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著名油画家,他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早年赵无极的油画创作以具象为主,赴法留学后,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他的绘画风格也在改变。50/60年代他凭借“甲骨文时期”与“狂草时期”进入欧美各大重要博物馆,成为最早备受国际推崇的亚洲大师。

赵无极作品拍卖(赵无极的作品特点)(1)

然而赵无极并没有止步不前,他继续着艺术探索与自我突破,7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更加大胆创新,开启了“无境时期”,绘画色彩更加艳丽,侧重对空间和光线的追求,越来越有风景意味,越来越平静。80年代再创高峰,作品创作更加随心无拘无束,他将中国水墨画之气韵加入油画创作中,用色与下笔更加敏锐,作品中洋溢着东方的气息。

Top 1

1985年作 1985年6月至10月

赵无极作品拍卖(赵无极的作品特点)(2)

尺寸:280×1000cm

成交价:HKD 510,000,000

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季拍卖会

《1985年6月至10月》代表着赵无极“无境时期”的经典特征,其画面不再以横向或纵向的中轴式结构为主体,该作品以中轴式结构,反映个人创作意志,从“人定胜天”走向“天人合一”的境界,呈现东方哲学思想-生命的来去逝者如斯,无尽的循环才是宇宙恒律;一旦豁然开通,花开花落不过生命形式之转变,在终极的宇宙本质里,你我本而为一,从来未尝稍离。该作品就是此番思想的最宏大的一篇抽象史诗。

该作品将国画横轴的空间放大到极致,形成一个如临实境的抽象领域,运用“散点透视”的布局方式,创造出意境,眼前境象不再凭依具象山水,而是进一步升华、透抵真象的“自然”本身,任由观者释放精神、遨游其中。紫翡般的蓝色在浓淡干湿的变化中营造了虚与实、空与满,结合轻盈回荡于各处的细腻辅色,遂成本幅性灵的画面。颜料经过更多的稀释,流动性大大增加,使得画面色彩更富透明感,饱含珍珠般的粼粼华光,与姹紫、粉橘、明黄诸色的交汇也更为细腻,空间营造更显氤氲醇厚,处处注满宇宙的呼吸和生命的气息。

Top 2

1964年作 29.09.64.

赵无极作品拍卖(赵无极的作品特点)(3)

尺寸:230*345cm

成交价:HKD 278,000,000

佳士得2022春季拍卖会

此作尺幅达230 x 345 cm,为目前已知尺幅最大的“狂草”画作之一,这幅旷世巨作完美体现出赵无极在上世纪独一无二、破格创新的抽象绘画精髓,将东方古典书画抽象艺术融为一体。此作风格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美学特征,跨越东方与西方地域的人文思维,将观者带入画家广博精深的艺术创作国度,体验人生、历史、自然山水、宇宙的哲学思索、并以诗意的视觉形式呈现出来。

Top 3

1979年作 04.01.79

赵无极作品拍卖(赵无极的作品特点)(4)

尺寸:250×260cm

成交价:RMB 174,800,000

永乐拍卖2020艺术品全球首拍

该作品曾先后十几次参与艺术家重要展览,足迹遍布欧洲亚洲多个城市,意义非凡。该作品尺幅宏大,它不仅见证了赵无极从中期至晚期风格的过渡与转变,同时还为世人展现了独属于赵无极的极为绚烂的抽象世界。巨大的尺幅从整体气质上赋予此作以独特的恢弘气势。

在画面上方,艺术家特别引入了大刀阔斧般的褐色,仿若大自然中那遥远而又连绵的深秋山脉,巍峨而耸立。左侧黑灰色的晕染,如同沉于山崖之下的潺潺溪谷,幽深且神秘。在此基础上,连接以上两处的正是居于画面正中央的那抹白色,好似山谷中的漫天云雾,烟云缭绕。快速的刷笔在赵无极的画布上营造出了类似于中国传统书法中的飞白效果,从而致使画面既朦胧又温润,既深沉又清新。在如此明快的画面下,些许忧郁的蓝色,一眼即逝的粉色,阳光反射的橘色纷纷掺杂其中。就此,观者似乎可以借助于这些淡淡的色块,想象那阳光漫射之下的山体,倾流而下的河水以及星罗棋布的花朵。借助抽象画派般细碎而快速的笔触,赵无极给予我们的不再是平面的印象,而是更为立体化的世界。

Top 4

1964年作 29.01.64

赵无极作品拍卖(赵无极的作品特点)(5)

尺寸:260×200cm

成交价:172,412,600

佳士得2017年秋季拍卖会

该作品气势恢宏磅礴,克莱因的线条颇为齐对,而赵无极则借取书法字体和山水画的丰富变化,用狂乱游移的细线,笔触及色彩分色晕染的变化,使深层结构更复杂,呈现出一个复杂混乱而美丽的天地,他在宏大的画布空间中与作品达到道家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Top 5

1987~1988年作 三联作 1987-1988

赵无极作品拍卖(赵无极的作品特点)(6)

尺寸:每幅200×162cm;总尺寸200×486cm

成交价:RMB 153,792,000

佳士得2019年春季拍卖会

该作品是8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作品以其构图与用色,巧妙的体现了赵无极将个人传统与马蒂斯的色彩空间概念完美融合。他将西方野兽派式的浓郁油彩与如泼彩般稀释的墨色颜料层层迭加,组成色彩律动的光影空间:画面中央迸发出西方油彩不断试图表达的璀璨光芒,然后逐渐转化为墨色——东方传统意义上光的体现。将马蒂斯的构图翻转,赵以其独有的东方空间概念,与西方绘画中光的表现结合,以超然的空间感框其一方神圣的光芒。

赵无极作品中展现了自然风景与内心境界的合二为一,传达出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与西方抽象对形式与表现的偏重完全不同。从《三联作1987-1988》的抽象元素中,观者依稀可以联想到层迭的远山、奇幻的云霞、纯净明朗的微风,超脱于“形似”、“具象”、“模拟自然”的表现方式,以更为抽象的方式去展示自然的动势、生机、气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