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你在买电视的时候是如何决定电视的尺寸的?

很多人就会直接想到之前的一个公式——电视对角线尺寸为观看距离的1/7~1/5,也就是说对角线尺寸在一米的电视,最好的观看距离是5~7米。其实,这是一个特别特别老的黄历。

讨论这件事的时候,首先要知道5~7倍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这是在1993年国家电视的标准中提到的一条数据(GB 14861-1993,应用电视电视设备安全要求及实验方法)。不过这条国家标准在1994年1月1日出台之后,很快就在1997年被废止了。只不过其中提到的电视观看距离在仅仅的三年时间里就深入人心。当年买大彩电不如买合适大小的彩电是各大卖场的大姐姐们忽悠顾客的一种很直接的方法。其原因还是当年的彩电大战导致的——当年小彩电的利润要高于大彩电。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1)

那么这个标准到底是如何制定的呢?当年的“彩电”其实就是这玩意儿: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2)

利用显像管来显示图像的电视机,一半国内销售的都是PAL制式的产品。这是一种625线的隔行扫描信号。电子束在磁场的控制下从屏幕上一行行的扫过,最终得到活动的电视图像。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3)

这里说到的一行行扫过的就是电视线了。大家其实可以理解电视的纵向分辨率为625像素。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4)

当然了,有的电视有倍线技术,例如iN当年的34寸Sony,倍线到1250线,其实是比当年刚出的高清电视还要清晰那么一丢丢的。

但标准就是625线。当你离电视足够近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以下景象: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5)

电视的荧光粉阵列格外清楚,以至于影响观看。这时候就要在足够远的距离上才可以在视觉上忽略掉荧光粉阵列。这也就是不同的电视尺寸有不同的观看距离的原因了——因为越大的电视荧光粉阵列的尺寸越大,仅此而已。

但事情发展到了现在,早就不存在电视线了,数字电视面板所使用的像素密度是传统模拟CRT电视的4-16倍,这就导致你即便离得很近也不会受到RGB像素的影响。

说个例子,我们经常用到的27寸显示器,如果按照当年电视的标准你是不是应该在3米以外来看这台显示器呢?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6)

但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视线往外和巨大的显示器距离不足1米。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眼睛的疲劳、也不会带来观感上的障碍。

为啥到了电视上反而要比你集中精力盯着的显示器放得更远呢?这样想想是不是不科学了?

所以说,一台标榜在7-9米内合适观看的75寸电视,放在一个开间3米多一些的客厅内并不算大。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7)

买电视其实在一定的尺度上并不需要太考虑观看距离的事情,唯一要做的就是捡你买得起的最大的电视来买就行了。如果非得定义电视大小的最合适标准其实只是和你的眼睛分辨率有关。

这话就又回到了得到多近人眼睛才会对电视机上的像素产生明显的颗粒感?

这件事是有公式可以计算的:人眼的最小分辨角是指两物点对人眼瞳孔所张的角度正好等于人眼对该物点成像爱里斑的半角宽时的分辨角,也称为人眼的分辨能力。对于光波长λ=5500Ǻ,人眼瞳孔直径 D=2mm, 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

现在电视尺寸大小按什么计算(根据距离来计算电视尺寸已经是老黄历了)(8)

差不多也就是1.15',如果按照人眼的视角来计算就是1/3400。这时候只需要计算下电视的横纵长度并除以电视的横纵分辨率就可以计算出最佳的观看距离。

例如一个75寸4K的电视在2.2米的距离上就可以进入沉浸式的观赏距离,到了1.6米以内人才会对像素产生识别的可能性。

所以说,基本上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买电视就甭考虑什么“最佳观看距离”,就捡自己买的起的最大的电视来买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