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SEKA车架、大牌头盔!2021环法征文火热进行中!你的爱车、骑行装备品牌是否曾出现在环法赛场上呢?只要出现过,不管是出现在今年还是三十年前的环法,不管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你都可以分享自己的骑行故事、骑行装备,有机会赢车架大奖!

今天由“岑非凡”与我们一同分享他的KUOTA K-UNO,一起来看看吧。


在介绍这台疯狂战车的来龙去脉之前,请让我先用短暂的篇幅来讲一讲KUOTA这个历史并不悠久的意大利小牌子和标题中“环法大牌”之间的渊源。

初现环法

将时间线推回并不怎么遥远的2008年,这个当时来自意大利的小品牌赞助了一支法国次级洲际职业队——Agritubel车队,这两者看着像是“弱弱联手”,但却开启了属于KUOTA这一个年轻品牌奇妙的大环赛首秀,得益于ASO组织发放的外卡(ASO当时的外卡基本都会偏袒给法国的二级车队,虽然现在也是),这支二级车队在当年成功登上了环法的舞台,KUOTA这一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意大利小牌战车也和这些幸运的车手一同出现在了环法第一赛段的起点线上,随着引导车汽笛声响起与高音喇叭中那一句“C'est parti”,这9位来自Agritubel车队的车手和他们跨下的KUOTA KOM战车踏上了2008年环法的征程.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

▲2009赛季Agritubel车队阵容一角(法国味很纯)

一日黄衫

在2008环法的前两个平路赛段,Agritubel车队和他们的KUOTA战车并没有什么作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还是年轻小将的巴尔维德在第一赛段的缓上坡冲刺中击败了同样年轻的吉尔伯特(有趣的是,这两位车手居然都还在今年环法的赛场上,让我们祝他们老树发新芽,继续能取得好成绩)。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巴尔维德职业生涯至今唯一一次穿上环法的黄衫,或许我们还有机会见到下一次?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

▲2008环法第一赛段,巴尔维德获胜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3)

▲巴尔维德和他的西班牙储蓄银行车队

话题撇回到Agritubel车队和他们的KUOTA KOM,第三赛段是一个漫长的伪平路赛段,我们的主角Agritubel车队派出了大费卢(Romain feillu)进入了这个赛段的突围集团,由于巴尔维德和他的西班牙储蓄银行(移动之星)车队的主要阵容为爬坡型副将(和2008年环法路线有关),未能有效控场,而冲刺车队后知后觉地接管比赛时,兔子的领先优势已经难以挽回,3人突围集团出乎意料获得胜利。

而拿到赛段第三的Agritubel车队的大费卢更是不可思议地穿上了黄衫。一个来自外卡车队24岁法国小将居然穿上了黄衫,这放在现如今的环法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是对于当时的大费卢和他的Agritubel车队来说,如何将这件承载着全部法国车手梦想的黄衫尽可能穿久穿稳才是当务之急。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4)

▲2008环法第三赛段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5)

▲大费卢穿上黄衫

但是,环法毕竟不是童话故事,也并不是所有的法国车手都能像阿拉菲利普一样得到这件黄衫BUFF的加持,在第四赛段这一场近乎疯狂的短途个人计时赛,也许是前一天长距离突围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又或者是这位更突出冲刺能力的法国古典赛车手确实不擅长个人计时赛这一种残酷的“真理之战”。

最终结果是,大费卢在第四赛段的个人计时输给了赛段冠军舒马赫4′40″,彻底告别了这一件穿在他身上不过半小时的黄衫,相信他和他的KUOTA KUEEN-K战车都已经竭尽了全力。Agritubel车队在2008年环法之后的赛段再无太出众的表现,KUOTA这个意大利小牌的第一次环法之旅伴随着Agritubel车队跌宕起伏的表现也基本可以打个及格分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6)

▲大费卢在第四赛段的痛苦面具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7)

▲过线后后筋疲力尽费卢他的KUOTA计时赛车,

再创新高

时光荏苒,一个赛季过去了。2009环法即将打响,让我们跟随KUOTA的足迹,将目光从那一场阿姆斯特朗和康塔多的史诗宫斗剧移到老朋友Agritubel车队身上,在第七赛段崎岖陡峭的的安道尔山道上,Agritubel车队的小费卢(Brice feeillu 大费卢的弟弟)通过长距离突围取胜。

