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上网,看到了这么一句农村俗语:“无春年,不积潭;‘寡妇年’,别成全”由于在下才疏学浅,因此,当我看到这句农村俗语后虽然思索了好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思索出这句俗语的意思来,于是,只好向一位老农进行了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农村俗语一不做二不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俗语一不做二不休(农村俗语无春年)

农村俗语一不做二不休

前两天上网,看到了这么一句农村俗语:“无春年,不积潭;‘寡妇年’,别成全”。由于在下才疏学浅,因此,当我看到这句农村俗语后虽然思索了好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思索出这句俗语的意思来,于是,只好向一位老农进行了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无春年,不积潭

所谓的“无春年”是指农历全年都没有立春日的年份。“无春年”的形成主要是因古人在农历中每19个年头加入7个闰月所造成的,而加入7个闰月是为了适应寒暑的变化,否则,寒暑的月份就会出现错乱。

按照历法来讲1951年、1953年、1956年、1959年、1962年、1964年、1967年、1970年、1972年、1975年、1978年、1981年、1983年、1986年、1989年、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6年、2019年、2021年、2024年、2027年、2029年、2032年、2035年、2037年、2040年、2043年、2046年、2048年等都是“无春年”。依据对过往天气历史的观察,凡是到了“无春年”时,就会出现多雨水的现象。

远的年份不说,咱就说说比较近的年份。2008年6月上旬,华南、中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连续降雨过程,降雨导致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此次大范围的洪涝过程共造成2779万人受灾,绝收农田达207.2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

2016年6月30日-7月4日和7月18-21日分别出现南北两地最强降雨过程,武汉、南京、合肥、新乡、安阳、石家庄、邯郸、太原等南北方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据统计,洪涝共造成全国9954.9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8531.4千公顷,其中绝收1297.3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34.4亿元。

2019年6-8月份,南方地区出现了多轮降雨过程,从而导致广西、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而到了7-8月份的时候,西北、东北等地也出现持续性较强降雨,黑龙江、松花江等多条河流出现了超警戒水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

由此可见,凡是遇到“无春年”,其当年的雨水会适当多一些。那么,对于部分地区来讲,要适当降低水库的库容量,以免因雨水太足对水库堤坝造成威胁。其实,这就是“无春年,不积潭”的意思。

二、“寡妇年”,别成全

所谓的“寡妇年”,也就是指“无春年”。在最早的时候,人们认为“无春年”为“寡年”,后来,有好事者将“寡年”引申为“寡妇年”。于是,便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印象:“无春年”=“寡妇年”。尽管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但人们的印象很难改变。

既然人们的印象很难改变,那么,在“寡妇年”内就不要强行成全别人成婚,否则,会让别人心情不爽,从而误以为你在有意害他们,进而落下埋怨。当然,除了愿意成婚的人自愿成婚之外。其实,这就是“‘寡妇年’,别成全”的意思。

听了老农的解释后,我总算是弄明白了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过,在我看来,“无春年,不积潭”的说法不一定科学,因为雨水的多寡应该与是不是“无春年”产生不了关系,所以,这种说法有些牵强;至于说“‘寡妇年’,别成全”的说法,应该因人而异,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寡妇年”的说法,因此,成全他们结婚,是不会落下埋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