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满街的凤凰树哪去了?南宁的街道能否再现“伸手就摘果”?

邕城行道树变迁背后故事多

广西梧桐树在什么地方(50多年前满街的凤凰树哪去了)(1)

上世纪60年代时,民主路上种植的是一排蒲葵树。 范君传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张文卉 甘宁/文 苏华/图

近日,大风大雨频频光顾南宁,建政路、古城路、新民路等道路铺满了落叶。时下虽是夏季,但南宁落叶纷纷,却有一番秋的感觉。邕城为何会“一夜风雨,落叶纷飞”,本地为何会选择种这些行道树?为此,记者专访了曾任南宁市园林局局长的范君传,请这位70多岁的老专家讲述南宁行道树的故事。

1

1975年寒潮,大批凤凰树被冻死

南宁曾多次更换行道树,如今留下的行道树种类繁多,各有特色,有扁桃、榕树、紫薇、白玉兰、人面果、蒲桃、萍婆、大王椰等,形成“一街一景”的南国风光。

然而,说起南宁的行道树,不得不提凤凰树。不少市民回忆起老南宁城,首先会想到“凤凰树街、芭蕉院、桉树岭”的风貌。如今,只有在人民路等老街道,才能看到一些凤凰树的身影。

“上世纪50年代初,南宁市才开始种植行道树。”范君传介绍,解放前,南宁仅有民生路、兴宁路、解放路、共和路等8条主要道路,街道狭窄,一共只有200余棵路树。1952年,南宁开始在主要街道种植行道树,从湛江引进了凤凰树,满树红花犹如火凤凰,非常美丽。当时,南宁市有31条道路,其中29条路全部种植了凤凰树,总共约7000多棵。到了5月盛花期,全市一片凤凰花海,因此得名“凤凰城”。

但单一生物的生态系统,容易遭到毁灭性破坏。1975年冬,南宁出现长时间寒潮,冻死了大批凤凰树。这些凤凰树最大直径虽然已达50多厘米,树高20多米,仍敌不过那段低温阴雨天,几乎全军覆没。事后,南宁也没有补种这种热带树种,而是以新的亚热带树种取而代之。毕竟凤凰树作为行道树的缺点不少:它深冬落叶,让街道看起来光秃秃;它易长凤凰木夜蛾,虫子常掉到行人身上。

2

2008年冻灾,木菠萝树遭重创

有了凤凰树的经验教训,南宁园林部门认为,行道树要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生长迅速而壮健的树种。

“那时候的要求是,园林要结合生产,既能观赏又有收入。”范君传说,上世纪70年代,凤凰树退场后,南宁选择了扁桃、木菠萝、芒果和人面果作为四大行道树,大规模种植。

“南宁让‘果树上街’,当年在国内并不多见,所以一度引起轰动。”范君传说,“伸手就能摘果”的街道,使南宁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南方城市的独特景观,被人津津乐道。

在范君传收藏的资料里,记者找到了当时园林部门上街采收扁桃和木菠萝的老照片。李女士原来是南宁市肥皂厂的职工,她告诉记者:“我以前常去新华街去逛,那里的木菠萝特别大。”

木菠萝只有熟透变成金黄色,散发出香味才能采摘。然而,行道树上的木菠萝就很难等到熟透了:长大的木菠萝很诱人,常被心急的路人提前摘下;若遇上暴风雨天气,绿化部门得提前将其采摘,以免果实掉落砸到行人。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养护科科长李金华说,其实,没有熟透的木菠萝,拿回去也多数坏掉,没法吃。

不过,木菠萝树也好景不长,2008年冻灾,南宁的木菠萝树遭到重创,经过抢救养护,只有零星幸存。记者在南宁市林业和园林局的普查资料上看到,原本木菠萝树密集的新华街和思贤路,如今仅剩不到50棵。范君传表示,由于木菠萝的遮阴效果不如扁桃,后来就很少种植了。

广西梧桐树在什么地方(50多年前满街的凤凰树哪去了)(2)

近日,柳沙路上的凤凰树花开正艳。 记者 苏华摄

3

木菠萝少了,扁桃树唱起了主角

比起娇气的木菠萝,扁桃、芒果这些更为“乡土”的树种,随后唱起了主角。扁桃树冠幅大、易管护,亭亭如盖,在民族大道、中华路、新民路、星湖路、新竹路、思贤路和望州路都种植了不少。目前,正是扁桃垂挂枝头的季节,在这些路上,抬头可见硕果累累,令不少路人垂涎。

