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地图的特性与分类9.1.1.1地图的特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地图学知识概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图学知识概要(地图概述理论学习)

地图学知识概要

9.1.1地图的特性与分类

9.1.1.1地图的特性

地图以其特有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抽象概括法则表现地球或其他星球自然表面的时空现象,反映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人文现象的状态、联系和发展变化。

基本特性:

(1)可量测性

(2)直观性。

(3)一览性。

9.1.1.2地图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

1)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是反映地表基本要素的一般特征的地图。它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它的首要任务在于正确地反映地域分布规律和如实地表达区域地理特征。因此,普通地图全面反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及其他标志,而不是突出表示其中某一种要素。它们在地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精度、完备性、概括性和表示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图的比例尺。

一般来讲,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内容的概括程度也就越大

2)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是根据需要着重反映自然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专业要素的地图,它集中表现某种主题的内容

2.按比例尺分类

地图按比例尺分类是一种习惯上的做法。在普通地图中,按比例尺可分为

(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图

(2)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在1:10万~1:100万之间的地图。

(3)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万的地图。

3.按制图区域范围分类

按自然区域划分,可分为:世界地图、大陆地图、洲地图等。

按政治行政区域划分,可分为:国家地图、省(区)地图、市地图、县地图等。

4.按使用方式分类

可分为:桌面用图(如地形图、地图集等)、挂图(如教学挂图等)、随身携带的地图(如小图册、折叠地图等)、专用地图(如盲文地图、航空地图、航海地图等)等。

5.按介质表达形式分类

可分为:纸质地图、丝绸地图、塑料地图,以及以磁盘、光盘为介质的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等。

6.特种地图

利用特殊介质制成或以特殊形式显示的地图。是为适应一些特殊环境所需而制作,在内容上与常规地图差别不大,主要是在地图基质材料和生产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它随着特种用途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如绸质地图、夜光地图、塑料拼图、立体地图、盲文地图等。

9.1.2地图语言

9.1.2.1地图符号

根据地理要素的抽象特征,地图符号可以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地图符号按比例尺关系可分为不依比例尺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和依比例尺符号。

地图符号有形状、尺寸、色彩、方向、亮度和密度6个基本变量。

地图主要依据符号的图形、尺寸和色彩来反映事物的数量和质量;

地图符号尺寸的大小与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和读图条件有关。

9.1.2.2地图色彩

色相主要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如淡水用蓝色,咸水用紫色;

亮度和饱和度通常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和重要程度。

地图上一般重要的事物符号通常用较浓、艳的颜色表示,

而次要的事物符号用较浅、淡的颜色表示。

9.1.2.3地图注记

地图注记通常分为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数字注记和图外整饰注记等。

地图上一般根据被注物体的特点,注记有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4种布置方式。

9.1.3地图内容

地图的内容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或主题要素)、辅助要素构成,通称地图“三要素”。

9.1.3.1数学要素

地图的数学要素包括地图的坐标网、控制点、比例尺、定向等内容,是地图制图的基础。

(1)坐标网指地理坐标网(经纬线网)、直角坐标网(方里网)。

(2)控制点指平面控制点(天文点、三角点)、高程控制点(有埋石点的水准点)。

(3)比例尺指地图的缩小程度,是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位置水平距离之比。

(4)地图定向指地图的三北方向,一般通过坐标网的方向来体现。

9.1.3.2地理要素

(1)对普通地图而言,地图的主体是基本地理要素,它表示了制图区域最基本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要素,主要有独立地物、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土质与植被、境界线等要素。

(2)对专题地图而言,地图的主体是主题要素,它表示了制图区域所要反映的专题要素和为专题要素进行地理定位的地理基础(地理底图)要素。

专题要素是主题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表示方法来描述专题内容的数量、质量或分布特征。

9.1.3.3辅助要素

为方便使用地图,在地图的图廓(或主图)外,除注明图名,还配置有供读图用的工具性图表和说明性内容,统称为地图的辅助要素。

它分为读图工具和参考资料。

读图工具图表主要包括图例、图号(图幅编号)、接图表、图廓间要素、分度带、比例尺、坡度尺、附图等;

