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6)

重庆龙湖金沙天街(TOD)

谈到地铁振动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下地产界这几年的当红炸子鸡——“TOD”项目。

TOD, 全称是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即“交通导向开发”,由美国建筑师和规划师Peter Calthorpe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

TOD的核心是以“交通”作为核心策略指导地产开发,相当于一个换乘中心,关键词:“站点、线路、人流、车流”。

几米君个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TOD项目,是香港城市大学旁的又一城(Festival Walk),长这样: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7)

香港又一城

又一城是一个商业办公综合体,主体的商业Mall共有七层,其中有五个楼层都可以直接导入人流。

MTR,地铁站台层,相当于地下三层,直接连接港铁九龙塘站。

LG2(地下二层Lower Ground)和 LG1(地下一层),连接九广铁路九龙塘站。

G(地面层Ground)和UG(地上二层Upper Ground)两个楼层利用地势高差做了双首层设计,G层东侧设有巴士总站和出租车落客处,西侧通过隧道连接香港城市大学,UG层则设有写字楼大堂。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8)

又一城平面图

消费者可以从地铁站、九广铁路、地面道路、公交总站、隧道等处直接进入商场的地下三层和地上二层,各楼层租金水平基本相等,做到了商业收益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周边居民也受益于交通优化带来的便利。

这才是“交通导向开发”的真正要义。

TOD大体可分为站点上盖和车辆段/停车场上盖两类。以福州为例:

站点上盖典型项目:榕心映月(金山站)、海丝国际旅游中心(福州站)、恒大滨江左岸、金茂滨海智慧科学城等。

车辆段/停车场上盖典型项目:万科天空之城、国贸上江原墅、金地自在城、首开融创榕耀之城、万科城市之光、大东海江山府、中骏世界城等。

厦门七星湾tod建得怎样(从厦门国贸天峯地铁振动问题说起)(9)

福州TOD项目地图

琳琅满目的TOD项目,基本都是超级大盘,让人挑花了眼。

一般而言,站点上盖TOD要比车辆段/停车场上盖TOD好得多。站点上盖TOD往往地段更好,能够发挥交通枢纽作用,形成立体化的交通动线,同时激发商业配套价值,实乃居家出行逛街买菜之利器。

而那些没配置站点的TOD(有的项目连地铁站也没有也敢自称TOD),交通组织不畅的TOD(社区出入口电梯少了容易形成堵点,社区底商排布不好形成死角),没有做好隔音防震处理的TOD,说得不好听一点,和工厂的配套宿舍有什么区别?

总结:

不要一窝蜂觉得楼盘挂个“TOD”名字就高大上了, TOD项目也要好中选优。TOD项目选房要点:

  1. 品牌开发商操盘,最好是有做过成功TOD项目案例,避免隔音减振、交通设计不到位的问题。
  2. 配套方面重点关注交通,地铁站点位置,是否直连项目,出入口位置等。
  3. 尽量避开靠近轨道线路楼栋,如果是分期项目,尽量选择落地地块而非上盖地块。
  4. 尽量选择中高楼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