别看这么多扁桃,可不建议食用哦。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表示,行道树管护不会像果园那样精心护理,也不会疏果,所以路边的扁桃和芒果多为核大肉少,可食部分少。

养护工人告诉记者,尽管不好吃,还是有不少人会未等到果熟就偷偷摘果(扁桃熟透皮会变黄)。行道树的扁桃只考虑城市景观效果,并未考虑食用性,养护部门会喷施农药防病虫害,建议市民还是不要采摘食用。

有的吃货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种荔枝和龙眼?范君传表示,曾经也考虑过这两种果树,但是这些树的分叉比较矮,会影响行车视线。一般来说,行道树的分叉处起码要离地面3米以上。

4

近期的“落叶纷飞”原是人面果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宁多条林荫道逐渐成形。前述的果树“四大金刚”之一的人面果树,是造就春夏“赏秋”的主要功臣。在古城路、新民路、新竹路和七星路,高大的人面果树形成林荫道,遮天蔽日。

人面果树是常绿阔叶树种,秋天落叶并不明显,春夏时才换叶,新叶长出,旧叶枯黄掉落,一夜风雨后,从而形成“落叶纷飞”的景观。不少市民觉着“春夏赏秋”有意境,环卫工人却有点烦恼:“扫完这边,那边又掉,感觉一整天都在扫树叶。”

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人面果树每年有两三次换叶阶段,现在正好就是换叶期。虽然一棵人面果树的换叶期只有两三天,可是整条街道的人面果树陆续换叶,时间会长达一周。到了7~9月,人面果树的果实还会纷纷从树上掉落。

5

1968年洪灾,淹死了建政路的海红豆

葛村路则是榕树林荫道的代表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宁开始在主要路段种植榕树,种类有小叶榕、黄葛榕、高山榕等,冠大、荫浓、生长快,还有气根垂吊,别具特色。然而,榕树根系发达,会拱破路面、树池和墙体,如今新建的道路很少再种植榕树。

树形最美的要数建政路的林荫道,这里的香樟树是1969年种下的,如今有的高达30米,枝干虬劲,叶片浓淡似油画,四季常青,春夏换叶时节,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香樟树散发出樟脑香气,能净化空气,沁人心脾。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种植香樟树之前,建政路种的是海红豆,到了红豆成熟的季节,一地的豆粒,满街“红豆生南国”的浪漫意境。1968年,特大洪水来袭,范君传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邕江水位达到了76.39米。连续一周的浸泡,建政路上近3000棵海红豆大部分被淹死。次年就改种了能耐短期水淹的香樟树。如今,建政路零星海红豆尚存,七八月间,幸运的路人仍可在建政路捡到“相思豆”。

6

近几年,新增路段开始青睐火焰花

南宁被誉为绿城后,南宁市道路绿化也开始重视绿化、彩化和花化的结合,一些道路开始种植一些开花树种,如大花紫薇、洋紫荆、木棉花和火焰花。

比起早就成名的白沙大道木棉花、苏州路大花紫薇,园湖路的火焰花“出道”最晚。在2014年以前,全城的火焰花几乎是默默无闻,近几年却成了新晋“网红”。

“这个树种前期生长很慢,遮阴效果没这么快显现。”范君传说,上世纪80年代,南宁市园林部门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发现了火焰花树;后来开始在园湖路东葛路口至南湖公园一带种植。种下后数年,它们的长势都非常缓慢。

为了让道路尽快恢复绿化,园林部门在园湖路间种植了大花紫薇。不曾想,这些火焰花好像感觉到了“威胁”,一反缓慢的长势突然高大起来。范君传说,摸清其生长规律后,很多新增路段也开始青睐火焰花,选取的树苗胸径多在8厘米以上。

近年来,南宁市提升中国绿城建设,“一路一树,一路一花,月月有花开”的效果凸显。如园湖路的火焰花、大学路的美丽异木棉、星湖路的朱槿花、东宝路的大花紫薇、淡村路的仪花、机场高速公路沿线的三角梅、壮锦大道的黄槐……四季轮换,给南宁市带来不同的颜色。同时,南宁市这座生态绿城,也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