这位年轻的法国爬坡手在最后500米发动决胜进攻最终傲立山巅,他跨下的KUOTA KOM战车也成为了车坛媒体的焦点。当然,那天的最大焦点是康塔多对阿姆斯特朗发动的进攻和阿姆斯特朗表现出了令全世界唏嘘的疲态。值得一提的是,费卢兄弟在2009环法表现出色,拿下了三个赛段前5。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8)

▲小费卢在2009环法第7赛段取胜

暂时分别

在2009赛季过后,Agritubel车队成为了历史,KUOTA开始了与AG2R车队为期2年的合作,但当时的环法还是康塔多、施莱克、埃文斯巅峰相争的时代,这支法国老牌总成绩车队和他们的KUOTA战车在环法的多数时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但得益于AG2R的阵容深度保障,在KUOTA赞助AG2R的这两个赛季中,车队仍然保持着每年一个环法赛段冠军的入账,而且这两年的KUOTA队版涂装是我觉得最好看的!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9)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0)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1)

▲科菲迪斯车队和KUOTA战车的卡通形象

结缘KUOTA

行了,关于KUOTA品牌和环法的渊源告一段落,开始进入正题,差点以为自己在写车坛往事呢。这个奇幻的故事发生在2020年4月。笔者正被疫情困在家上网课,突然某天清晨在回“翻车鱼”消息时,突然眼睛一瞥看到了车架出售,这个简洁但是带点“梦幻”的标题,以及200元标价和这仅有一张图片里的五通上的这半个红环。

作为一个身御百车的车手DNA瞬间动了,这个车架估计不简单,我立马点进去向这个连芝麻分都没认证的神秘卖家一阵疯狂试探,最终得到了一个布满灰尘的KUOTA车架躺在脏乱水泥地面上的照片,这种奇异的反差给了我一种难以言表的视觉冲击力。居然让我这个在家躺尸的大学生从心底燃起了要带着个车架脱离苦海的冲动。因为300块不仅仅是能让冠希老师脱离ganster折磨的关键资本。同时对于我这个每天只有20元吃早餐的大学生来说也是相当的一笔巨款了。本着专业所学的会计原则中的谨慎原则,我决定先利用10分钟上个Google查查这个KUOTA车架是什么来头。

凭借这张模糊图片上尘封之下依稀可见的字母。这好像是个KUOTA K-UNO车架,我百度查到了KUOTA中国代理商发的文章,这个K-UNO型号是KUOTA产品线中的顶级耐力型号,但是代理商图里的车架和我要解救的这个坐管夹细节好像不太一样,我估计这应该是一个老款的K-UNO。

最后,我在Google上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出了结论,这是一个2015款的KUOTA K-UNO顶级耐力车架,但这会不会是寨碳呢?我又花了5分钟快速咨询了某“国碳”大厂,得出结论就是,那个遥远年代的KUOTA并不存在寨碳这个说法。到了这一步,再不出手属实可惜了,最终我还是欲望击溃了理性,就像波加查最终绝杀了罗格里奇一样,点下立刻付款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只剩亢奋。虽然我也有顶级车,但是这种捡漏的快意比买新车来得热烈得多,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小插曲,就是买家让我先款100再拍200,说是“定金”。先款向来是平台交易的大忌,但是冲动的我已经连配套车架的骑行服都选好了,早已顾不得留一手谨慎操作,决定莽一把。还好,最后还是得偿所愿。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2)

▲2015款KUOTA K-UNO整车配置为9070套件 老王轮组

在怀着忐忑的心情苦等3天之后,我收到了这个车架。当我看到快递箱是个大箱子而不是个什么小盒子之类的时候,心里可算松了一口气,到手拆开第一印象就是好脏,第二印象就是没有尾勾!没有尾勾是什么概念,举个小例子,之前用的LOOK 986断了一次尾勾换一个要500。我当时对KUOTA这个品牌的了解相当有限,因为小牌子的配件一般都很贵,但是还好在某宝的“尾勾大全”问了一下后才发现是虚惊一场,是一个挺普遍的规格。座管和腕组之前在Google上查到的资料显示都是很普遍的规格(小品牌,洋垃圾车架捡漏第一重点!)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3)

