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岩峰
图三:大俗摄影
两天前,我在高中群里,看到班长发布的一则令我心碎的消息,老同学郑永华因为疲劳驾驶,在拉木料时发生了车祸,人当场离世。说是8月10日在他老家的村庄举行葬礼,希望有时间的同学,能够为其送上最后一程。
他才51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在春节时我们还在一起聚餐,如今才短短的半年时间,从此就阴阳两隔。
郑永华在高中时曾是我一年的同桌,他为人豁达外向,也比较仗义,在班级里人缘不错。
在当年的高考中,郑永华落榜了,不知什么原因,原本成绩不错的他,没有选择复读,离开校园的他,在上海跟着一位修车师傅学习了四年,然后他回家在镇上开了第一家汽车修理店,同时还兼补胎等业务,据说生意还不错。
也正是因为郑永华的存在,我们班级同学聚会的次数,比其他任何一个班级的频率要高,因为郑永华喜欢张罗事情,而且每次聚餐,大多都是他掏钱。而且在2009年的秋天,同学张怡秀的老公生病,郑永华一个人就资助了5000元。
因此,大家都称他“郑老板“,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到他的店里坐坐,有时他到我工作的城市进汽车配件,也会一起吃饭,彼此的友情在岁月里慢慢升温。
但在2014年的6月,郑永华却告诉我,他的修理店关门了,一是因为镇上类似的店多达四家,生意每况愈下,二是因为妻子身体不好,他把店处理掉,筹集了一些资金,用来给妻子看病。
由此,我也了解到,在老家的乡镇创业,赚钱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2016年的春节,我在回家时知道郑永华贷款买货车的消息。同时也知道了他的妻子虽然乳腺癌动手术保住了性命,但已经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所有的压力全部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郑永华有一儿一女,女儿今年读大三,儿子今年高考成绩也不错,听说考上了南京工程学院。美好的生活,似乎在向他招手,但殊不知一场车祸,将他这个家庭彻底推向了深不见底的深渊。
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不经意的来,不经意的去,刺得心拨开一层层深处的疼。
郑永华走得太突然,一句话也没有留给自己的亲人,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地,他的老母亲和妻子儿女不知要怎样面对未来的生活。
葬礼当天,郑永华的母亲一直声泪俱下地哭喊着:“我的儿啊,你撇下我们走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啊?”那种哭声就是撕心裂肺,那种哭声就是肝肠寸断,站在一旁的我也禁不住满眼热泪。
我们同学一共去了11人,有些无法赶来的同学,也让班长带来了礼金,在上礼金时,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拿100元,也有拿两百元的,刹那间,我心里忽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
而我反观那些同学,上完礼后便交头接耳,说到动情之处,有人还忍不住哈哈大笑,引来不少村里人的侧目。
吃午饭时,有六位同学嫌农村的宴席太不卫生,开车到镇上的饭店用餐。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也无权干涉任何人,但很显然,郑永华的离世,在一些同学心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下午三时是出殡的时间,哭声和唢呐声,奏出一曲悲切的哀乐,在院内久久地迂回,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二十多年的岁月,如同流水一般,静静消散,留给我的,是一片心痛的回忆。
四点十五分,葬礼结束,我和郑永华的家人告别,我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装了两千元的信封,塞给了他的母亲,对她老人家说,这是几个远在他乡同学的一点心意。
我走出院子,在门口处,几个同学正在激烈地争论,有人说当晚去街上新开的一家棋牌室好好玩玩,有的说想去按摩,也有人说到一家酒店尝尝家乡的美味,他们的举手投足中,似乎郑永华的离世,和他们毫不相干。
于是,在那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决定,默默退出了同学群。
人到中年,当历经了一定的事情,看透了一些人之后,交友方面一定要学会适当做减法,远离那些不能相互成就的朋友。有些人虽然常常出现在你的酒桌上,说不定他却是你生活的蒺藜,不但不能带给你帮助和安慰,反而还会挤压你正能量的空间。
人这一辈子,能拥有一两个真心朋友,就足够了,剩下的,还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人身上吧。
昨夜,沉寂、幽静。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想着郑永华生前的点点滴滴和部分同学葬礼上的举动,我一点也不后悔自己做出退群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