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妈妈生病了猴子很难过(我又把自己变成了)(1)

因为疫情的原因,妈妈在我这儿过了一个多月了,这是近几年来跟我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次。我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些耐心,不能让妈妈待着不舒服。因为我几乎是翻版的妈妈,两人都是强势的性格,相处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口角。

还好,一个多月没有冲突,我照顾好妈妈的一日三餐包括水果茶饮,妈妈每天追剧、吃饭、睡觉,过得不亦乐乎。但是,就在昨晚,我又把自己变成了“一只愤怒的猴子”,完全被情绪控制,对妈妈发了脾气。

事情很简单,晚上妈妈在客厅追剧,我在卧室用平板看电影,看得正在兴头上,妈妈在客厅呼喊我的小名。过去一看,妈妈又不会操作电视了,刚刚不知动了什么键,电视关机了,可是再打开的时候她就找不到播放电视剧的那个软件了。我耐着性子给她操作好。过了不一会儿,妈妈又来了,让我再给她弄一次。我特别不耐烦地说:这么简单的事,教了八百回了,怎么还是不会弄呢!我看到那一刻妈妈的脸色有点僵,我一下子意识到,完了完了,我捅篓子了。然后后悔、自责和恐惧就象潮水一样袭来,一夜难眠。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后见到妈妈,妈妈没好气地说:看来我是该回老家的时候了,在这里讨人嫌。我心有余悸,赶快给她端上早餐,她看都不看我一眼,说了句:不用你伺候。吃完早饭妈妈继续追剧,我躲在房间反醒。

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能自如地应对来访者,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可是面对自己的生活,有时我却深感无力。我当然特别清楚现在自己对妈妈的没有耐心,来源于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强势和没有耐心,成年后我启动了内射的防御机制,活成了妈妈的样子,同时也将儿时的恐惧和愤怒的情绪投射到了妈妈身上,造成了我跟妈妈之间相爱相杀的局面。

一直在为别人做创伤处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咨询师来为我做童年创伤处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自己调理自己,及时的觉察到自己对妈妈的情绪化反应后马上调整,同时想办法不让自己内射和投射成功,最终用升华的防御机制来缓和母女关系。

所以,当妈妈用冷漠和回避面对我时,我先做情感隔离,不让妈妈的情绪影响我,然后积极地满足妈妈的需求。其实妈妈上了年纪以来,她的强势已经少了许多,更多的是怕被子女嫌弃,怕看子女脸色,怕不被子女需要。我摸到了妈妈的这个脉,于是做午饭时我象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向妈妈请教做菜的事,粉条怎么泡、蘑菇长白毛了还能不能吃等等(虽然我都会)。妈妈的脸色好看多了。中午特意做了这几天妈妈一直念叨的白菜炖粉条,并且主动坦白说自己第一次做,做得不太好吃,有点咸了。妈妈很开心地说,太好了,这是她最想吃的饭菜。

跟妈妈的这次小冲突很快就过去了,她又开开心心的了。但是,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如何处理跟妈妈之间的亲子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容易复发的、不容忽视的“病程”,一不小心就会被打回原形。作为儿女,不能寄希望于让老人有所改变,唯有通过自己的觉察和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自己成长为更成熟的自己,千万别让童年的我们绑架了成年的我们,千万别空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