▲忐忑的开盲盒时间

打开包装之后,呈现在我眼前的便是一个布满灰尘的S码KUOTA K-UNO车架,我从房间角落里抽出了一根神似某意大利品牌的国产前叉便将车架组立了起来。这根前叉和车架居然有一种扭曲的契合感,我便将寻找原装前叉的工作暂时放下。毕竟,前叉能用就行咯。

车架很轻,作为一个2015年的S码耐力型车架能有870g的重量已经是相当出色了。为什么我在买的时候能知道他的码数是不是合适我呢?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凭谷歌上国外车手发出各码数车架的图片,将几何特性来代入商家图片中进行解答(没办法,卖家说他是看工厂的,不懂这些七七八八的。)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4)

▲擦拭干净后的车架组,可以看出并没有安装过

将前叉改成黑色后再装上轮组,这支来自2015年的车架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下图的配置是来自ZOOM的10°把立配上一根短reach小弯把以及ZOOM后飘座管,这个设定让整个车架充满了竞技感。不过这个设定有些偏舒适,没法给我提供一个更气动的下把位姿势(因此我在这架车上频繁更换过各种把组,之后图片里的把组代表了不同时期因个人设定风格的转变)。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5)

配置详解

车架到手了,按理说是时候开始装车了。但是我此时方才恍然大悟,我的手头好像并没有足够的资金让这只顶级车架重现当年的辉煌。好在经过Google上的一阵疯狂科普,真正确定了这个车架是能安装机械变速套件之后。我的心里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能用机械变速,价格便能够超级下探,毕竟车便宜没关系,主要是有和没有的区别。于是我马上开始了某宝和鱼塘双线作战,妄图用手中有限的资金来给这台KUOTA K-UNO创造无限的可能。最终我用总价1420元完成了这台车最初的雏形。

低配置问题不大,反正车架是顶级,日后慢慢升级肯定还来得及!但是2020年4月的我做梦也没想到,就在一年多后的今天,Shimano套件的价格已经直线起飞,这半套R3000陪伴我的征程估计还会很长很长。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逐个零件分析的阶段。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6)

▲装好后未完全定妆(轮组没到)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7)

▲第一次夜骑测试

零配件介绍

下图是暂时定妆后的完全体(2021年7月9日训练过程中随拍,大概是装车使用了一年零3个月后),把组为一根40cm的传统弯把配合110mm的6°把立,坐管由后飘更换为直头(以求获得更激进的骑姿势)。把组方面为一个STS的设定,毕竟我从小就不用垫圈的。目前整备重量为7.9Kg,属于一个相当平庸的的重量(针对于这一支890g的车架并且是单盘系统来说)。介绍完了整体设定方向,让我们继续深入。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8)

▲耐力车架 传统弯把,一看就是古典赛车手

变速系统方面,我选用了半套Shimano R3000,岛野家族当前产品线中唯一的9速套件。之所以选用9速套件主要是因为能进一步减少在飞轮和链条上的支出,同时能降低更换磨损件的成本。至于齿比绵密与否,就我个人来说其实并不是非常敏感,我对齿比的理解只有踩得动和踩不动的区别,这个齿踩不动可以再上一个齿,要是偏轻就加快踏频调整节奏。毕竟作为车手,调整节奏和掌握变速输出的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说到配件本身,右手是一个普通的R3000手变,而左手为一个更普通的公路车刹把。此举并不是为了致敬某支曾经横扫环法的美国车队(美国邮政车队在高山赛段依靠这个奇怪设定拿下了1999到2000年的环法冠军。虽然夺冠了,却没完全夺冠)在1999-2000环法的诡异设定,而是因为确实已经囊中羞涩。并且这一支浩盟的铝合金曲柄以及这张42T正负齿盘片会让我再买一只左手变的行为显得更不明智。

传动系统是日驰的9速28T飞轮配合YBN的9速链条,很经济的搭配。但缺点是链噪会比较大,加上终点线的湿性链条油后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曲柄组是一根浩盟的铝合金曲柄配合了一张42T的正负齿盘片,这个齿比范围对于我在起伏路况的日常训练使用还是很够用的。

关于正负齿盘片的选择,个人建议首先得考虑车辆的用途,根据实际的路况和个人能力来综合考量。并不是说别人就算用54T单盘也能在起伏路拿冠军,你换了54T你也能有一样的统治力。当然,多备几张盘片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19)

▲R3000手变,坚固耐用的典范,主要是便宜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0)

▲如果是强迫症患者换单盘系统,不建议省左手变速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1)

