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苏罗友)

白戏唱丰年,舞台锣鼓喧。2021年11月18日上午10时,廉江第五届粤西白戏文化艺术节在营仔镇文化广场鸣锣。之后三天,廉江市粤西白戏剧团,相继在该市青平、车板、高桥等镇应节庆典。这次活动,演出阵容浩大,精英荟萃,技艺纷呈,展示了廉江市粤西白戏的演技,同时,以白戏演出为载体,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乡村振兴的新人新事,寓教于乐,既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也为新时期传承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1)

昨天辉煌

这支本土文化艺术劲旅,共有83个木偶剧团,500多名演员,他们来自于农村老艺人,也有学有所成的艺术新秀,农忙是农民,农闲是演员,他们的演艺既获得乡村老百姓的欣赏,也获得省文化厅领导的称赞。上世纪60年代,营仔镇木偶戏剧大师张春仔,唱功独特,声情并茂,曾获得广东省“白戏状元”的称号,多次率团参加广东省戏剧表演,他的演艺受到粤剧大师马师曾、红线女高度评价。80年代以后,白戏接力有来人,在廉江市营仔镇曲龙村,白戏精英脱颖而出,象黄土展(省民间文化杰出继承人)、黄康灿(湛江市优秀民间艺术师)、黄广槐(湛江市白戏优秀继承人)等群星璀璨,为廉江市粤西白戏戏剧团增色添彩。

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2)

源远流长

粤西白戏,清朝嘉庆年间起源于营仔曲龙村,至今已200余年历史。该剧种,早称“公仔戏”,音浑声犷,悦耳动听,老百姓喜闻乐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多种文艺元素的注入,但粤西白戏,久经不衰,老少咸宜,在粤西及广西北海、钦州、梧州等地,村民逢年过节喜庆,或社诞庙会,无不上演“公仔戏”来应景应节,“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竞相争演,屡见不鲜。如果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为亿万国民及海外人士所钟爱,那么,白戏则是“乡粹”(地方优秀剧种),为广东广西老百姓所喜爱。据了解,在粤西及广西北海、钦州、梧州等地,众多青年和老人用手机录制白戏唱段、音乐,在农闲或劳作时享受,如痴如醉。此外,粤西白戏艺术还进入校园,陶冶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继往开来。

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3)

今日成果

廉江粤西白戏是一朵奇葩,生于乡土,其香远扬,其绩可嘉。2018年7月以来,在营仔镇政府的支持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了“廉江市粤西白戏研究会”,会长黄正志,在其位谋其职,呕心沥血,致力剧团的发展壮大,会员剧团从原来的37个发展到83个,演员由原来的200多人发展到500多人,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绩。2018年10月,在湛江市第三届紫荆花戏曲艺大赛中,营仔镇坚志木偶剧团《村官面试》获金奖,同时,黄土展木偶戏剧团的《扫黑除恶》也荣获金奖。

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一曲白戏韵悦我众乡亲)(4)

粤西白戏艺术之花,开在乡村,开在都市,开在两广大地,一片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