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有关文献(男性患病多还是女性患病多)(1)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发表于Clin Endocrinol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肢端肥大症在诊断时,在男女比例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不过相比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诊断年龄更大,IGF-I浓度较低且有着更长的诊断延迟。

有关肢端肥大症发病的性别差异,既往研究表述不一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由垂体腺瘤引起生长激素慢性分泌过多而导致的罕见疾病。国外基于人口研究的最新数据表明,这种疾病的患病率为85-137例/百万人,发病率约为4例/百万人年。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的自然病程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临床、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亚型,并且发病隐匿,通常会有5-10年的延迟诊断。

与女性占比较大的其他激素分泌型垂体瘤不同,目前尚不清楚肢端肥大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最近的两篇综述认为,肢端肥大症在女性中更为普遍,但不同年龄组的性别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也有报道称女性占主导地位,而且女性在确诊时往往年龄较大。

肢端肥大症的患病情况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来自丹麦的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研究描述

研究人员共计进行了2项研究,一项是基于肢端肥大症病例人群(n=596)的队列研究,另外一项是纳入40项研究的meta分析。研究人员在患病率、诊断年龄、诊断延迟、垂体腺瘤大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和生长激素(GH)水平方面,对性别差异进行了评估。

男、女患病比例方面,无明显差异

1.队列研究

肢端肥大症患者在诊断时的性别比例相似(女性49.6%),男性和女性在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也相当(男:48.2岁,女:47.2岁,P=0.4),并且在观察期内维持不变。≤25岁和≤18岁的患者人群的性别比例也没有明显差异。

不过,与男性相比,女性的IGF-ISDS水平明显更低,而生长激素和垂体腺瘤大小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差异。

2.meta分析

各研究中女性的加权百分比为53.3%(95%CI 51.5~55.2),异质性较大(I^2=85%)。男、女诊断的平均年龄差为3.1年(95%CI 1.9~4.4),女性的诊断延迟为0.9年(95%CI −0.4~2.1)。

血清IGF-I水平在女性患者中明显更低,而最低生长激素水平和垂体腺瘤大小具有可比性。

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研究表明,肢端肥大症在诊断时的性别差异较小,相比较来说,女性患者诊断时年龄稍长,IGF-I浓度较低,诊断延迟的时间较男性长。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Jakob Dal; Benedikte G. Skov; Marianne Andersen,et al.Sex Differences in Acromegaly at Diagnosi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Clin Endocrinol. 2021;94(4):625-635.

,