▲使用一年饱经沧桑的R3000后拨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2)

▲皮实耐用的浩盟曲柄与42T正负齿盘片(盘钉螺丝垫片加固)

和身体直接接触的部位是改善一台车直接体验的重中之重,但是这个方面也是不同的车手之间差异最大的。这台KUOTA的坐垫选用了车友馈赠的一个老款Romain evo,没有什么理由,个人感觉舒服就完事。把带用了一条购物平台上最爆款的海绵把带,抛开这一位数的价格不谈,我也比较喜欢这种偏软的持握感,个人用着感觉比几百块的Guee超轻把带舒服(非引战,我比较喜欢那种偏软而饱满的握感)。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3)

尾声

最后来讲讲轮组、外胎、夹器这三个对骑行体验影响比较大的部件。这也是能够比较客观衡量一台车具体性能的关键组件。

轮组是一个很经济的国产30高铝圈,但是有着比较出色的重量,实秤大概在1700g左右。有着一对响度比较大而响数不太密集的直拉花鼓,具体性能的话,我不是那种说能踩出轮组软硬的大腿,但是至少这对轮组能做到在我骑着这台KUOTA每一次被拉爆,每一次在集团尾部疯狂挣扎的时候,也不会把被击败的原因归咎到轮组不够好这个方面。总之是够用了,没错,够我用了。

一条不错的外胎对于骑行感受的提升很大,在我逛遍所有闲鱼的清仓外胎后,最后选定了这对Innova-pro,两位数一对的极致售价配上象征着公路车界无上至尊的“Pro”标识。并且拥有着不会被车友嘲笑落后于时代的25C主流胎宽,同时能将单条重量做到250g,这很难不让我立刻付款。

夹器选择了一个国产双轴,这是个很经济导向的结果。其实并没有什么好介绍的,双轴夹器不论是从手感还是刹车力度都远远比单轴夹器出色。这一对夹器我用下来发现手感其实还行,抛开一对460g的重量和不耐磨的劣质刹车皮不谈,还是一对相当有性价比的夹器。好的刹车对于车手的作用无异于一件复活甲,如果抛开经济方面因素不谈,个人还是建议使用105级别以上的夹器。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4)

▲Innova-pro 25C外胎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5)

▲夹器

尾声

这台KUOTA K-UNO的大体配置情况已经介绍完毕,时至今日,我也已经使用了它一年多了。他是我所有的战车中最最便宜的,但却也是我骑得最多的。KUOTA车架的起脚发力很硬朗,同时又得益于它偏耐力车架的几何,在高速下坡中能给我一个很稳定的操控感。摇车的感觉属于比较轻盈的,一起骑车的小伙伴都说我骑这台KUOTA摇车有一种独特意大利风味(指摇车像法比奥·阿鲁),那还有没有别的特性呢?有,便宜!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6)

▲少见的清洗干净的照片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7)

▲UCI禁止的花式气动姿势之一

环法车配色(我的环法大牌捡漏车手的)(28)

▲背影确实有点像阿鲁

结尾还想说,骑车对我来说是一项竞技体育。在我的眼中,公路车这项运动中仍然是强者为先,而非器材为先。公路车对我来说是一个竞技向的运动器材。这台KUOTA虽然很廉价,配置也没有那么出色,但它并没有在我需要它发挥作用时拖我的后腿。骑着这台廉价的战车丝毫没让我减少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反而因为这捡漏成功的经历让我竖立对它继续升级的信心。骑车说到底,关键的永远是人,车只是有和没有的区别,如果对骑车这项运动本身失去了兴趣,那既使拥有再顶级的器材也难以让这一份热爱重燃。

体育。在我的眼中,公路车这项运动中仍然是强者为先,而非器材为先。公路车对我来说是一个竞技向的运动器材。这台KUOTA虽然很廉价,配置也没有那么出色,但它并没有在我需要它发挥作用时拖我的后腿。骑着这台廉价的战车丝毫没让我减少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反而因为这捡漏成功的经历让我竖立对它继续升级的信心。骑车说到底,关键的永远是人,车只是有和没有的区别,如果对骑车这项运动本身失去了兴趣,那既使拥有再顶级的器材也难以让这一份热爱重燃。

顶级的器材也难以让这一份热爱重燃。

最后引用车王艾迪·莫克斯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

Ride as much or as little, or as long or as short as you feel. But ride. —— Eddy Merck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