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达军

80后抓石子游戏玩法(巢湖往事抓子)(1)

又是一年最热的季节三伏天到了。儿时的夏天男孩们在树林里用蜘蛛网或面团粘捕捉知了、蜻蜓;顺便瓜田梨下找点吃吃,热了衣服一脱,光腚跳入池塘中划划水。累了,困了,凉竹床上一躺就睡着了。而每每从睡梦醒时。表姐她们则在室内玩一种称为“吃子”,又称“抓子”的游戏。

抓子,是用三颗小石子和一颗略大一点的石子,把不规则处磨圆,二人对玩较多,多人参与也行,一个人自娱自乐更好(省得拌嘴)。

80后抓石子游戏玩法(巢湖往事抓子)(2)

游戏开始前,二人找一块干净的青石板面对面坐下。单手中抓一颗大石子,三个小石子摊在青石板上,玩时将大石子抛向空中,空出手来抓青石板上小石子;大石子下落时再用手接着,就这样不停地抛上、抓子、接着,交换着石板上小石子,口中根据抓子的动作和大小石子在手中变不停地变化跟着步骤唱着:“麻花淘,火烧窑,窑烧开,一粒一吃在,二粒一换在,换在大花开,一层一上来;二层头上……”这些唱词我现在是凭记忆音译的,具体内容待核。这么多年过去了了,大家应该都记不清楚了。

念念有词周而复始地唱着玩着,抓石子多者为胜,且不能脱落。玩到五层骑小马,玩到十层骑大马。所谓的小马是一手五指张开,小指尖触到石板上,大拇指尖朝上,对方用三颗小子从大拇指尖放下。落下的三颗石子在石板上距离间隔较远,你要将手中大石子抛向空中的一刹那;在三石子两隔中间还要掏耳屎,并将三颗小石子一齐抓在手再接住即将落地的大石子。骑大马就是将左右手指张开加叠在一起;同样的玩法,难度大大提高了。还有一种玩法是将石子抛向空中,用手背来接,因手背微凸,石子易脱落地上。落地为输;接着为嬴。顶级的玩法是用拳头来接落下的石子。

80后抓石子游戏玩法(巢湖往事抓子)(3)

综合有关信息,我认为吃子游戏应是从满族人玩“羊拐”的游戏中演变而来,也就是满人入关带过来的。而最早玩此游戏的是在北魏时期,鲜卑人(现锡伯族人)用各种兽类小骨头收集起来,编制成游戏规则来将此用于民间游戏。后来满族玩羊拐的游戏,是三或五颗小羊骨,一颗略大点的大羊骨,羊骨上涂上红绿两种颜色。也是一边玩一边唱,包括五层骑小马,十层骑大马;因为汉人驾马不多,普遍用牛。我以上音译唱词,是不是从满语中口耳相传翻译过来的,我也不知道,但“麻花淘”中的“麻花”,是否就是和现在所说的开心麻花意思一样呢。

80后抓石子游戏玩法(巢湖往事抓子)(4)

游戏最主要的目的是益智,一心二用,一心多用。吃子游戏更加培养人的兴趣和注意力,加强人的感知、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现在还有人能玩这游戏吗?

80后抓石子游戏玩法(巢湖往事抓子)(5)

最忆是巢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