参考资料指说明性内容,主要包括编图及出版单位、成图时间、地图投影(小比例尺地图)、坐标系、高程系、编图资料说明和资料略图等。

9.1.4.2投影变形

由于椭球面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投影必然会产生变形。

这种变形表现在形状和大小上。

三种情况:

长度变形、

面积变形

角度变形。

9.1.4.3投影分类

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和构成方式进行分类。

(1)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有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

(2)按投影构成方式分类可分为几何投影、条件投影(或称非几何投影)。①几何投影:特点是将椭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辅助面上(见图9-1-1),然后再展开成平面,如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等。

②条件投影:是在几何投影的基础上,根据制图的具体要求,有条件按数学法则加以改造形成的,如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等。

9.1.4.4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

1.圆锥投影

正轴圆锥投影投影的变形大小随纬度变化,与经度无关,即同一条纬线上的变形相等。

与圆锥相切、相割的标准纬线上没有变形。所以,标准纬线的选择决定了图幅内各部分的变形分布,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在双标准纬线之间为负向变形,在以外为正向变形。这种投影方式最适合于中纬度地带沿东西伸展区域的地图使用,

2.圆柱投影

等角圆柱投影(墨卡托)具有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的特性,因此最适宜于编制各种航海图、航空图。

3.方位投影

方位投影可视为将一个平面切于或割于地球某一点或某一部分,再将地球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到此平面上。

该投影具有从投影中心到任何一点的方位角保持不变的特点。等变形线为同心圆,最适宜于表示圆形轮廓的区域,如表示两极(南、北极)地区的地图。

9.1.5地图分幅、编号、比例尺与定向

9.1.5.1地图分幅通常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分幅形式。

1.矩形分幅

矩形分幅一般用于依区域为制图单元的地图及工程建设方面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2.经纬线分幅

图廓线由经线和纬线组成,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图廓为曲线的梯形。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大区域的分幅地图多用经纬线分幅。

1.1:100万比例尺地图的编号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采用“列行”法编号。

(1)列:从赤道算起,纬度每4°为一列,至南北纬88°各22列,用大写英文字母a、b、…、v表示。

(2)行: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每°为一行,全球分为60行,用阿拉伯数字1、2、…、60表示。

每幅l:100万地形图划分为

(1)1:50万:2行、2列;

(2)1:25万:4行、4列;

(3)1:10万:12行、12列;

(4)1:5万:24行、24列;

(5)1:2.5万:48行、48列;

(6)1:1万:96行、96列;

(7)1:5000:192行、192列。

9.1.5.3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实地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通常有数字式(数字比例尺)、文字式(文字比例尺)、图解式(直线比例尺、复式)等形式。 0.1mm

地图定向

为了地形图使用的需要 规定在 1:25w 1:5w 1:10w 比例尺地形图上绘制出三北方向

(1)真北方向:过地面上任意一点,指向北极的方向叫真北方向。对一幅图,通常把图幅的中央经线的北方向作为真北方向。

(2)坐标北方向:纵坐标值递增的方向称为坐标北方向。大多数地图上的坐标北方向与真北方向不完全一致。

(3)磁北方向:实地上磁北针所指的方向叫磁北方向。

2.一般地图定向

一般地图通常采用真北方定向。

-利用1:5万地形图编制普通地图集市、县图时,用于框幅定向的是地形图上(d)方向。

a.平面坐标z b.平面坐标y c.磁北d.真北

解析:图幅的中央经线的北方向作为该图幅的真北方向

-下列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b)。

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

b.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

c. 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

d.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

解析:选项a、c、d关于非比例尺定位点位置的描述是正确的。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底部直角的顶点,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对地图上地物、地貌符号的样式、规格、颜色、使用以及地图注记和图廓整饰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是测绘标准之一,被称为(a)。

a.地图图式b.设计图式c.整饰规定d.图式规定

解析:地图图式是对地图上地物、地貌符号的样式、规格、颜色、使用以及地图注记和图廓整饰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是测绘标准之一。选项c(整饰规定)是某一生产任务的相关规定,选项b及选项d在测绘标准中没有这一说法。故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