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专题完整版首发于公众号“大地理馆”

撰文 |公子羽 制图 |苏见羽 (特别注明出处的除外)


肉桂是“桂”的第一代言人,唐朝之前文章说的“桂”多是它

汉代《说文解字》如此描述“桂”:

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

意思是说,桂是一种长在江 (长江) 以南地区的树木,被誉为“百药之长”。古人很早就发现,这种树木干燥的皮,带有浓郁的芳香,故将其作为香料,也被用于药物。

汉代成书的 《神农本草经》 认为肉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通俗地说,就是能健身、养颜、美肤。中国第一部流传神仙人物传记的《列仙传》提到: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范蠡,特别喜欢服用肉桂。

号称辞书之祖的《尔雅》说:梫,木桂。西晋人郭璞注释:“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这里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提到一个字“桂”,指的就是主要作药用的肉桂。其他的“X桂”“XX桂”“桂XX”,是借用了肉桂的“桂”,命名时间更晚。

/猫儿山:《山海经》中产桂的招摇山的所在地 /

关于桂的最早文献与地理环境记述,出自 《山海经》中的“南山经”部分这样记述:

招摇之山多桂

招摇之山,专家考证的最靠谱说法,指的是今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境内的 猫儿山 ,红军长征的老山界,就位于这里。

晋人稽含在《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

唐代《唐木草》也有“牡桂乃尔雅所云木桂也,叶长尺许,大小枝皮俱名牡桂,出邕州。”

宋代的《本草图经》说:“桂生桂阳。牡桂生南海山谷。箘桂生交趾,桂林山谷。”

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

“桂,南方奇木,上药也。桂林以地名,地实不产,而出于宾、宜州。”

以上提到的合浦、邕州、交趾、桂林、桂阳、宾州、宜州等地名,多在今广西及附近地区。显然,这些跟广西密切相关的“桂”,在文献里明确提到的是牡桂、菌桂(肉桂的别称品种)是号称“百药之长”的肉桂。

《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贲隅西。”晋代郭璞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 " 贲隅 ,今广州市番禺区 。因(肉)桂树成林的景观,秦代设立桂林郡(注:秦代行政区,远大于今桂林市区域,因区域有大量桂树而得名)。

“桂林八树”,后来演变成“八桂”,成为桂林以及广西地区的代称。如晋代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古代“八桂”代指桂林郡,桂林郡即是由桂树多而得名。

唐代大文豪韩愈则有著名诗句: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州严大夫》)

意思是说,林木匆匆的八桂大地,在湘江里流域以南。后两句,则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地貌,成为千古名句。

以这个桂为原点,又衍生了相关的“桂族天团“:如桂林、八桂、桂海、桂系、桂剧。广西不仅盛产出桂皮香料的肉桂,同时也盛产桂花树。不过,中文学名木樨的野生桂花,原生在贵州、云南、四川,后来才进入广西大地。

广西盛产的“桂”早在先秦就有,所以显然指的是肉桂,不是桂花。也就是说,广西的简称“桂”,出自炖肉的香料——“肉桂”!

从肉桂、桂花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广西区域,两种植物均有较大密度的分布

桂林是桂树多而得名的吗(广西号称八桂大地)(1)

/肉桂(中国肉桂)在中国的分布地图 /

地图制作:苏见羽/大地理馆

桂林是桂树多而得名的吗(广西号称八桂大地)(2)

/木犀(桂花)在中国的分布地图 /

地图制作:苏见羽/大地理馆

从地图可以看出,肉桂、桂花的产区,有所重合。二桂相遇在广西,很容易被混淆,也在情理之中。


编辑:萧璇/大地理馆 geo-muse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