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教师的含义(之名的本义出自哪里)(1)

人们一般将学校的教师尊称为老师,然而对于老师这个名称的来源,却没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即使这个问题,问到一些专家学者,也不一定能够回答上来。即使回答了,也是答非所问,连他们自己都不能自信,连他们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那么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居然如此难回答。当你看完笔者的考证分析之后,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现在这里。从此你就会知道老师本义,也就知道老师和教师的区别,也就是说当今所称教师的人,并不一定可以称为老师。教师仅是一种职业,又名教书先生,他所能给你的一般仅限于书本的知识。而老师能给你的却是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智慧。在此,这个“老师”实际上是有专门所指,那就是这个“老师”意指的就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

老师和教师的含义(之名的本义出自哪里)(2)

史源:《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译文:孔子对他的弟子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的智慧博古知今,通晓礼乐起源,明白道德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学习。”

论述:上述史料,毋庸置疑的说明就是“老师”一词最早的出处,而这里的“老”字意指老子的“老”,是为名词,而非形容词。这里的“师”字,孔子明确的概括:“老子智慧博古知今,通晓礼乐起源,明白道德归属,那他就是我师,我就要到他那里去学习。”

这段史料,清清楚楚的说明“老师”之名的起源,然而为什么今天人们都不能回答出来,那就是这个问题与历史上的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有关,对于这两家学说,简单的说道家学问是超越世俗的哲学,简称:天之道。而儒家学问却是密接世俗的哲学,简称:人之道。中国历史至西汉司马迁时代,统治者为了皇家统治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了基本的治国国策,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各朝各代两千余年,直至当下,儒家思想仍然垄断着文化教育的主场。即使当下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们的骨子里仍然可称为儒家的徒子徒孙。因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想升官发财,就要好好的学习儒学。好好的学习儒学,就能够升官发财。这就是儒家的人之道。儒家的这种利己思想,正好被统治者得以充分利用,彼此不亦乐乎。

儒家至此占领了文化教育的主场,又怎能在去宣扬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学习闻道,又怎能愿意承认老子曾经是孔子老师的史实。这也就是对于“老师”之名的来源,他们刻意隐瞒,那么作为普通人又怎能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