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兰 通讯员 袁进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守护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守护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勇担责任护佑健康)

守护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本报记者 钱兰 通讯员 袁进生

从当年资不抵债的小药厂,发展成为总资产40亿元的大型制药企业;

当年厂区面积不足50亩,如今已建成1300亩的“健康科技产业园”;

当年企业不足200人,如今员工已近5000人……

18年来,曹龙祥凭着一腔热血创造了一个个神话,创办了一个现代化、高品位、园林式的制药企业——江苏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将加快‘规模化、资本化、国际化’进程,力争2018年实现销售超过100亿元,‘十三五’销售超150亿元。”对济川未来的发展,曹龙祥充满信心。

临危受命,一年将企业扭亏为盈

1976年,高中毕业的曹龙祥光荣入伍。6年的军旅生涯,他有一半是在军医岗位上度过的。

1981年,曹龙祥回到了家乡泰兴,来到乡镇企业——泰兴市第二水泥厂,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水泥厂的当家人,让一个亏损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江苏华翔集团”,成为“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

1998年,曹龙祥被泰兴市领导“点将”,接手亏损达2000多万元的泰兴市制药厂,理由是“个人素质高、管理能力强”。

亲戚、朋友、战友见此情景,纷纷劝他,千万不要放着好日子不过,这个烂摊子不能接。曹龙祥几度思量,依然不为所动。

1999年秋,曹龙祥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旧体制,实行改制重组,重新组建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对原国营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将130多人推向营销市场,200多人下岗分流。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骂娘的,说情的络绎不绝,巨大的压力铺天盖地向着曹龙祥压来,但他没有退缩。与此同时,曹龙祥提出了“同舟共济、海纳百川”的企业精神。

1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曹龙祥熬红了眼睛,累垮了身体。风波终于平息,人心稳定了,企业走上了正常的运行轨道。1999年,济川制药实现销售收入4811.65万元,实现利润112.09万元,企业一年扭亏为盈。2001年,在承担“不良资产、多头债务”的沉重包袱情况下,曹龙祥对企业再次进行了改制,组建民营性质的企业集团。

慧眼识珠,看中别人放弃的潜力产品

企业度过危机,曹龙祥开始寻找新的产品、新的发展机遇。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四味最普通的中药提取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某家上市企业对此产品一直难以销售和推广,准备出售该药。曹龙祥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后判断,这是一种治疗常见病的药物,一定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于是,曹龙祥果断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买了回来。

“当时我们没有研发中成药的基础,也没有提取的设备和技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算是冒险之举。”曹龙祥投入1800多万元实施GMP 改造,兴建了中药饮片厂,并研究出获得国家工艺优秀奖的纯中药提取技术。因其疗效显著,蒲地蓝前3年的销售超过5000万元,在全国口服类中药用药中连续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清热解毒类口服中药的第一品牌。

十多年来,济川药业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建立了集团药物研究院,大力开发中西医药、中药日化、中药保健新产品,目前拥有儿科、妇科、消化科、呼吸科、老年病等5大领域十多个剂型、180多个规格的国药准字号产品群。

为强化药品质量,曹龙祥推行GMP常态管理,实施生产管理“零差错”和产品质量“零缺陷”精细化工程。公司现有的口服液、冻干粉针、颗粒剂等十多个剂型的生产车间,按照美国及欧盟标准设计建造,配有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全部通过国家GMP认证。“那时候,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做认证是送死,不做是等死,因为投入太多,风险自然很大,一般企业只能通过一到两个,而我们公司一下子获得五个GMP认证。”曹龙祥说。

曹龙祥还积极推进资本运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2002年,兼并原泰兴医药公司。2009年,收购天济药厂,成功救活四家濒临倒闭的企业。2013年12月,济川药业在上交所A股成功上市之后,曹龙祥又趁势而上,积极实施资本运作,先后投资15亿元,与万鸿集团、康桥资本、易明药业搭建资本联动机制,形成了多元化的资本运营布局。2014年,曹龙祥果断决策,成功并购陕西东科药业,致力发展中药产业链,扩大中药产品群。

2015年,济川药业名列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第43位。

以人为本,为员工建造温馨家园

多年来,曹龙祥着力打造家园式的企业,让员工享受家庭般的温馨。

走进济川,一种蕴含企业个性特色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茁壮的香樟树连绵成行,青翠欲滴的灌木造型别致,红绿相间的花坛争奇斗艳,一片片草地绿茵似毯。

厂区内拥有“大医千秋”文化墙、“岁月遗香”中药器皿长廊、“水塑船魂”音乐喷泉、群芳济世和饮水思源群体雕塑等16处景观,19层智能化办公大楼,清澈的玉带河,设施齐全的同心园公寓,宽敞舒适的职工大小餐厅,以及集餐饮、娱乐、会务于一体的迎宾楼,功能齐全的体育馆,为全体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让每一个加盟济川的员工,走进公司就能感受到“家”的氛围。

2007年11月,济川药业成立了集团商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办了医药行业EMBA济川班、MBA济川班,来自企业外部的行业专家、管理专家、高校教授和标杆企业的专职培训师、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专家、业务骨干等专业讲师团队,成为济川药业的聘任老师。

公司出台了小生日300元、大生日500元的给父母邮寄“生日感恩金”活动方案,同时倡导员工开展“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次问候、每年一次体检”的“三个一”感恩父母行动。

“制药企业做的是健康事业,身体健康了,还要心理健康,身心健康了,还要社会健康,这同样是做健康事业。”员工家属生病住院、子女结婚或高考被名校录取等等,曹龙祥都不忘会送上一份礼金。

如今,济川药业人才济济,一批批博士、硕士落巢而至。一家集中西医药、中药日化、中药保健产业,专事药品研发、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正在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