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中,炎帝和黄帝是华夏的始祖,我们也因此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之所以“炎”字在“黄”字之前,是因为炎帝出现的时间要早于黄帝。黄帝的轩辕部落是后起之秀,但是黄帝后来居上,他带领着自己的部落打服了炎帝的神农部落。炎帝无奈之下只好向黄帝俯首称臣,他和自己的族人都得听候黄帝的差遣。

传说中的炎帝简介(上古神话中炎帝有3个女儿)(1)

后面的神话故事咱们都清楚,黄帝带领着炎帝部落,击败了蚩尤的九黎部落,统一了中原。长久以来,炎帝一直被黄帝的光芒所掩盖着。今天,“史书凌轩阁”就用这篇文章来讲一讲上古神话中的炎帝以及他女儿的故事。

《山海经》中关于炎帝的记载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可他的三个女儿却都有具体的神话传说。

传说中的炎帝简介(上古神话中炎帝有3个女儿)(2)

炎帝——神农氏

在古代神话典籍《山海经》中记载,“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乘两龙”。上古神话中,炎帝是五方天帝中的南方天帝,他代表了火焰和夏季。

除了是上古火祖之外,炎帝在上古神话中还是农业之神和药业之神。如果结合自然规律来考虑的话,炎帝的出现,也代表着人们由渔猎时期进入了农耕时期。伏羲出现的时间早于黄帝,是伏羲把渔猎的技巧传授给了凡人。

传说中的炎帝简介(上古神话中炎帝有3个女儿)(3)

最初,神农氏和炎帝并不是同一个人。秦汉之后,炎帝和神农氏的形象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神格。因此,“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也就属于了炎帝。在《山海经》中记载,有一次炎帝出巡时,天空中飞过来一只红色仙鸟。

这只仙鸟的嘴里叼着一株谷穗,炎帝捡起了掉在地上的谷粒,他发现这些谷粒可以长成供人食用的庄稼。此后,在黄帝教人们种植庄稼时,他还发现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于是,就有了后面“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

传说中的炎帝简介(上古神话中炎帝有3个女儿)(4)

炎帝的三个女儿

上古神话中,炎帝共有三个女儿,分别是瑶姬、少女和女娲。下面咱们就依据《山海经》等古代神话典籍,来讲一讲炎帝三个女儿的故事,其中瑶姬和少女飞升为天女,炎帝最小的女儿女娃,变成了神鸟。

1、瑶姬。赤帝女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山海经》。“赤帝”是炎帝的另一个称呼,那么《山海经》中的这句话应该怎么解释呢?“未行而卒”,“行”在古代指的是出嫁。也就是说瑶姬还未出嫁就卒了,非常可惜。于是炎帝就把她葬在了巫山的南面。瑶姬死后,她飞升为一位天女,也就是“巫山神女”。

传说中的炎帝简介(上古神话中炎帝有3个女儿)(5)

关于“巫山神女”,流传着不少神话传说。在宋玉的《神女赋》和《高唐赋》中,记载了楚怀王游玩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的故事。《高唐赋》记载如下:“楚怀王游于高唐,梦见与神遇,清乎若云,皎乎若星,将行微止,详而观之,西施之形。”在楚怀王的梦中,天女瑶姬长得比西施还要漂亮。

此外,在上古神话中,瑶姬还曾经帮助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时经过巫山,遇见了巫山水怪。正在大禹发愁之际,瑶姬让她手下的狂章、童律等人帮助大禹治水。平息了巫山附近的水患后,瑶姬见大禹势单力薄,她就请来了龙王庚辰,也就是黄帝麾下的大将应龙。瑶姬让应龙带着自己的龙子龙孙们帮助大禹治水,应龙觉得这是件好事,又有瑶姬的亲自出面邀请,他就一直跟随大禹治理水患,还替大禹解决了上古妖王无支祁。

传说中的炎帝简介(上古神话中炎帝有3个女儿)(6)

2、少女。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往往至昆仑山上,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列仙传》。

炎帝二女儿的故事没有在《山海经》中出现,而是记载于古代神话典籍《列仙传》中。赤松子,他是上古神话中的一位仙人,也是炎帝的祖师。在楚辞、韩非子中都有关于赤松子的记载:“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赤松子因为偶然得到了一块名叫“水玉”的上古灵宝,他吃掉“水玉”后飞升仙界,一直飞到了昆仑山上。炎帝的二女儿少女一直追着赤松子,赤松子也给了她一块“水玉”。少女吃掉水玉后,最终也飞升仙界,成为了一位天女。

传说中的炎帝简介(上古神话中炎帝有3个女儿)(7)

3、女娃。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山海经》中,炎帝最小的女儿名叫女娃,也就是上古神话中的神鸟“精卫”。“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笔者在此简单介绍一下。炎帝最小的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她不小心失足落水。死后女娃变成了神鸟精卫,它每天都从西山叼着小石子或者小树枝飞到海边,想把奔腾咆哮的大海填平。

陶渊明写过一首诗《读山海经》,其中有一句就是“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神鸟精卫所代表的,就是咱们上古神话的精神内核。其实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这三个上古神话代表的精神内核是一样的,那就是不论自己多渺小,也要敢于挑战艰难,挑战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沧海固然浩瀚,但是精卫那把沧海填平的意志更加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