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25日,2019郑州缝制设备展(郑州-乡镇站)市场调研团继续奔走在河南省,深入服装产业集群地与服装企业、设备经销商面对面沟通、充分挖掘各地服装行业需求,力图为展商/观众搭建精准对接桥梁。

----------

郑州本土服装企业经历了“中国女裤看郑州”的辉煌,眼下正面临“女裤到女装”的转型关口。

过往几年的蛰伏,是郑州服企“探路”女装领域的群体感受。如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斌所言,由2012年高亢的呐喊打开梦想,却经历多年的煎熬与波折,终获清醒。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市场经济波动、网购消费火热、传统代理商业务缩量以及包括人工、商铺店租等在内的运营成本激增的结果。

从行业内部看,这是企业在驱动产品结构升级过程中,既有人才团队、供应链的短路,又有渠道“型号不符”的症结,导致新品牌运营能力难付实效。

此次郑州缝制设备展市场调研团从郑州村镇出发,深入了解在郑州服装转型关口的背景下,村镇服装产业发生的转变。

服装行业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郑州服装转型的背景下)(1)

服装行业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郑州服装转型的背景下)(2)

罗湖镇目前是新郑地区缝制行业和代理商最为集中的镇市。其中以王许村、于寨村、侯庄、古城村最为集中,仅在这几个村中,就有50-60家代理商。服装厂数量更是能达到1500余家,是中国女装上衣最大规模生产点之一。

在2017年,郑州缝制展市场调研组就曾经来到过著名的服装生产基地‘罗湖镇’。在2017年,当地服装企业85%都是中小型加工厂,对设备的需求以中低端实用设备为主。

但是今年再次来到罗湖镇,却发现当地服装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两年前当地服装企业反馈企业招工困难,使得许多订单因为工期原因不能接收。服装企业:既然招工困难,为什么不能依靠智能化设备转型升级呢,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服装行业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郑州服装转型的背景下)(3)

服装行业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郑州服装转型的背景下)(4)

此次转变也成为了龙湖镇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契机,目前龙湖镇生产以秋冬季服装为主,厂房也划分出明确的生产功能区:一楼裁剪区,二楼缝纫加工/整烫/包装。更有大型企业设立了刺绣绗缝/打版制版/预缩粘合等辅助生产区。而中小型企业则将大型裁剪、压衬、绣花、绗缝、冲棉等工序外包给村里专业的生产企业,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使得当地服装企业之间联系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频繁,行业发展更加迅速。往往一家企业新购生产设备,其他家企业都会来了解产品性能和优劣势。

服装行业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郑州服装转型的背景下)(5)

目前罗湖镇刺绣加工企业就有50余家,每家都有5-10台刺绣设备,主要承接罗湖镇当地服装,单件裁片加工。当地裁剪设备使用主要以大洋、凯斯曼等品牌的裁剪刀为主。拉布裁剪则以小麦为主。缝纫使用设备种类以包缝机、平缝机、绷缝机为主,品牌则以大森、杜马、重工、舒普为主,刺绣设备多使用创大、银河、江华、鼎展、金傲宇等品牌。当地客户对智能化设备认可度较高,以企业长期发展来看,智能化设备的成本要明显低于人工成本,并表示2019年郑州缝制展已经与其他企业约好一起去到展会现场参观采购!

观众组团-拜访村委会

服装行业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郑州服装转型的背景下)(6)

在此次调市场调研中,郑州缝制展组委会与当地村委会进行对展会参观进行交流沟通,当地村委会人员表示:这是帮助当地服装企业转型发展的好机会,在展会中不仅可以看到更多智能化设备,还能与中原地区服装企业同仁们深入交流学习。会帮助组委会一起宣传展会,让更多的服装企业参与到11月7-9日郑州缝制展这个缝制盛会!

服装生产发展趋势

“一家女裤店里摆上女装,然后,就会有消费者会自觉买单了……”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电商的发展对服装企业的影响:小批量、快时尚、定制化的订单需求变的更加明显,与以往一个款式做几万件,压库存时代不同;几百件,几千件的小订单成了主流,先看市场反馈再决定订单是否加量/停产,极大地避免了库存造成的生产问题,还能够快速换板式,增加出现爆款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