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跟我说,她快三岁的儿子睡前总是喜欢摸一下她的乳房,甚至有时候下班到家抱他的时候,孩子的手也会不自觉地放到她的胸口……
“我这性教育的绘本给他读了也不少,道理也讲了一大堆。可他就是有瘾,想摸的时候可怜巴巴的看着你、求着你,让你又没法儿狠心拒绝……可这眼看就要上幼儿园了,怎么办才好?”
朋友显然对孩子的“摸胸癖”很是苦恼。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少。
除了摸乳房,有些孩子还喜欢摸妈妈的耳垂、抱着妈妈的胳膊、枕着大人的衣服、抱着毛绒玩具甚至嘴里咬着一块毛巾……
甚至有些大人也需要一些这样的物品才能入睡。艺术家Mark Nixon曾在他的的《Much Loved》中展示了一组精心拍摄的玩具照片。
从标注的玩具主人的名字、年龄等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玩具大都陪伴了主人数十年。
这些看起来有些难以理解的入睡小癖好,到底是多大的事?
实际上,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表现。
01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小动作”
“当时断奶真不应该把孩子送回老家,让他缺乏安全感,现在这么大了摸乳房的毛病还是改不了。”
同事丽丽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恼。
而她把孩子的“入睡癖”归结在了自己的强行断奶上。其实丽丽是一个很用心的妈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孩子身上,除了断奶的短暂分离,其余时间孩子都在自己身边。
很多人说,孩子恋物是父母陪伴的太少、安全感缺乏的表现。这一论述,使得一些追求完美的妈妈不断深刻反思:我到底那里做的不够好?
但事实上,妈妈们完全不用背这样的锅。这只是孩子一个“成长的代价”而已。
婴儿刚出生时处于“完全自恋期”。他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甚至可以主宰世界。也理所应当的以为妈妈就是自己的,乳房也是自己的,直到他们不断长大……
尤其是在断奶后,孩子“救世主”的想法被切断,他们就开始寻找替代品。
英国儿科医生、著名精神分析师Donald. W.Winnicott在其论文《转换过渡性客体和转换过渡现象》中,将这些被孩子们所依恋的物品,称之为“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
它的出现并不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而是孩子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意味着孩子已经认清事实,从“完全依恋”开始走向独立。
02需要强行戒掉吗?
曾看到一位网友爆料,女儿的一件“妈妈衣”已经陪着她睡了七年,哪怕破旧不堪,依旧不肯拿掉。因为这衣服上有“妈妈的味道”。
被誉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每次演出时,口袋里总会装一个白手帕,手帕里包着一枚弯头铁钉。他说,弯头铁钉能带来好运,让他心安。
“过渡性客体”的背后往往有着感人的理由,可能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也可能藏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果强行戒掉,对于当事人来说无疑是残忍的。
在动画《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中,小男孩莱纳斯就有一条非常喜欢的毛毯,伙伴们为了让他戒掉毛毯,用了很多方法。
最后,被无助、伤心、失眠折磨地忍无可忍的莱纳斯生气地说“没有这条毛毯,你让我如何手无寸铁的面对生活?你们中间谁没有缺乏过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世界是陌生的,他们需要一定的“替代品”来帮助他们适应成长带来的变化,需要时间去接受越来越多的亲子分离。
物品只是一种爱的寄托,所以,孩子的恋物根本不是什么坏毛病。
Donald. W.Winnicott也指出,“过渡性客体”在某一阶段起到了替代母亲的作用,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对幼儿成长是必须的、有积极作用的。
正常情况下,它会随着孩子社交的丰富而不再需要,所以无需强行干预。
03什么情况下需要帮孩子戒掉?
然而,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给孩子戒掉摸乳房、恋物的习惯?当然也不是。当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下,就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1
影响了孩子的社交
一次在公园陪孩子玩,角落里的一个小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她手里抱着一个破旧的小熊,安安静静的站着。
当时公园里很多孩子在追逐玩耍,有人玩玩具,有人吹泡泡。但这些仿佛跟她无关,唯独手里的小熊是她心仪的玩伴。
孩子的妈妈说,女孩从小寄养在老家,性格很内向,很少跟别的孩子一起玩,也很少跟父母交流。只是唯独钟爱手里的毛绒玩具,无论走到哪都得带着。
当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她的“过渡性客体”,那么问题就已经不是成长的需要,而是成长的问题了。
当恋物影响了孩子的社交,就会对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产生障碍,需要父母的干预了。
2
严重影响了妈妈的休息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求助:
孩子晚上总是摸来摸去,让她完全无法入睡。她已经害怕跟孩子睡在一起,甚至出现了烦躁、易怒的情况,该怎么办?
当孩子的这一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妈妈休息,有了破坏亲子关系的迹象。那妈妈就需要想些办法帮助孩子戒掉。
毕竟,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最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
04
必要时如何戒掉?
在给孩子戒掉摸妈妈耳垂、胳膊、胸部或者其他恋物癖好的时候,父母的做法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以尝试以下几点,让孩子慢慢实现和“过渡性客体”的分离。
1妈妈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很多妈妈其实并不喜欢孩子摸乳房,但是看到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又实在狠不下心去拒绝。实际上,孩子在3岁以后,随着秩序感的建立,已经开始理解什么是规矩,并学着遵守。
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
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家里,你这样做会让妈妈感觉到不舒服;这是妈妈的隐私部位,不喜欢别人乱碰。
但妈妈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言行不一”,白天告诉孩子这样不好,晚上为了顺利哄睡又把乳房当成了工具。这样的“朝令夕改”,孩子就很难判断是非对错了。
2寻找“替代品”,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理解了妈妈的感受却依旧难以控制自己时,怎么办呢?
试着寻找一些“替代品”:
尝试抱着孩子,给孩子讲个故事,或者一起做个睡前游戏,用孩子喜欢的睡前仪式缓解对物品的依赖。
在帮儿子戒掉这个习惯的时候,我用的就是讲故事的方法:如果你不摸,妈妈可以给你讲两个你喜欢的故事。
起初,孩子会讨价还价,也会在依偎在我身边时,手不自觉的摸过去。但慢慢地他的注意力已经到了故事里,而忘了对乳房的依恋。
找一个“替代品”其实就是让孩子换一种方式感受到母爱,当来自“替代品”的安全感可以超过“过渡性客体”的时候,问题就解决了。
3日常多跟孩子“亲密接触”
对孩子而言,睡觉是一种孤独的状态。而妈妈的爱抚、温柔的睡眠曲等会让孩子感受到:虽然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妈妈依旧那么爱我,她不会离开我。
日常的“亲密接触”:
比如拉手、拥抱,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肌肤饥渴症”,让孩子体会到来自家人的安全感。
正如武志红所说,当母亲把爱多次传达给孩子的时候,他就会慢慢领悟:母爱不等同于乳房、毯子或者其他,母爱是无形的,并会一直存在。
只要孩子意识到这一点,他对“过渡性客体”的依恋就会逐渐消失。
“虽然我在长大,但父母的爱从未远离”,当孩子慢慢感受到这个事实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安稳而平静,他们也正随着成长而变得越来越强大。
请相信,孩子从来没有什么“怪癖”,他只是在适应长大。请努力爱这个孩子,让他能够从容地面对长大后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