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主品牌,长城、吉利、比亚迪等等的品牌应该很多人都能如数家珍,不过要说历史更早的自主品牌就要数哈飞汽车。可能有些稍微年轻点的车迷不太知道还有哈飞这品牌,其实哈飞的历史足迹起源较早,这些年也没跟上发展势头从而落地无人认识的境地。

辉煌历史

长安哈飞最新消息(长安把哈飞卖了)(1)

哈飞汽车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80年代初由军转民开始进入汽车产业。刚开始也是通过逆向研发成熟产品,推出“松花江”牌微型车。并且在1989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定为一号工程,销量也随之高涨;据统计1995年其销量位列全国微型车销量前三,占微型车总销量的19.26%。

长安哈飞最新消息(长安把哈飞卖了)(2)

从微面发家的哈飞自然不甘于只有面包车,它希望往更高端的定位出发,于是乎2002年,哈飞与宾法公司再度合作,共同开发出哈飞路宝两厢轿车,在当时来看,哈飞路宝的设计理念和外观设计也都相当新潮。之后的哈飞似乎铁了心要做轿车,推出以三菱Dingo为原型的哈飞赛马、赛豹3、赛豹5;只可惜产品的竞争力和售后服务以及质量等原因,这些车都没有让哈飞有“飞”起来的资本。

销量累累下跌,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的哈飞早已债台高筑,2009年政府促成了哈飞、昌河与长安的兼并重组,结果同样并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哈飞汽车历史负债沉重,二是2009年被中国长安集团收编后,由于央企重组、发展战略失误等颇为复杂的原因,导致哈飞汽车逐渐走向边缘化。

重新出发

不过前段时间有消息指,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金唐奕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哈飞制造,并且发展方向是目前国内最为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长安把哈飞股份转让给新东家。

长安哈飞最新消息(长安把哈飞卖了)(3)

其实早在2014年,哈飞汽车正进行改革以求走出困境之时,其内部就以“代工、寻求社会资本实现混改、发展新能源”视为哈飞汽车未来的三大路径。这次的重组无疑是三大发展路径当中的有力一步。

新的疑惑

既然是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那哈飞制造如何造车?据了解,哈飞股份是把资质、品牌、技术全盘转给了哈飞制造,相当于是拿这些资产入股,未来新能源公司可以使用哈飞品牌,但也不排除使用自己的新品牌。

长安哈飞最新消息(长安把哈飞卖了)(4)

这样一来,发展新能源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生产资质就已经解决。要知道现在新能源声势浩大的蔚来、威马、车和家等都还没有解决资质问题。资质解决了,技术问题也是最大的难题所在。

哈飞原本生产燃油车,把燃油车整车架构改为新能源车的做法也不少见,比如比亚迪戴姆勒的腾势就是以奔驰的架构与比亚迪电驱动技术进行整合。哈飞股份目前手中还有接近200项技术专利,很大程度会转入哈飞制造。

长安哈飞最新消息(长安把哈飞卖了)(5)

除去哈飞股份带来的车辆架构技术,新能源车方面的三电技术与造型设计对于目前的哈飞制造来说尚未到位。因此大股东金唐奕丰通过运作成立了哈飞汽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庆金唐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

何去何从

毫无疑问,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势头是不会变的,先不说好坏,单是政策创造的机遇就能让不少企业谋到出路,但市场环境不像政策保护下那么一马平川。放眼国内外,借助社会资本与技术进入新能源市场的方式都不多见,那就更难谈论输赢。

长安哈飞最新消息(长安把哈飞卖了)(6)

唯一能让人稍稍放心的是,哈飞在电动车领域并非一穷二白。多年前哈飞就曾经与美国CODA合作,以哈飞赛豹的底盘和天津力神的电池制造低价电动汽车。往微观方向看,哈飞的电动车历史尽管不是空白,但新能源车核心的三电(电驱、电池、电控)技术却是千头万绪。以及在推广销售方面如何开展工作,是借助关注度高的汽车共享方式还是依靠租赁作为销售渠道,这些问题都需要哈飞去逐个击破。

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哈飞风光时期的那般单纯,竞争激烈程度、进化演变速度都非昔日可比,如何利用资本与技术加持下的动力重新发展,哈飞真的要认真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